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良好的語文素養是當代學生必備的能力之一,對學生其他學科的學習甚至未來走上工作崗位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培養良好的語文素養不僅可以使學生有好的文筆,而且能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對學生的長期發展有著極大的幫助。本文主要結合小學語文教學,試探究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更好地應用互動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語文教學;互動教學
一、 小學語文課堂開展互動教學的意義
1. 有利于實現小學語文有效教學
教學的有效性是近年來教育領域專家和學者不斷重視的問題,傳統的教學中普遍重視老師在課堂教學中主體性的發揮,卻忽視了作為知識接收方的學生們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到底是怎樣的,未能考慮到學生們能不能很好地領悟知識并運用到自己的生活當中,即忽視了教學的有效性。小學語文課堂中開展互動教學,有利于老師和學生共同參與課堂,相互對知識進行溝通和交流,有利于改善老師和學生間的關系,有利于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有利于進一步實現小學語文課堂的有效教學。
2. 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主體性
在傳統教學中,老師們普遍處于主體地位,作為知識接收者的學生們在學習中較被動,這樣不利于學生的長期學習。在小學語文開展互動教學,有利于老師們有意識地去和學生進行交流,積極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等新型學習方式,激發學生內心的好奇心與求知欲,主動去質疑、去思考、去發現,與同學、老師交流,解決疑問,逐漸構建自己的知識框架和體系,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有利于適應新課改要求,逐漸提高學生的學習主體性。
3. 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互動教學,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有很大的幫助。在小學學習階段中,學生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不好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習慣,例如,學習被動、不愛思考、不喜歡提問等,老師可以通過互動教學來做正面的引導,糾正學生不好的學習習慣。老師將互動教學與前沿的教學理念相結合,例如:對話教育法、德育教育法、多元智能教育法等新型教育理念,再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利用,進一步去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創新,有利于學生養成創新思維。
4. 有利于實現師生間的良性互動
師生關系是影響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原因。目前的學生,對一門學科的學習態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們對這門學科教師的喜愛程度。如果學生喜歡這門學科的教師,與教師的關系融洽,他們就會更主動、更積極、更投入地學習這門功課,學習效果就會更好。將互動教學方法運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可以弱化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將學生置于課堂學習討論的中心,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有利于加強師生間的良性互動,構建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有利于小學語文教學的順利開展。
二、 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策略
1. 語文老師重視對教材互動內容的挖掘
目前我國小學語文教材的覆蓋內容很廣,老師在教學時,要對教材十分熟悉,充分挖掘教材,從不同維度、不同層面去對知識進行拆分和解讀,從多方面去挖掘教材中存在或能與教材產生聯系的互動案例,利用互動案例去引導學生進行想象和體驗,從多方面去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使知識系統地被學生掌握吸收,有利于學生構建起自己的知識體系。例如:在小學語文教材中的“責任感”教學中,老師可以通過教學教導學生自身該承擔的責任與義務,告訴學生要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努力承擔自己的集體責任和社會責任;接下來可以舉一些知名企業、知名人物為社會奉獻的情感案例,喚起學生心里的良性感知,接著引導學生思考不同社會群體可以為社會做些什么來承擔自己的社會責任,通過學生間的交流和思考,讓學生明白主動承擔責任的重要性以及不同社會群體應該承擔的不同的社會責任,這種互動式的教學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并運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2. 語文老師要不斷創新和優化教學形式
為了將互動教學方法更好地運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筆者建議,語文老師在教學時可以根據課堂教學的具體內容來設計不同的學習形式,讓學生合理地進行互動學習。例如:在老師對某專題內容進行教學講解時,可以將學生分為5~6人小組,并在組內做好分工,告知哪些同學負責課外資料搜集、哪些同學負責文章思路講解、哪些同學負責課堂學習報告的撰寫,將學生合理分工,在學習的過程中讓學生了解書本上的具體內容,探究并總結所學知識的特點,最后嘗試著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小組創新展示和比拼;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老師還可以組織類似辯論賽的思辨型比賽,老師可以讓學生根據類似“互動教學到底好不好”“學習語文對我們未來的學習和工作是否有幫助”的辯題自主選擇持方,將學生分為兩個大組進行辯論和學習;除了以上舉例,老師還應該根據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合理地分組,對自身的教學形式不斷進行更新和優化。
3. 要優化小學語文評價方式,采用多元互評的方式
目前小學語文的評價機制較單一,對學生的指導和激勵作用不大。老師此時可以考慮采用互評的方式,對評價機制進行優化。以往的評價主要是由老師進行批閱和點評,多元互評機制包含多種評價方式: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再讓小組之間相互評價,適當的競爭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斗志;同時老師還可以引入組內成員互評,讓小組成員之間相互評價打分,可以對學生進行很好的監督和鞭策;自我評價也是可以考慮的,學生在每次自我評價中可以意識到自己的優勢與不足,通過一次次寫作不斷克服自己的缺點,每次進步一點點,長期堅持下來學生的進步和改變會是很明顯的;老師可以在最后做一個總結性的評價,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多給學生以鼓勵和支持,讓學生愛上語文學習,最終實現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教學。
三、 結語
語文老師要努力優化自身知識結構、提高自身素質,更好地利用各類新型教育理念,給學生營造寬松愉快的教育氛圍,認真實施誘導、鼓勵、嘗試的教育策略,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潛能,增強師生間的良好互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王艷秀.淺談互動式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應用[J].考試周刊,2018(01):59.
[2]黃明征.淺析小學語文課堂中的師生互動策略[J].考試周刊,2018(08):44.
[3]李學寶.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策略探討[J].中華少年,2017(08):67-68.
作者簡介:
陳百香,江蘇省鎮江市,丹徒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