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是學習的關鍵時期,數學作為一門基礎性課程不僅鍛煉學生的計算水平,還有助于培養邏輯思維能力。在接受知識時候有一定的困難,不能在有效的時間內及時吸收,生活化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在快樂中感受到數學的魅力。文章先介紹了它的重要性,再提出了具體的實行策略,不斷提高小學數學的課堂效率和質量。
關鍵詞:生活化;小學數學;趣味課堂
一、 引言
隨著教育制度的改革深化,數學成了關注的焦點,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和生活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增強學習的興趣。要求教師要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將這種新型的模式運用在數學課堂中,激發出學生的興趣。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會充滿求知的欲望,逐漸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把學習的權力交給學生,營造出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
二、 數學課堂生活化的重要性
(一) 簡化教材內容
在一個班級里面,每個學生的基礎情況和學習能力都是不一樣的,他們的認知范圍還停留在表面的形象上,無法理解抽象的內容。生活化可以將難點簡單化,通過生動形象的描述就可以傳達出主要的思想,學生接受起來也相對容易。例如在計算長方形面積的時候,需要記住固定的公式才可以。可以發揮想象力去講解,這是一塊木板需要給它涂上各種顏色,這樣的話題會立馬激發出學習的興趣,調動起參與的積極性,在過程中深入面積計算的知識。這樣學習數學知識就不會很吃力,潛移默化之中就掌握了所學的內容。
(二) 聯系類比知識
在教學中教師要從始至終灌輸生活化的思想,這樣學生的腦海中就會形成良好的思考方法。例如在學習圖形的時候會涉及有關圓的知識,教師可以讓學生舉一些生活中的例子,看還有什么東西是圓形的?為什么要設計成這樣的形狀?汽車輪胎、油桶、瓶蓋等,一方面是為了更加的美觀,另一方面是充分地利用了其本身具有的性質。明白原來數學在生活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通過與之有關的內容聯系可以拓展知識面,讓知識達到融會貫通的境地。可以在學習的過程中總結出其中的規律,梳理出清晰的數學框架加深印象。
(三) 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
正所謂處處留心皆學問,只要細心觀察就能夠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知識,認識到它的具體用途。表面看上去是對問題的解決,實際上是能力提升的一個過程,可以在生活中達到靈活運用。例如和媽媽去超市買菜,各種蔬菜的價格都是不一樣的,而且每個種類需要的重量也不同,這就考驗乘法計算的能力,另外一般都會涉及小數點,所以要認真對待。慢慢地會培養起數學思想,在看待問題時更加的理性全面,腦海中會形成一個完整的思路,明白數學來源于生活,最后也要為生活更好的服務,讓二者之間的關系變得更加緊密。
三、 數學課堂生活化的方法
(一) 豐富教材資源
教材中的內容一般都比較生硬死板,學生完全沒有學習的興趣,而且其中包括的知識有限。教師在備課的時候要適當地加入生活化的東西,要求必須具有教育意義,不能讓這種方法流于簡單的形式,要將實際的效果落實下去。要合理地安排一節課的時間,滲透的時候要拿捏住尺寸,要在合適的地方傳達出去,幫助學生打開思路,用寬容開放的眼光去看待所學內容。另外可以借助多媒體優勢,通過制作課件將生活中的場景以圖片、視頻的方式展現出來,會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通過感覺器官的刺激會加深理解。
(二) 結合生活經驗
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問答的方式進行互動,在討論的過程中學習知識。讓學生聯想自己經歷過的事情,給他們創造展示的平臺和機會,有了成就感之后會樹立起學習數學的信心,內心就會充滿熱情和動力。在學習負數的時候可以和天氣溫度有機地結合起來,比如冬天的時候我們這里的最低溫度是多少?都是用怎樣的形式記錄下來的,學生可能會說是通過天氣預報了解的,一般都是-3℃這樣的方式。這就很自然地將學生引入到新知識的學習,明白在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和數學息息相關的,而且給人們提供了方便。
(三) 創設生活情景
教師要將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融入教學中去,以此作為切入點來學習相關的知識,會發現原來自己身邊有這么多的數學知識。例如把游玩的情景帶入進來,湖中的小船只能坐4個人,咱們班一共有二十個學生,讓大家思考一共需要幾只小船?這里面涉及除法的知識,這種娛樂化的場景肯定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提高了吸收知識的效率,還可以根據生活情景編寫題目進行鞏固。這樣就讓課堂充滿了生活氣息,學生會主動的投入進來去探究其中蘊含的奧秘。
(四) 數學問題生活化
很多學生對于抽象的知識難以理解,因為它對思維能力的要求比較高。可以把其轉化為生活中實際的場景,這樣會降低理解的難度,學習起來也會更加有效率。計算長方體的體積,需要通過長乘以寬乘以高獲得,但是一般都不會直接告訴已知的條件,需要慢慢地通過推理轉化得出。課桌就是一個長方體,可以借助尺子進行準確的測量,將題目中的對象替換成課桌,這樣就降低了難度,通過仔細地觀察就可以發現潛在的條件。親身地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這樣不僅達到了傳授知識的目的,還能夠有效地解決實際問題。
四、 培養數學素養
將數學、生活、活動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課堂的趣味性,激發出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培養數學素養。要能夠用準確的語言表達出題目中的數學思想,形成獨特的思考方式,在探究的過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悅。讓紙質的內容變得生動形象,在動態演示的過程中細化,通過過程中環節的講解來簡化文通。只有將學生引入到生活中去,才能發現其存在的真正價值,更加的熱愛數學。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增長的是能力,能夠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五、 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生活化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向,它符合學生的身心特點,一定程度上拉近了彼此之間的距離,對數學有一種親切感。教師要不斷優化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提升小學數學的整體水平。
參考文獻:
[1]余光榮.數學即生活,生活即數學——淺談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實踐活動[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7,6(10).
[2]李滿倉.淺論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上旬,2010(2).
[3]朱國鋒.在生活中尋找數學——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實踐[J].數學教學通訊:初等教育,2013(8).
[4]李玉媛.小學數學生活化趣味教學實踐探析[J].教育實踐與研究:小學版(A),2017(7).
作者簡介:
姜繼娜,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如東友好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