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浩寧
摘 要:隨著經濟與科技的不斷發展,高中教育已經成為當前社會最為熱門的話題之一。法制意識是每一個公民必備的一項基礎素質,高中生需要加強對此方面內容的學習,然后逐漸養成良好的價值觀念,進而將會影響我們一生。本篇文章我們將對于高中生法治意識培養展開探討,并對于具體方法提出一些合理建議。
關鍵詞:高中生;法治意識;培養
引言
我們作為新時代的高中生,必須意識到法制觀念的重要性,因此便需要提升自己的法制意識,完善自我品格,改善心態,從而以一個積極的態度面對未來的社會。
一、提高自我法律意識
(一)具體概念內容
自律是當前所有高中生都需要具備的一種基礎能力,同時也是適應未來社會生活的工具。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知道所有事物都存在一定的分界,從而對于界限與規則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正是因此,我們都能夠堅持自己做人的基本底線。只有尊重生活規則才能夠更為有效地把握自己的生活,促使生活變得更加精彩。
(二)具體實施方法
因此在生活中,我們需要努力學習。遵守學校與社會中每一條規章制度,時刻警醒自己不做違法亂紀的事情,促使自律意識能夠有效融于自己當前的生活中。久而久之,自律意識便會逐漸形成,進而將會影響我們一生[1]。
二、依靠課堂提升法律意識
(一)具體概念內容
法律課堂是高中生學習法律知識的主要途徑,通過課堂學習,能夠有效掌握法律知識的內容,并加深對其理解,從而將其轉化成自身的法律意識,進而促使我們的法律意識得到有效提升。對于高中生而言,法律知識往往都只是十分枯燥的文字內容,很難將其與我們的日常生活相聯系。而法制課堂的出現,使其存在于我們的身邊,進而在潛移默化中對我們的法制意識逐漸產生影響。同時,我們還需要把握所有機會,借助法律課堂盡可能提升我們的法律知識,以此完成自我提升。
(二)具體實施方法
在學校學習時,我們需要積極參加學校開展的法制課程,認真聽講,積極吸收法律知識。并在此之上,將自身道德修養與法制意識相結合,從而形成一種責任觀念,進而可以樹立對法律尊重的基礎意識。另外,我們還需要關注生活中的法律案件。現如今我們國家已經進入了信息化時代,我們獲取信息的方式越來越多,因此可以加強對于社會案件的關注,提升自己的法制觀念,并保留自己的疑問,在課堂中向老師求教。除此之外,學校有時還會開展法庭模擬的活動,其能夠對于真實的法庭案件進行模擬。我們需要積極參與此類活動,感受法庭嚴肅的氛圍,切身體會法庭在原告和被告雙方的心理活動,從而對于法律知識本身有著更為具象化的了解,進而在未來的社會生活中,能夠有效利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三、學會尊重他人生命
(一)具體概念內容
高中生很容易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時變得極為慌亂,由于心智尚不成熟,也沒有做好相應的心理準備,因此往往缺乏應有的應對能力。在面對一些突發事件時,無法正確的進行思考,甚至可能會選擇輕生的行為。因此,我們需要注重自己生命意識的培養,并在日常的生命教育中獲得相應的知識,從而意識到對尊重生命也就是尊重自己。此外,我們不僅需要尊重自己的生命,也需要尊重他人的生命。每一個生命都是平等的,每一個生命也都是無價的。所以,我們需要將尊重生命當作自己人生的一項重要準則,銘記終生。
(二)具體實施方法
在學校學習的過程中,我們需要積極參加學校開展的有關于生命主題的活動,了解生命的誕生和進化發展,以此明白生命的來之不易,從而對于生命產生敬畏之心。另外,我們還可以積極參加植樹活動,同時在班級中養一些微型植物,進而增強對于大自然每一個生命的具體了解。長此以往,我們便會逐漸養成尊重生命的法律素養[2]。
四、提高自身心理素質
(一)具體概念內容
高中生處于青春期早期,因此會有許多心理方面的問題出現,這些不健全的心理活動很容易引起犯罪的行為產生。根據我們的調查發現,其主要原因是自身的不良情緒導致的。因此我們便需要對于自身的不良情緒進行分析,同時尋找改善情緒的具體方法,從而逐漸提高我們的心理素質。
(二)具體實施方法
一般而言,我們可以積極參加學校開展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動,將其中的理論知識與自己的日常生活相結合,從而改善自己的心態。同時當我們遇到心理問題時,可以積極找父母和老師進行溝通,為我們答疑解惑,或者找自己的朋友進行交流,緩解自身的壓力。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法制意識的培養是一項長期工程。因此高中生需要不斷增強自身法律意識,提高對于法律知識的重視程度,增強自我心理素質,成為一名遵紀守法的社會接班人。
參考文獻:
[1]王蒙雅.高中地理教學中對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J].內蒙古教育,2010(20):154-154.
[2]陳雪飛.高中地理教學中對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J].東西南北:教育,2011(5):154-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