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偉
摘要:本文就關于采礦工程專業平臺課程項目驅動教學改革實踐展開探討,分析現階段采礦工程專業教學中所存在的現象,進而通過舉例對教學改革進行思考。通過課程項目驅動學生學習,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采礦工程;專業平臺;項目驅動;教學改革
引言:隨著社會經濟、科技創新的不斷發展,采礦工程專業也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對采礦工程專業進行教學改革是必要的。改革的方式很多,本文就課程項目驅動進行探討。
一、現階段采礦工程專業平臺課程教學過程中所存在的現象
首先,教學過程中教師主講,學生被動接收現象突出。沒有更多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其次,教材的核心、重要知識點提煉為工程項目驅動學生學習、思考方面顯得不足。
因此,啟發學生主動學習,掌握基本概念,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加強采礦工程專業教學改革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突出學以致用是改革的初衷和目的。
二、采礦工程專業平臺課程項目的改革思路—本文以《煤礦礦井設計》為例
(一)對學生進行充分的了解
教師要加強與學生的交流,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專業的認知度,進而建立相應的基礎檔案,制定合理的針對性教學計劃,為后續的教學奠定相關的信息基礎。
(二)結合實踐進行教學
將課程進行劃分,將其分解成各具特色的幾個部分,使用啟發式討論+案例分析+項目設計+礦圖繪制等的教學模式,對每個階段的案例教師要進行詳細的分析,選擇具有特色的案例進行教學,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帶領學生進行實地的分組鍛煉,教師布置相應的任務,通過學生的分組協作完成。
(三)結合新傳媒進行教學
傳統的教學方式是教師運用板書的形式進行,而該門課的知識大多數都是比較抽象,僅僅靠板書并不能使學生有著充分的了解,所以教師應運用新傳媒,例如多媒體、網絡、視頻等方式進行教學,讓學生對于該技術有著充分的認知,同時鼓勵學生參加相關的采礦模型設計大賽等,將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采用競爭的方式加強學生的積極性
教師要對課程進行創新,引入競爭的模式,加強學生之間的競爭與危機感,引入課堂打分的模式。將學生以組為單位創建項目小組圍繞不同課題進行全面的設計和闡述,鍛煉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煤礦礦井設計》課程項目的推動教學實踐
(一)課程的項目化內容
《煤礦礦井設計》該門課程的總學時為54個,在54個學時中有34個學時是進行理論的教學,20學時是實驗的教學,在課程教學中有相關的核心項目,教師在進行項目的設計教學時,可以將學生分為小組,每個小組大約5到6人,實行優帶差的策略,促進組內學生的共同發展,同時建立小組的成績檔案,實現課堂的動態打分模式。
(二)課程設計
具體的課程設計本文以礦井的開拓方案設計為例進行分析。具體可以分為以下幾步:(1)進行課前的準備。在進行課堂教學之前,教師需要提前將所需設計的煤礦的基本資料交給學生,讓其根據以前所學的知識先自行設計礦井的開拓方案,教師在上課前準備礦井的地形圖以及井田的平面圖和剖面圖,與學生共同探究分析。(2)進行理論與實驗的教學環節設計。在進行理論教學設計時,教師可以先選出幾組具有代表性的方案,并由設計的組長進行講解,當闡述完畢后其他小組可以進行補充,教師進行最后的總結,總結知識點及設計亮點,為后期的實驗課做好準備。(3)進行教學評價。當課程上完后,教師要結合每個小組的完成情況進行詳細的分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了解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做好相關的教學評價。
四、結論
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采礦業也逐步的邁入了自動化、智能化時代,采礦工程專業需要結合基本理論方法與最新的科技成果和采礦新工藝,讓學生畢業到崗工作能盡快適應,有發展后勁。所以采礦專業課程的教學顯得尤為重要,通過上述我們可以看出,教師的教學改革任務是十分迫切的。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多以課程項目為導向的教學,是理論聯系實踐驅動學生學以致用是采礦工程專業教學改革的初衷和追求。
參考文獻:
[1]馬文頂,吳作武,萬志軍,屠世浩,張源.采礦工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體系建設與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4,31(09):14-18.
[2]解盤石,伍永平.多元數值仿真技術在采礦工程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3,30(03):89-91.
[3]徐劍坤,楊乾龍,楊乾霞.增強現實技術在采礦工程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3,32(02):136-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