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文靜 王洋 姜娜
摘要:《電工電子技術》作為汽車類專業的一門實踐性、應用性較強的專業基礎課程,本課程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工程實踐能力等方面,發揮著積極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紹了汽車電工電子課程教學改革方式方法的具體實施情況,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望具有一定的現實指導意義。
關鍵詞:電工;電子;教學改革;應用型課程
在市場經濟迅猛發展的今天,社會需要越來越多的創業型人才,我院作為創業型大學,從培養合格的應用性、職業型的創業者的目標出發,提出“一條主線,雙基、雙技、雙跨,實踐第一”的教育原則,筆者作為一線教師,以《電工電子技術》課程為例,淺談在教學過程中如何進行教學改革,使得學生能夠自主學習,并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一、課程背景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與產業結構的深度轉型和升級,產教深度融合成為我國職業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的實踐指向和職業教育發展的必然選擇。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14]19號)明確提出“加快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培養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到 2020年,形成適應發展需求、產教深度融合、中職高職銜接、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相互溝通,體現終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齊齊哈爾工程學院一直在人才培養的課程改革道路上探索著,“產教融合”重點是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和綜合創新能力,利用我校和企業的雙重教育環境和資源,來培養適合不同用人單位需求的技術技能型人才的一種教學模式。產教融合的本質是解決職業教育如何整合資源,通過提高勞動者素質和提供技術服務等方式促進產業發展,產業如何利用生產經營中部分資源直接支援職業教育發展,間接促進自身發展這一命題。
《電工電子技術》是我院面向汽車專業開設的唯一一門有關電學知識的技術基礎課。該課程是一門實踐性、應用性較強的課程。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可建立起電工電子技術基本概念,獲得電工電子技術必要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為學習后續課程及從事本專業的工程技術工作和科學研究打下堅實的電工與電子技術基礎。
二、《電工電子技術》教學改革方法與實施
《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涉及范圍廣泛,內容抽象,概念眾多,教學難度很大,學生很難學好這門課。在以往的教學實踐中,我們對這門課程作了深入的探索與改革,創新了《電工電子技術》的教學方法,注重課程的“雙基”、“雙技”培養,使得課程有效性得以體現。
(一)課程內容重組,以“項目任務”驅動教學,增強學生學習興趣
傳統教材課程內容是按照章節進行編排,就理論講理論,各個章節之間沒有太多的銜接,與實踐內容相脫節,學生學習興趣不高,面對此問題我們實施學校、企業、行業三方共建課程內容,完成教學大綱的修訂[1]。對于課程內容的優化和選取,一是,以市場需求為出發點。二是,以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三是,教、學、做一體化。四是,完成相關能力培養目標。這樣,緊緊圍繞培養高等職業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目標開展教學,結合汽車電子、汽車檢測與維修等專業特點和學生學習的現有狀況,以“必須、夠用”為度,因材施教。體現以應用為目的,以講清概念、強化應用、突出能力、鼓勵創新為教學重點,同時兼顧一定的普適性,以符合學生寬基礎的要求和日后專業遷移能力的培養。
齊齊哈爾工程學院一直遵循“政校企合作、產教研融合、教學做合一”的辦學模式,我系學生在吉林一汽實習實踐過程中,將工程任務帶入企業之中,在真實操作中結合《電工電子技術》的基礎知識進行實踐森雅R7的裝配,這樣做一方面使得學生充分理解相關知識點,另一方面也使得學生提高對《電工電子技術》課程的重視情況,通過自己完成的實際電路模型,也能解決生活中遇到的電路問題,得到企業的認可,大大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注重基礎教學
《電工電子技術》這門課程的性質和地位決定,必須注意“基本理論、基本概念”的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每學完一個項目任務,就讓學生自己繪制“思維導圖”,這種方法主要是通過繪圖來把人認識問題、解決問題和創新思路途徑表現出來,一般是圍繞主題有組織、分層次、放射式、互相關聯地進行展現,通過運用帶有順序編號的樹狀結構來展現一個思維過程[2]。在每一項目任務結束之后,要求每個學生根據所學內容,以自己對知識及知識間聯系的理解為基礎,獨立地制作思維導圖,然后在小組內、班內進行對比討論。
(三)差異化教學
《電工電子技術》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電工、電子操作基本技能,教會學生正確識別與檢測電路元器件,正確使用電工儀表及量具,正確識讀與分析汽車電路,最終進行汽車電路檢測的綜合能力。針對這樣的要求,我們提出構建“差異化教學”課程體系,理實一體化教學手段,突出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與操作規范,強化學生的專業綜合素質。
(四)為專業課學習奠定基礎
《電工電子技術》這門課程一般開設在大一第二學期,是專業基礎課程,主要為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奠定基礎,如何更好的為專業課服務?以《汽車電器》這門課程為例,該門課程主要講授汽車各個系統電路的故障排除,最終實現全車電路識讀與分析,我們就要將汽車的電源系統、啟動系統、點火系統等電路的基本知識以任務書的形式將任務前置,由學生通過團隊學習的方式將任務完成,編輯成冊,作為《汽車電器》這門課程的預習手冊,實現課程“工作任務課程化,教學任務工作化,工作任務系統化”。
(五)充分利用學院資源,開發教具
齊齊哈爾工程學院進行跨界課堂和翻轉課堂的建立,課前學生帶著任務書走進“校中廠”或是實驗室,進行探討研究,將遇到的問題進行記錄,拿到課堂當中,師生共同討論解決,最后將收集到的案例可以組合成一本案例集,使學生的“五會”能力(學會開發項目,學會集體討論,學會團隊合作,學會陳述報告,學會評估取舍)充分得到鍛煉。
三、結語
通過本門課程的教學改革,課程組教師僅僅圍繞汽車專業培養目標,在課程大綱的修訂、課程內容的整合優化、教學方式方法等方面已經取得一定的進展,這也是本人參與課題編號為GG170291的黑龍江省職業教育學會“十三五”規劃課題的成果。今后,網絡教學平臺的完善,教學方式方法的優化是課程建設長期不懈努力的方向。
參考文獻:
[1]張媛媛.自主學習理念下的合作學習[D].西安工業大學,2010.
[2]張西平.小組教學法在工程經濟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證券期貨,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