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盟
【摘要】育才造士,為國之本,師范學校作為教師的搖籃,擔負著培養優秀教師的重任。本文主要從師范學校班主任工作的角度,去談論改變傳統的班級管理方法,做好師范生對教師職業的認同感,提高師范生信息化搜商;利用網絡學習資源以改變傳統單一的講授法,幫助師范生構建終身學習的職業能力,鼓勵學生修好品德,成為有大愛、大德、大情懷之人:重點做好目標創設,培養學生以成為人民好教師為理想信念,幫助師范學生建立愛崗敬業、師德為先、學生為本的職業道德素養。
【關鍵詞】班主任工作:師范生;搜商;職業素養
“教師不能只做傳授書本知識的教書匠,而要成為塑造學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塑造學生的品格、品行在學校教育中屬于班主任工作的重要部分,尤其是作為師范學校,所培養的學生未來大部分將是職業教師,教師個人素養將直接影響到所教的學生。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涌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作為一名師范學校的班主任,探討在學校教育中班主任應該如何提高師范專業學生職業素養是必須而又有益的。
一、班主任做好職業理想引導。幫助師范專業學生對教師職業建立強烈的榮譽感和自豪感
從古至今,歌頌教師的詩文比比皆是,唐代詩人李商隱《無題》中“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白居易《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中“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這些美文對教師的贊美無不印證了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利用主題班會時間,多與學生分享教師職業的成就感,多組織優秀教師事跡分享會。
通過對任教的四個班級218人進行問卷星調查發現,真正出于對教師行業的理解和熱愛而做出來讀師范選擇的學生占比58.26%,另外剩余41.74%的學生是聽從了家人、親戚的建議或其他原因而來。班主任如何才能使這41.74%的對師范專業迷茫的學生對師范專業從認識到理解最后升華到愿意為教育事業做出奉獻?我覺得班主任做好教師職業教育正面引導是非常必要的。俗語說得好——做好源于熱愛,幫助學生對教師職業建立強烈的榮譽感和自豪感是構建良好職業道德素養的第一步。
二、班主任改變傳統教育觀念,做好信息化搜商培養,鼓勵學生課前、課后利用信息化手段自主學習。培養師范生構建終生學習的觀念和能力
現在的學生都是信息化時代的原住民,學生的課余時間都在干嗎?如何讓課余時間產生學習效能?我覺得是每個班主任都值得思考的問題。現在信息化時代大背景下,智能手機基本做到人手一部,手機雖小,里面蘊含的網絡資源卻浩瀚無比。我在自己帶的四個班級做了針對學生課余生活狀態的調研,部分結果如下:一天之中的課余生活里,課下不玩手機的是0%,一天課余時間中利用手機進行自主學習時間的僅占15%。根據調研結果可以思考,如何提高手機對師范生學習的幫助性?對于手機的搜索功能班主任如果能從正面做好自主學習的引導,線上獲取與學習有關的素材、文章、微課、慕課等資源,對學生的學習效能的提高肯定是會有幫助的,也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核心素養。另外,通過對我校師范專業學生的生源現狀調研得出:我校師范專業的學生主要是來自懷化各鄉鎮,人校年齡十三四歲,對個人的職業規劃還沒建立,眼界格局有待開發,生源比例上女多男少;從家庭情況分析看,家庭文化底蘊較低,單親、留守學生比例高。綜上所述,學生因為來自教育資源匱乏的農村學校,學習能力較弱,學習方式單一,習慣了傳統教育中老師講學生聽的輸灌式學習方式。為此,班主任應該注重培養師范學生的搜商,加強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班主任在開展工作時,恰到好處地使用教育信息化資源,用自身行動做榜樣,引導學生轉變學習觀念,學會利用課前、課后時間,使用手機、電腦等信息化工具主動學習,這樣他們玩游戲,看電影的時間就會減少,從傳統教學轉向自主學習,最后實現構建終身學習的能力。
三、班主任以幫助學生養成健康向上、積極樂觀的習慣、性格為目標,營造健康向上的學習和生活氛圍
班主任全面負責一個班學生的思想、健康和生活等工作,教室和寢室的和諧文化直接影響學生性格和習慣健康,師范學生的性格與習慣決定未來職業的發展。作為班主任,在班級建立圖書角,讓學生從書本中拓寬視野,建立高遠的世界觀和正確的價值觀,鼓勵學生寫讀書筆記,通過文字描述自己的理解和認識,袒露自己的心扉,有利于個人性格的良好發展。課余文化生活中,鼓勵學生利用課外時間參加學校的多彩校園生活,例如加入感興趣的社團,不定期地參加社團的排練和演出,結交積極樂觀的學長學姐,有利于個人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寢室文化中建議學生以宿舍為團隊,定期開展團隊素質拓展活動,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和諧融洽的團隊氛圍。
教室和寢室是同學在校期間待的時間最多的地方,如果學生所處的教室和寢室文化是積極向上、豐富多彩的,我想對于學生的良好習慣積累和性格特點養成都是相得益彰的。
四、班主任重點做“成為人民好教師”的事業理念植入,幫助師范學生建立愛崗敬業、師德為先、學生為本的職業道德素養
要想改變一個人的行為,必先改變這個人的觀念。帶領師范學生深入學習《教師專業標準》,擁有健康的教師職業道德觀念是做合格教師的根本。學生必須要從觀念上重視職業信念,明確做事的該與不該,明確教師職業中“師德為先,德才并舉,學生為本”才會有可能成為一名學生喜歡、家長滿意、社會認可的好老師。班主任對班級學生教師職業素養的培養要從入校就開始,提醒他們思考今后的教師職業,對自己的教師職業生涯進行規劃,愛崗敬業,朝著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目標培養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