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輝歌
摘 要:對于數學教學活動,新課標注重強調了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在教學中要求“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初步學會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因此作為數學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過程中,需要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出發,聯系學生實際生活來進行數學知識講授,從而使學生的生活經驗數學化,讓數學問題生活化,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體驗到學習數學的快樂。
關鍵詞:數學教學;生活化;數學化
前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持續不斷的發展,相關部門對于教育的關心與關注的程度也在不斷的增加,同時中職學校的教育教學模式也在不斷的變化與發展。就數學教學而言,其在中職教育中是一門極其重要的基礎性學科,但是由于中職學校學生的基礎較差、學校教師對于數學教學的重視程度較低、教育教學的方式及手段比較單一等因素,造成了我國中職教育數學課程的教學效果達不到教學目標。對此,本文主要探討了中職學校數學教學的“生活化”和“數學化”,希望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
一、生活化教學概述
所謂生活化教學,指的是將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與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加入大量適當的生活素材,使得教學內容更為豐富,教學的趣味性大大提高,同時也使得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理解難度大大降低,充分發揮教學知識的生活性,將教學與實踐內容有效結合在一起。而隨著我國素質教育改革的不斷發展,生活化數學教學必然會成為中職學校數學教學中重要的教學模式,將數學知識同學生的生活實踐相結合,從而提高中職學校數學教學質量和效果,培養出更多的社會應用型人才。
二、生活化對數學教學的重要性
中職學校數學教學相較于其他的課程來說,其理論性和抽象性較強,再加上課程本身存在一定的難度,使得中職學校數學教學過程十分吃力,造成學生們學習壓力較大。同時,隨著學生們專業課程學習的壓力不斷增加,此情況使得學生學習效果不佳,導致學校教學質量和效率下降的現象。因此,實現數學教學效率和質量的提高,使學生的學習壓力減小、學習難度降低,并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是當前中職學校教學中的重點關注內容。生活化教學作為趣味性較強且有著化難為易的優勢,將其運用到中職學校數學的教學當中,能夠有效簡化學生的學習過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三、“生活化”與“數學化”教學措施
(一)教師要積極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在進行“生活化”教學之前,數學教師首先需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這里的學習能力指的是學生對于新知識的學習儲備能力,進而提高學生接受信息和篩選信息的能力,幫助學生進行新舊知識的融會貫通,從而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二)教師要積極培養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現有的生活經驗進行密切的關注,把學生的生活經驗作為學生進行數學學習的生長點和起步點。并在此基礎之上緊密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展開數學教學工作。這樣不僅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讓學生真正體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
(三)做好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反饋工作
在中職學校進行“生活化”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做好相應的反饋工作。從“生活化”數學教學的角度來說,教學和生活不一定要達到完全一致,其開展的前提是立足于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從生活經驗的感性認識轉化到理性思維的理解之上,從而幫助學生用數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達到數學理論與生活實際相結合的目的。
四、“生活化”與“數學化”教學方法分析
(一)導入,從事實入手
心理學家說過,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懸念是探究的內驅力。為此,中職學校的數學教師就可以從這一方面入手,采取有效的措施來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再使用合理的教學模式,達到學生主動學習的目的。例如,教師可以在開始上課之前組織學生對附近商店的一些情況進行調查,并收集有關的數據信息。在正式開始上課的時候,教師讓學生將自己的調查進行一個簡短的報考,并談一談自己對這些數據的理解,這樣一來,學生們就會積極思考起來,并急于弄明白這些數據的具體含義,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且,通過這個活動,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培養了學生社會實踐能力、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這對于職業學校數學教學效果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探究生活問題
要讓學生學好數學,教師就要將學習的課堂變成學生的世界,將講臺變成學生的舞臺,讓學生成為舞臺中的主角,老師自己則成為導演。將數學與生活、學習、活動有機結合起來,使學生感受到數學源于生活,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欲望。如教授“行程問題的應用題”時,教室可以把書上的例題改成游戲形式,并對學生說:“同學們喜歡做游戲嗎?”接著講游戲的規則:張明騎著一輛自行車,王宇步行,張明騎行從學校(教室北墻貼上“學?!眱蓚€字)開始騎,王宇從超市(教室南墻貼上“超市”兩個字,注意超市選擇一個大家都熟知的,且不是很遠的)開始走,他們同時出發,相向而行,張明的騎行速度是每分鐘340米,王宇的步行速度是每分鐘80米,6分鐘后他們見面了,學校到超市的距離是多少米呢?學生們很快用不同的方法解決了這個問題,這個時候,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適當鼓勵和表揚,然后讓學生討論哪一種算法更好一點,為什么?從而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求知欲,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在這個基礎之上,教師還可以增加難度,從簡單的數學知識點延伸到復雜一點的知識點,當然,這個復雜難度需要教師自己把控,既不能沒有深度,也不能深度太過,達到教學目的即可。
(三)生活實際“數學化”
學生學習知識的目的就是為了應用,不管是對什么學科的學習,其目的都是一樣的,因此,教師可以抓住這一點,讓數學在生活中實踐。這個過程也就是將實際生活中的問題進行“數學化”,用數學知識學解決生活中碰到的具體問題,從而體現出數學的價值,讓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因此當學生學習了數學知識后,教師應及時帶領學生走進生活,嘗試用所學知識分析日常生活中的數學現象,解決日常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此外,教學問題解決的方法有很多,它們之間既有聯系,也有差別,教學中教師應結合生活實際抓住典型事例,教予思考方法,讓學生真正體會到數學學習的趣味性和實用性。
(四)加強數學思想的滲透,發展數學思考能力
學生進入中職學校進行學習之后,數學知識的難度要比初中數學知識大,并且對學生學習數學學習思想和學習方法的要求也會有所增加,這是一個培養學生終身學習能力基本形成的階段。數學思想指的是:函數方程思想、數形結合思想、分類討論思想、方程思想、整體思想、化歸思想、隱含條件思想、類比思想、建模思想、歸納推理思想等,這些數學思想是解決數學問題的關鍵,也是學生學習好數學知識的橋梁,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必須要注重培養學生數學思想,培養學生數學思考能力。如學生在學習不規則物體的體積之后,教師可以出示一塊不規則的橡皮泥,讓學生討論怎樣計算它的體積。在學生的討論中,一定會出現“把橡皮泥變成長方體”或“把橡皮泥放在水中”等想法,這時教師同時將學生的想法演示出來,讓學生觀察橡皮泥是怎樣變形的;接著可以出示一杯水,再讓學生討論怎樣計算這杯水的容量。最后教師可以提問:“為什么要把橡皮泥與水轉化成長方體?”讓學生在討論中抽象出這些物體的轉化是為了解決問題,而解決問題的過程是將未知歸結為已知的條件中去。這樣一來,不僅達到了教學的目的,同時還提供了學生解決問題的數學方法,當在生活實際中遇到問題之后,學生就可以利用這種數學思維來解決問題。
(五)精心設計練習,把數學知識應用于生活實際
數學家波利亞曾說:“數學教師的責任是盡其可能來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可見體會數學的意義和價值,聯系生活實際理解并掌握知識,不是我們的最終目標。因此,在中職學校“生活化”與“數學化”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精心設計一些練習,這些練習的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系,需要學生從生活中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并將自己學習到的數學知識應用到其中,從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綜合實踐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為中職學生邁出學校、步入社會打下基礎。例如,在學習概率這一課程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去游樂園的“打槍”或者是“射飛鏢”游戲中進行觀察,并計算出中獎的幾率,這樣一來,既能夠幫助學生復習了課堂上學習的知識,又能夠使學生參加了游戲,使教學效果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生活化”與“數學化”的數學教學模式要求教師要立足于學生實際生活,將數學問題“生活化”、生活實際問題“數學化”,從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入手,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從而提高中職學校數學教學效率的提高,達到數學教學的目的,培養出更多的復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