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高職院校中建筑工程類專業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的部分,建筑力學具有難度系數高,內容覆蓋面大等特點。為了提升高職院校建筑力學教學效率與水平的,本文系統地分析了建筑力學這門學科在傳統教學方式上存在的問題,結合多年的工作經驗,特此探討一些針對建筑力學中存在問題及改革措施。
關鍵詞:建筑力學;教學改革;教學手段;教師水平
近些年來,高職教育作為我國現存教育體系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取得了高速的發展,而建筑力學又是高職院校重點專業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一門非常重要的專業基礎課,其地位的重要性可想而知。而從高職院校建筑工程類專業畢業的同學在走上工作崗位之后,往往會作為一項工程的一線技術員工出現在企業里。這些崗位對力學知識具有很嚴格的要求。因此,對于這類學生來說,建筑力學這門課程是具有很高的重要性的。
1.高職院校在建筑力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學生的基礎差,缺乏學習興趣
近些年來,高等院校的錄取率不斷提高,大部分的生源都流向了高等院校,這就造成職業教育的生源水平與素質大幅度下降,這部分學生的基礎普遍比較薄弱,缺乏對學習的興趣,自主學習的能力更是缺乏。高職教育相對于之前的中學教育來說有更多的可供自己自由支配的時間,有很多東西都在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也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學習動力很是缺乏。而且剛剛進入校園的學生對本專業比較陌生,對所學的建筑力學沒有足夠的重視,因而對知識的學習很是輕視。
1.2教學方式拘于傳統,教學內容缺乏合理性
傳統的教學方式缺乏活力,課堂上只有教師在講,缺乏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學生也只是被動聽講。課堂氣氛沉悶,學生沒有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不利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而建筑力學這門學科有繁多的公式,大部分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只注重公式的推導方法。完全忽視了公式的實際應用。學校注重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和答題技巧,忽視了對學生運用知識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會使學生產生學習無用論的想法,在很大的程度上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1.3教學手段不先進,效率低下
科學技術的進步、生產力的發展表現在方方面面,學校里教學設備的改進升級,現代化的教學設備打破了傳統教學手段的壁壘,先進的教學手段使得教師教學方便,學生學習方便,是對教師與學生都有利的設備。可是,當前部分高職院校的教師缺乏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進行教學的能力,依舊停留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上。尤其是建筑力學這門學科,具有很多模型的教學,學生很難憑空想象。利用計算機進行建筑問題的處理與解決已經是社會的大勢所趨。運用現代化的設備進行教學和學習能夠更好的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某些老師也缺乏運用現代化教學設備的能力,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教學資源的浪費。
1.4教師的水平能力不足
現在高職院校的一些老師常年呆在學校教學,也常年的局限于自己所任教的某一本課程,與社會實際相脫軌,單純的理論教學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會讓學生對課程喪失信心。教師的教學水平與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的能力與水平。教師的教學能力的不足在根本上制約了學生能力的發展與水平的提高。
2.建筑力學教學改革措施探討
2.1加強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的最大動力。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教師能夠講授好、學生學習好建筑力學這門課程的基礎。在學生剛開始接觸這門課程的時候,學生對本門課程和任課教師都充滿好奇感。因此,教師要把握住這個難得的機會,并充分利用這次機會。在開學第一課上,教師應該讓學生知道與了解建筑力學這門課程的詳情與前景,以及本門課程對后續課程的影響和日后工作的作用。教授學生對建筑力學本門課程的有效學習方法、注意事項、內容規劃等。逐漸引導學生在課堂上與教師相互配合,共同進步。消除學生初期的畏懼的情緒與心態。
2.2進行教學內容的改革
從高職院校畢業的建筑工程學的學生必然要走進施工企業與施工現場。因而教學的實用性非常重要,在建筑工地上,腳手架是一種隨處可見的、必須的物品。因而像腳手架這種簡單的東西的受力分析與計算也應該加入到建筑力學這門課程的教學內容當中,除了一些傳統的教學內容之外,教學內容還應該緊跟時代的步伐,不斷更新教學內容,將教學內容與現階段的社會需求相結合,培養出社會需要的高素質人才。
2.3利用現代化教學設備輔助教學
教師要緊跟時代步伐,積極運用現代化教學設備輔助教學,將本學科的相關錄像、文字、圖片、動畫等有機融合在一起,可以將實際的工程結構與模型通過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形象、直觀地展現在學生的面前。增強學生對知識的感性認識,培養學生將課堂知識與工程實際聯系在一起的能力,從而提高建筑力學課堂的教學效果與教學效率。將所學內容形象直觀地展示在學生面前能夠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4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是學校教學的主體單位,因此,教師的能力與水平決定著學生的能力和水平,高職院校應定期組織教師進行培訓,想讓學校的教育跟上時代的步伐,首先教師要站在時代的前列。高職教育作為教育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理應得到政府及社會的大力支持,以便有足夠的能力與資金進行人才的引進與培養,更好的提升高職院校建筑力學專業的教學水平。
建筑力學作為高職院校中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重要課程,其教學方法很是重要。而課程改革是一條很長很坎坷的道路。因此,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摸索,不斷總結經驗教訓,逐步完善高職的建筑力學改革。
參考文獻
[1]謝春霞.高職《建筑力學》教學方法探討[J].技術與市場,2017,24(02):147-148.
[2]黃薇.淺談腳手架設計在高職建筑力學教學改革中的運用[J].職業教育(中旬刊),2016(08):20-22.
[3]陳春梅.提高高職建筑力學教學質量的幾點體會[J].高教論壇,2008(03):181-182+193.
作者簡介
張愛萍(1964.05-),女,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人,內蒙古建筑職業技術學院,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建筑結構.
(作者單位:內蒙古建筑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