周子敬
【摘要】當前教育改革的熱門內容是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核心素養是對素質教育內涵的具體闡述,指的就是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也是關于學生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多方面要求的綜合表現,是每一名學生獲得幸福生活,適應個人終身發展所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養。核心本位的美術教學要落地踐行,還有賴于我們對教學實踐策略與方法進行認真的思考和研究。
【關鍵詞】核心素養;幼師:美術教學
核心素養時代,課堂美術教學應該是什么樣子的?我的理解是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經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一解決問題”這一完整的思考和探究過程。究其原因,有這樣一個對核心素養的經典理解——它是“個體在解決真實生活情境中復雜的現實問題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綜合性品質或能力”。核心素養不是可以直接教授的,而是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得以生成的一種能力。再來看傳統的美術教學,以美術欣賞課為例,我們更多是站在“知識傳授與講解”的層面展開教學,讓學生記憶各種事實和知識,人名、風格、流派、特征等不一而足。就算有問題,如“文藝復興三杰是誰?”“印象主義繪畫有哪些特征?”“徐悲鴻對現代美術的貢獻是什么?”這些問題都可以在教材或網絡中找到現成的答案,學生直接“拿來主義”或“復制”即可,遑論讓學生能夠有思考和探究的成分了。此種“學科本位”的美術教育觀,更多的是教師的“一廂情愿”,而非著眼于從學生認知和發現的角度培養其敏銳的審美眼光與判斷能力。
一、利用“問題式學習”來提高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核心素養時代的美術教育需要基于問題式學習。這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課程設計與美術教學模式,其主旨在于活化學生的思維,同時亦強調學生對知識的建構,靈活地將其用于自身的實際生活中。其間,學生知識的獲得不是課堂上“橫空出世”的書本知識或者是教師的權威定論,而是學生為了解決實際問題的需要,在分析、討論的學習過程中而自主建構的知識。這個過程中,“問題”可以被理解為一種有待解決的困惑或疑難。在教育學領域,這種“困惑”或“疑難”不同于考查學生記憶與理解的“提問”。它需要調動學生的邏輯思維與探究意識,并在各種繁復的真實情境中對問題展開探究分析并給予相關解決對策。這個過程包括觀察、推理、收集組織相關材料、設計研究方案、實踐驗證分析等,它對學生的思維能力要求相對較高。
舉個美術教學的例子,“為何凡·高生前籍籍無名,死后卻聲名大噪、名垂畫史?”這就是一個值得在課堂中好好探索并引領學生探究的好問題。不同于傳統講述畫家逸聞軼事和“下定論”的教法,如若對這個問題進行回答,其一定涉及對凡·高生活時代的了解,以及當時的學院藝術、傳統規范是如何抑制青年藝術家的創新?藝術創新的動力、方法、角度?藝術觀念如何更迭?為什么審美標準會隨時代的遷移發生變化?對這些系列衍生問題的探究,是不能靠簡單描述凡·高悲慘生活經歷和凡·高藝術特色的教科書版標準答案來解釋的。
于此可見,核心素養本位美術教學中的“好問題”會給美術教學帶來極大的不確定性(豐富性),其就像“投入水面的石子”所引起的“漣漪”,會引發學生深入地思考以及基于問題的“深度學習”。其間,重要的不是獲得知識,而是獲得一種對新異藝術的看法、卓越的思維品質和探究能力。
二、利用身邊鮮活素材拓展美術課堂資源。帶動學生參與
我們要挖掘那些能夠調動學生參與,有利于突破教學重難點,有利于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教學形式。在教學中,教師尤其要創造性地處理好教材中某些看上去似乎是“枯燥乏味”“簡單易懂”的內容,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靈活、開放的呈現方式,給學生出乎意料的新穎感受,吸引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我校附近的瓷廠有一個下崗的老藝人。一次偶然的機會,我認識了劉大爺,他已從業幾十年,對陶瓷制作的整個流程都十分熟悉。我萌生了把他請進課堂的想法,老人欣然應允,并帶來了自己收藏多年的精品。老人短短40分鐘的講述和展示,不僅讓我們對陶瓷的歷史和制作工藝有所了解,同時也激發了師生對于中國傳統工藝美術的濃厚興趣。
教學內容涉及中國古代一些著名的建筑,如故宮、蘇州園林等。我在教學這一課時,除了安排學生欣賞中國古代最經典的一些建筑之外,還安排了有關當地古代建筑欣賞的內容,以圖片、文字說明等形式介紹了我們當地一些著名的建筑。我拓展了教材內容,引導學生在課余時間對我們當地有特色的亭臺樓閣進行觀察、討論并嘗試線描繪畫。因為這些教學內容貼近實際生活,學生的學習興趣特別濃厚,他們所學的美術知識與日常生活也有機地結合起來。
三、采用“探究性”學習法,以達到學生在美術課堂上對所學內容的理解
在美術課堂教學中采用“探究性”學習法,這種方法是當今新課程理念所提倡的一種學習方式。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提供自由表達、質疑、探究、討論問題的機會,學生通過個人、小組、集體等多種形式,將所學的知識綜合運用,學生通過動手、動眼、動嘴、動腦主動地去獲取知識,以達到對所學內容的理解。
比如在中國山水畫賞析教學中,要選擇學生最關心的問題做主題問題探究。確定核心問題:為什么中國的山水畫歷史這么悠久、發達?組織學生討論:為什么水墨畫成為山水畫的主流?為什么中國山水畫里時空關系的表現和轉換這么靈活?以山水畫、山水詩以及山水畫的時空轉換、山水情懷、筆墨情趣、寄情山水等為關鍵詞,設計出教學主線,在此基礎上進行問題隋境設置,從圖像解讀、美術表現、文化理解多方面強化學生對中國傳統繪畫的認識和了解,培養學生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