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磊
[摘 要] 當前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傳統文化是較為缺失的,傳統文化的思想教育價值沒有得到發揮,限制了學生的學習、成長。針對這樣的情況,我們必須要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強對傳統文化的構建與應用,通過設置優秀的傳統文化課程等措施,以傳統文化規范大學生日常行為,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融入傳統文化。
[關鍵詞]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傳統文化
我國數千年歷史,積累、形成了豐富的傳統文化資源。從人才教育、培養的角度來看,這些傳統文化可以作為寶貴的思想教育資源,引導人才形成健全的價值觀念體系。高校是為我國社會培養、輸送高等人才的主要陣地,社會責任艱巨,為了使大學生成為對社會有益、被社會所認可和接受的現代化人才,高校必須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效地融入傳統文化。
一、傳統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意義
概括起來講,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在長期的生活、生產、勞動、發展中,不斷積累、形成的文化體系,既包括物質性的內容,也包括非物質性的內容,它能夠表現和反映出一個民族的特質、風貌,是一個民族思想、精神、價值觀念的凝結[1]。縱觀人類文明的發展歷程,任何一個存在過的民族,都具有其自身的傳統文化,只不過有一些隨著民族的融合、消失,而不復存在。我國是世界上著名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傳統文化體系非常豐富,博大精深,并且一直傳承、發展到了今天。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明確指出了當前一些大學生存在的思想政治素質問題,如欠缺責任意識、誠信淡薄、價值觀扭曲、理想信念模糊、道德觀念淡化、身心承受能力差等,對于他們的個人發展和社會的整體發展來說,都非常不利。將傳統文化應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來,利用傳統文化對學生進行教育、引導,可以幫助大學生提高自身內在修養、道德意識、價值觀念、審美觀念,增強大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控制能力,規范大學生的思想、行為,解決其思想政治素質中存在的各種問題與不足,使其成為德才兼備的現代化人才,這既有利于學生的個人發展,也有利于社會的整體發展,而且還能夠傳承傳統文化。
二、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傳統文化的缺失現狀
(一)對傳統文化的認識較為膚淺
在當前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當中,不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對傳統文化的認識較為膚淺,沒有認識到傳統文化的當代教育價值[2]。很多教師雖然掌握了現代化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但是由于其不知道傳統文化可以對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發展起到全面的促進作用,所以在實際的教育當中,很少會融入傳統文化,這就直接造成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傳統文化的缺失。
(二)傳統文化課程設置欠缺
高校的主要任務是為社會培養、輸送高素質人才,在當前的時代與社會思想下,真正的高素質人才必須要德才兼備,但是有些高校對高素質人才的理解不全面,認為只要科學文化知識豐富、專業能力過硬便是高素質人才,所以在課程的設置上過多地偏向于現代文化知識學科和專業學科,很少會開設專門的傳統文化學科,傳統文化課程設置欠缺,這也造成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傳統文化的缺失。
(三)傳統文化在學生生活中依然處于弱勢地位
戊戌變法之后,在中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中,我國傳統文化就一直處在相對弱勢的地位,一度被邊緣化,被冷落、遺棄,甚至還有的內容瀕臨消失,當前的大學生從小成長在這樣的社會文化環境之下,所以他們在如今的生活中對傳統文化并不怎么感興趣,很少會去主動學習。當然,不論是什么地方、什么國家、什么民族的文化,都有其價值與意義,只不過作為大學生來說,他們在認識和接受西方文化、現代化文化的過程當中,難以做出準確的價值判斷,這致使他們形成了很多錯誤的思想、認識。
三、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構建與應用傳統文化
(一)設置優秀的傳統文化課程
首先,高校和教師方面,要提高對傳統文化的教育價值認識,要知道在如今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當中,通過對傳統文化的構建與應用,可以提高大學生的內在修養、道德意識、價值觀念、審美觀念,增強他們的自我約束能力、控制能力,規范他們的思想、行為,促進他們成人、成才。在具體的措施上,學校方面要完善課程設置,將優秀的傳統文化納入到課程體系當中,針對各種傳統文化經典,如《論語》《大學》《中庸》《孟子》《詩經》《尚書》《禮記》等,都可以開設對應的課程,這些傳統文化經典的精神、思想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具有非常積極的影響[3]。再者,在實際的教育、教學當中,作為教師也要加強對傳統文化的學習、了解,以便對學生予以有效的幫助和引導。
(二)以傳統文化規范大學生日常行為
中國是禮儀之邦,高校優秀傳統文化的建設和推廣有利于緩解當今尷尬的諸多不文明校園現象。優秀傳統文化對大學生綜合素養的滋養應采用多樣化的形式落實在實際的教學和社會實踐中,如制定大學生禮儀行為公約,倡導學生遵守社會公德、文明用語、文明行為,完善并落實大學生違紀處分管理,切實起到懲戒作用,培養學生的敬畏意識。大學生外在良好禮儀形象、內在儒雅禮儀素養不僅對和諧校園文化的建設、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大有裨益,對大學生走向社會、和諧人際關系的營造、職場生涯的發展等也具有深遠的影響。高校可將優秀傳統文化禮儀素養與現代高校學生行為規范相結合,對大學生行為規范進行引導[4]。
(三)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融入傳統文化
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以優秀傳統文化滋養校園文化,高校傳統文化建設應結合高校本身及當地文化進行打造,可針對當地歷史、高校歷史、當地風土人情、文化特點打造富有當地特色的校園文化,使校園文化深入學生生活,影響學生生活。學校應積極開展與傳統文化相關的社團活動、學術研討活動、主題實踐活動、專題報告、文藝演出活動、校園廣播、演講比賽等,同時,應借助電視、報刊等傳統媒體及網絡、微信、微博等新興媒體對優秀傳統文化及相關校園文化活動進行宣傳推廣。
(四)打造網上校園傳統文化交流平臺
當前的大學生都習慣通過互聯網來進行交流、了解信息,所以高校可以嘗試打造專門的網上校園傳統文化交流平臺,建設網站或是開通微信公眾號,向學生推送傳統文化方面的知識、信息,引導學生在網絡上進行傳統文化方面的交流、學習,鼓勵學生在平臺上進行傳統文化能力展示,將自己的書法作品、國畫作品、雕刻作用、剪紙作品等上傳到網上,大家共同欣賞,激發起所有人對傳統文化的學習、了解興趣。
為了讓大學生能夠真正地成人成才,在如今的高校人才教育、培養工作當中,我們必須要將傳統文化有效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讓學生能夠被社會認可與接受,并對社會的建設、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趙爽.網絡時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徑研究[J].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7,(12):13-15.
[2]陳愛愛,李婷婷.優秀傳統文化在大學生思政教育實踐中的邏輯起點與當代審視[J].河北工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04):65-67.
[3]陳俊.文化傳承視角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面臨的困境與對策[J].現代教育科學,2017,(12):51-59.
[4]尹明柴.淺談優秀傳統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評《傳統文化精神與大學生思政教育》[J].中國教育學刊,2017,(12):136-137.
責任編輯 鄧 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