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冉冉
摘要:自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田園綜合體”的概念,“田園綜合體”即成為各學者關注的熱點。目前專門論述田園綜合體的文章較少,無論是對田園綜合的理論探究還是實踐摸索都處于萌芽階段。本文通過對文獻梳理,總結歸納出田園綜合體的概念:“田園綜合體”是以農民參與和受益為核心,以農民合作社為主要載體的“田園+綜合體”鄉村發展平臺。提出以政府、企業、農民、合作社為建設主體,以產業為支撐,建設三生同步,三產融合、三位一體、三農發展的“田園綜合體”發展模式,以期為田園綜合體建設試點工作的開展提供借鑒。
關鍵詞:田園綜合體;概念;發展模式
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支持有條件的鄉村建設以農民合作社為主要載體、讓農民充分參與和受益、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通過農業綜合開發,農村綜合改革轉移支付等渠道開展試點示范。”田園綜合體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升級版,是在城鄉一體格局下,順應農村供給側結構改革,探索中國鄉村現代化、新型城鎮化、社會經濟全面發展的一種可持續性模式。
一、田園綜合體的提出
“田園綜合體”的提出有其深刻的時代背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鎮化進程加快,城鄉差距越來越大。城市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暴露出諸多問題,如居住環境惡化,生活壓力增大等,隨著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閑暇時間的增多,逃離大城市享受鄉村的愜意生活的需求越來越旺盛。雖然農村由于開發程度小而較好的保護了自然景觀、生態環境、歷史文化等自然與文化資源,但我國農村發展也面臨重大挑戰,農民增收下行壓力大,傳統農業效率低下,農業資源嚴重浪費等三農問題嚴重制約農村城鎮化進程。作為一種新的鄉村發展模式,“田園綜合體”的概念應運而生,這不僅是中央在新形勢下對農業農村發展的重大政策創新,也是賦予農業綜合開發的重要任務。
二、田園綜合體研究進展
目前國內研究“田園綜合體”的相關文獻較少,通過對目前的文獻資料進行梳理,發現關于“田園綜合體”的研究多集中于其概念、特點等理論探索與發展模式探究方面。
(一)田園綜合體的概念
楊柳首先提出中國鄉村需要發展產業綜合體,田園綜合體是鄉村旅游的升級版,她認為田園綜合體是一種“新型經濟組織模式”,“有機的生態綜合規劃區”,“發展平臺”[1]。盧貴敏從田園綜合體的提出背景,管理思路,產業基礎,發展理念的角度闡述了田園綜合體是田園生產、田園生活、田園生態的三生有機統一和一二三產業三產的深度融合,為中國農業農村和農民探索的一套可推廣可復制的、穩定的生產生活方式[2]。王劍非等指出田園綜合體是“三產”融合的產物,其中第一產業是田園綜合體的基礎,建設田園綜合體是加快發展現代農業的題中之義。第二產業是田園綜合體的保障。第三產業是田園綜合體發揮作用的關鍵[3]。
馬超提出了田園綜合體的六大核心要素即以旅游為先導,以產業為核心,以文化為靈魂,以交通、物流和通訊等基礎設施為支撐,以體驗為價值,以鄉村復興再造為目的[4]。楊禮憲提出田園綜合體是以田園景觀和農業生產為基礎,以農民充分參與和受益為核心,以綜合開發為手段,以村容綠、村業興、村民富為目標,以觀光休閑功能為主題的鄉村發展平臺。
(二)田園綜合體的發展模式
張軍紅等提出田園綜合體建設宜采用企業承接農業的方式,做中長期產業規劃,以農業產業園區發展的方法提升農業產業,尤其是發展現代農業,形成當地社會的基礎性產業。劉明提出田園綜合體是一種可以讓企業參與,帶有商業模式的頂層設計,城市元素與鄉村綜合,多方共建的開發方式。以企業和地方合作的方式,在鄉村社會進行大范圍整體、綜合的規劃、開發、運營。田園綜合體是農業+文化旅游+地產的綜合發展模式。對此喬金亮則有不同的觀點,他指出田園綜合體核心產業是農業,要展現農民生活、農村風情和農業特色,并不是“農村+地產”或“農村+旅游”,絕不能將綜合體建設搞成變相的房地產開發。
三、田園綜合體的研究綜述
(一)田園綜合體概念探討
“田園綜合體”一方面體現著現代社會人民對美好田園生活的向往,另一方面也擔負著解決三農問題、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改革的責任。“田園”一詞生動形象的描繪了出了鄉村美麗的自然景觀,良好的生態環境,淳樸的村風村貌。“綜合”主要指產業的綜合發展,其中以現代農業作為基礎性產業,帶動農產品深加工,形成現代農業產業鏈,與發展休閑旅游產業相融合。
(二)田園綜合體發展模式探討
目前的學者多從建設主體,產業構成等方面對“田園綜合體”的發展模式進行了簡要探討,筆者在充分結合上文對“田園綜合體”概念探討的基礎上總結了“田園綜合體”發展的模式。“田園綜合體”的開發建設以政府、農民、合作社、企業為主體,形成政策、資金、技術集中優勢,使農民充分參與與受益。建設“田園綜合體”要以產業為支撐,雖然有少數學者提出發展現代農業是建設“田園綜合體”的基礎,但對此進行深入闡述的文章較少。目前我國農村仍是以傳統農業為主,農業現代化進程緩慢,我國現代農業比美國落后幾十年甚至百年,結合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借助科學技術的發展,加快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近年來鄉村旅游發展勢頭良好不僅滿足了旅游者追求鄉村淳樸田園生活的的需求,也帶動了鄉村經濟的發展。但我國鄉村旅游的發展模式單一,產品多為低端特色農產品,鄉村旅游發展亟待轉型升級。
四、研究展望
國內對“田園綜合體”的研究才剛剛起步,“田園綜合體”作為推進農村供給側改革,實現鄉村現代化的重要平臺,對其概念、發展模式的探討會越來越深入。隨著我國18個省“田園綜合體”試點工作的開展,也必將從實踐上更加豐富“田園綜合體”理論與發展模式。
參考文獻:
[1]楊柳.田園綜合體理論探索及發展實踐[J].中外建筑,2017(6):128-131.
[2]盧貴敏.田園綜合體試點:理念?模式與推進思路[J].地方財政研究,2017(7):8-13.
[3]王劍非,高智,崔榮宗.以標準化手段統籌田園綜合體建設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民增收[J].中國標準化,2017(18).
[4]馬超.“田園綜合體”怎么看,怎么建?[J].現代營銷:創富信息版,2017(6):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