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娥
摘 要:高效課堂是一種理想的教學境界的追求,表現(xiàn)為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高效課堂以學生為本,以建立學生終身發(fā)展為指導方針,以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為根本方法,通過師生合作,讓學生學有所知,學有所用。
關鍵詞:高效;和諧;小學;語文;合作;探究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yǎng)。教師在課上不僅關注學生個性、情感態(tài)度、思想境界的發(fā)展,充分體現(xiàn)三個維度的整合,著眼點指向于語文素養(yǎng)的全面提高,因此,構建高效教學課堂已經(jīng)成為廣大老師的追求。那么怎樣去做才能使課堂高效,通過本學期對構建高效課堂的有關資料的學習以及自己課堂教學經(jīng)驗,略談幾點粗淺的看法。
一、創(chuàng)設寬松的學習氛圍
心理學認為,愉快的環(huán)境可以使人感到自由、安全和可以依賴。在這樣的氛圍下學習,更有利于知識的生成。因此老師要運用語言、課件、音樂、微笑、游戲,等各種手段創(chuàng)設一個寬松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使學生以一種自由、放松的心態(tài)投入學習中。比如我在講授《白鵝》以賞畫導入,出示豐子愷的兩幅漫畫,請學生欣賞畫,自由談論畫。這些漫畫很有意思,能欣賞到這些幽默有趣的漫畫,我們得感謝一個人(出示豐子愷的頭像),他就是豐子愷。他是個畫家,也是一位出色的作家。今天,我們一起讀讀他寫的文章《白鵝》。幽默有趣的漫畫既為孩子的課堂學習創(chuàng)設寬松和諧的氛圍,也為孩子認識豐子愷、了解豐子愷找到了一個支點。就是這些輕松隨意的生活幽默畫,拉近了孩子與文本的距離。在簡單的對話里,在自然中的交流中,孩子獲得了醇厚的文化享受。把學生逐步引入課文深處,讓他們不知不覺中進入深層次的學習之中。讓他們在寬松、和諧的氛圍中探索知識,把精力集中到所要研究的問題中來,為實現(xiàn)高效課堂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二、讓學生自主參與學習是高效教學的關鍵
新課標提出來:“要引導學生質疑、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是引導學生對文本自主感知、感受、感悟的過程。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我們?nèi)找嬷匾曉诂F(xiàn)在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得到了關注,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語文課堂教學上,在學生為主體的高效教學過程,要把“問”的權力放給學生,把“讀”的時間還給學生,把“講”的機會讓給學生。在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上,都應把學生的自主實踐放在首位,讓學生嘗試性學習,自主學習解決問題,讓學生成了學習的主人,讓學生享受到自主探索的樂趣。需要注意的問題是:要真正發(fā)揮老師的主導作用和課堂調控的能力,不能放任自流,學生的自主探究要引導,學生的理解錯誤要糾正,學生確實難以理解的問題,就要耐心地進行講解,把學生自主學習和有意義的學習結合起來,實現(xiàn)有效的教學。
三、關注語言積累
“語文素養(yǎng)”的關鍵要素是語言,包括語言積累、語言理解和語言運用。小學階段我們要從寫字抓起,從閱讀、寫作做起,讓學生能夠正確識字,應用每一個詞句,熟讀背誦美文佳作;要引導學生善于表達自己的主觀意志;要喚醒少年兒童的靈性和創(chuàng)造意識。在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在語言的感悟,理解,應用中捕捉、汲取前人留下的豐富的精神養(yǎng)分,滋養(yǎng)、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拓寬他們生命的寬度,鍛造他們生命的厚度,發(fā)掘他們生命的深度,從而使他們建構起豐富的精神世界。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說,應多關注語言積累,激發(fā)學生積累語言的興趣。積累體現(xiàn)在四個方面:一是好詞好句的積累。二是讀背過程中有關語言感受的積累。積累語言中所蘊含的形象感、意蘊感和情趣感。三是語言表達特點的積累。四是規(guī)范語言的積累。積累了語言,教師還應引導學生將積累的詞句用于口語和習作中。
四、抓住重點打破難點
人常說:“貪多嚼不爛”。假設教學中眉毛胡子一把抓,面面俱到,就形不成教學重點,難點也難于處置?!度ツ甑臉洹芬徽n,本文是以誠信為主題,但是對四年級學生的現(xiàn)有思維水平來說,他們一拿到課本不一定就能夠捕捉誠信這個主題。誠信、奉獻、環(huán)保三個主題的多元體會又會造成人文性的厚度不夠的缺憾。所以我以誠信(友情)主題的體會為主,以其余兩個為輔來展開教學流程,以凸顯重點,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所以從一篇課文的內(nèi)容中,要舍棄系統(tǒng)的、不清楚的、易了解的、非重點的,應挑選出最佳的方案,力圖把節(jié)省的時間停止深、廣、活、透的練習。
五、語文課“以讀代講”,“讀、說、寫、演”巧妙結合
話不說不清,意不讀不明;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學生只有多讀,才能感受到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優(yōu)秀燦爛的文化。讀中有悟,悟中有說,說中有情,情景交融,情感得到升華,心智得到啟迪,心靈得以凈化,思想得以熏陶,節(jié)操躍上新臺階,是我們育人的根本。一節(jié)好的語文課把“讀”貫穿全程,確?!白x”的有目的,有層次,有方法,有效果,而不是泛泛地讀。
六、吃透文本
上好語文課首先要做到正確解讀文本。通過鉆研教材,來確定“教什么”,也就是解決教學內(nèi)容的問題。確定問題后就要“鉆進去”,依據(jù)《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的年段目標、單元目標、課文特點、課后思考練習等,綜合課文的教學內(nèi)容。然后再“跳出來”,站在學生的角度,依據(jù)教學目標,結合課文特點確定本課語言訓練的內(nèi)容,確定課文教學的重難點。只有正確解讀了文本才可以把課文的精華提煉出來,才能走出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禁固,邁向高效課堂。
總之,高效課堂是語文課堂發(fā)展的必然。高效的語文教學,教師要從教學的各個方面兼顧學生的感情和教學實際,精心預設,用簡約有效的教學方法扎扎實實地進行了語言文字訓練,只有構建起高效的語文課堂,才能真正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開闊學生視野,鍛煉學生能力,切實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