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麗玲??
摘 要:激發職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的過程中,我們應當對學生加強學習英語目的性的教育,注重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充分調動和發揮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堅持不懈,持之以恒,就必定會有所成效。
關鍵詞:課堂教學效率;學習興趣;非智力因素
我大學畢業后,回到了我市職業中學任教英語,至今已有二十多年時間了,在這多年的英語教學中,我深知對于英語基礎較差的職高生來說要學好英語的確是件很困難的事,但在近幾年的英語教學中,經過前前后后、左左右右反復實踐,我作了一些嘗試,也收到了一定成效,具體做法如下:
一、 加強學習英語目的性的教育
在我同學生上第一節英語課時,我就會向學生發問“我們為什么要學習英語?”當然我就會圍繞這個問題與學生展開詳盡的論述,讓學生知道世界上最發達的幾個國家都是說英語的,比如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以及一些發達地區的大部分人都是講英語的。英語是世界上應用最廣的語言,聯合國召開會議,什么大型的國際的運動會、交易會等都要使用英語,隨著社會進步,我們國家要進步,就要實行改革開放政策,那么我們就要與外國人打交道,尤其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美國、英國等,與他們交流文化藝術,外事、外貿等方面工作,因此我們就需要大量懂得英語的人才,現在我們許多發達地區,比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珠海、東莞等地方都開設有許多合資企業。同樣也需要大批懂英語的人才。通過以上種種實況讓學生明確了學習英語的實用性,自然就會對英語產生濃厚興趣,也就會下決心把英語學好,使自己將來成為社會有用的人才。
二、 親其師,信其道,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這一點對職高學生學習英語來說很關鍵。我們可以這樣說,來職高求學的學生中大多數是英語很差的,他們從心理上就對英語這門課就有抵觸情緒,認為英語索然無味。我們如何排除他們的心理陰影,就需要另辟蹊徑。首先,我們要放下架子,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曾經說過成功教學依賴于一種真誠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和一種充滿心理安全感的課堂氣氛。我深諳這句話的道理。因此要讓學生真誠理解和信任自己,除了本身有過硬業務知識,還需熟知中學英語教材和教綱要求,使學生覺得老師就是一位知識的巨人。這樣信任感不就建立了嗎?另一方面要經常交流師生感情,以建立一種和諧的師生關系,這樣也會給課堂教學帶來良好氛圍。學生在這種無壓迫感氛圍下學習,會較容易接受知識。另外學生除了渴求家庭父母的愛外,還需我們老師的崇高師愛。因此,我絕不輕易對學生動輒訓斥,也不會隨便說“你不是學習英語的料子。”若這樣,就打擊了學生的信心,拉開了師生的距離。其次,我們除了深入備好課外,上課力求做到語言簡練、生動、幽默而有親切感,注意教態。這樣學生聽起來才會津津樂道。另外,平時要多征求、聽取學生的意見,了解、關心他們的思想、學習、生活等情況。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點面結合。三、充分調動和發揮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學生的學習是一個復雜的智力活動,除了我們平常所說的IQ以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包括動機、情感、意志、性格、興趣及心理活動等。在這幾方面因素中,興趣對學習起的作用尤其重要。我的做法如下:
(一) 因材施教,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備好課
教學目標有記憶、理解、鞏固三種不同層次的要求,在講授中我常顧及各層次學生的可接受性、哪個層次題目叫哪類學生回答,故而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這樣,幾乎使每位學生都有表現機會,且基本上一矢中的。這無疑增強了他們的信心,提高了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心理上也保持了良好狀態。
(二) 創設情境,培養學生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
情景是語言交際的重要因素。在教學過程中,我充分利用這一點,常利用現有實物、先進的教學設備,創造盡可能多的一些自然實景,例如,在高一學生開始學習單詞時課前幾乎準備全單元出現的東西。如足球、臺燈、一些花,以及其他一些圖片.先教讀幾次這些單詞后,讓學生都能讀出這些單詞。然后我拿著這些實物問學生“Whats this in English?”“Its a football.”循環往復,學生們爭相回答,課堂氣氛好不熱鬧。另外,我還經常給學生看英語電影,讓學生多一些了解外國人語感和實際表達。有時讓學生聽錄音,增強學生語言的真實感以及發音能力。
(三) 盡量使用英語來組織課堂教學
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這種能力只有在大量接觸英語,并沉浸到使用英語當中去,才能較快地培養起來。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可以烘托課堂氣氛,讓學生感知英語,把學生放在一個英語環境里,用英語的語音、語調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設法創設英語情景和氣氛,使學生宛如置身于一種真實的語言環境中,這樣學生就能自然而然地養成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的習慣,增強學生的求知欲,并在無意中強化學生的聽說能力,集中學生的學習注意力,興趣也就由此產生。
(四) 注重中西文化的滲透
教師在適當的時候要有意識地把西方國家的政治、文化、風土人情、風俗習慣等知識滲透到課堂教學中來,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世界意識與跨文化意識,使他們具有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進行交際的能力,又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理與求知欲望。講英語的國家一些習俗與文化往往跟我們的出入很大,所以當學生將自己的文化習俗與講英語的國家的文化習俗進行對比時,他們會充滿好奇心,有求知的欲望,興趣也就在這樣的氛圍中應運而生。
總之,要激發職業高中學生的學習英語興趣,就必須走出職高英語課堂教學的誤區,結合現代化教學的理念,真正意義上聆聽學生的呼聲,關注學生的心理特征,重視發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注重中西文化的滲透,通過各種教學手段,堅持不懈,持之以恒,就必定會有所成效。
作者簡介:郭麗玲,山西省汾陽市,汾陽市高級職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