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恂
摘 要: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是學校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課程背景下,課堂教學改革處在一個轉折時期,如何構建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成為教育工作者所要探索的問題。本文從新課程背景出發,對如何開展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進行深入分析,以期打造符合課改理念、提升學生能力的課堂,讓課堂煥發出活力。
關鍵詞:新課程;小學數學;高效課堂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和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的,主動和具有個性的過程。”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導下,如火如荼的新課程改革也滲透到了小學數學課堂中。筆者結合多年的數學教學實踐,同時認真研習新課改精神,認為在新課程背景下,實現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努力。
一、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主動性
新課程條件下開展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有利于提高課堂的學習效果。要構建高效的數學課堂,就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學會動手操作,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選用多種教學方法。小學生好奇心強。只有學生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才會去動手,一個好的課堂教學,應該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參與課堂學習,讓所有的學生在課堂上都能動手操作,讓全體學生自主活動,自主思考,自主質疑,允許學生討論,讓學生自己得出結論。
要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就要尊重學生的學習差異,實施個性化教學,實行少教多練、少教多學的原則,積極調動每一個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要想使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更加有活力,就需要對傳統的教學觀念進行調整,將少教多學、少教多練的數學教學思想融入數學課堂教學中。課堂教學中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確立學生為課堂教學與學習的中心,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關鍵。在教學中實行“少教多學”,讓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發現問題,自主解決問題。學生運用自己已經學習過的知識和原理,對數學問題進行分析和理解。
二、構建探究學習場景,激發學生認知能力
《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要重視學生的探究,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探究性學習是一種學生主動探索問題的學習方法,對于小學生掌握一定的基礎知識,發展和提高探究知識的能力,促進綜合素質的提高有一定的積極意義”。探究學習是以鍛煉學生由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過渡為目的的學習方式,通過教師設置教學情境,給學生創造探究學習的條件。對于探究學習,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進程是不同的,有的同學可能經過較長時間才能得出結論,教師不要因為學生使用時間過長就比較焦急,應該讓這些學生在能力達到的范圍內,把探究的任務完成。這樣既能起到鍛煉學生能力,增長學生能力的目的,同時也讓學生的積極性和榮譽性得到很好的調動,更有意于他們以后的學習與成長。對于一些不能正確驗證的學生,教師也不要著急,教師要引導學生思考、探究,問題出現的原因,即使結論與猜想不一致,也幫助學生找到了問題的癥結所在,起到了探究學習的目的性和意義性。
三、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思維習慣
小學階段的主要學科包括語文、數學、外語和計算機,其中數學是一門比較枯燥的學科。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比較少,數學知識的內容以計算為主,學生只有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多練習,才能對數學知識加以鞏固。教學一定要從學生學習的實際出發,對教學內容進行挖掘,針對不同的內容,制定出不同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1.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數學學習是一個復雜的思維過程,數學學習離不開學生的思考和練習。要引導學生學好數學,就要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教學過程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個數學練習老師都要去精心設計,要讓每一個數學問題都變得形象、生動和有趣,要引導學生對每一個數學問題都能主動思考、主動探究。
2.把握好教學環節。學生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要從點滴做起。如課前預習,有許多學生不習慣課前預習,認為數學不好預習,實際上數學學習中課前預習十分重要,一定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有了預習,上課時聽講就容易多了。再如,課后練習與鞏固,學生課后能主動地復習與鞏固對于學好數學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一定要督促學生養成按時完成作業、主動復習的習慣。傳統的教學模式雖然能夠博聞強記,然而卻缺乏新教改所要求的創造性思維,難以讓學生達到全面的能力提升。沒有讓學生在課堂中“動”起來,參與進來,沒有讓師生間進行有效的互動,則難以實現小學數學課堂的高效教學,教學質量也難以得到提升。
3.教學反饋,促進互動推進。教學反饋,就是將學生的實際情況與預定的結果進行比較,從反饋的信息當中,找到問題所在并及時解決。教學信息的反饋同樣也是教學互動的形式之一,是師生之間的一個磨合過程,師生之間需要通過這種信息反饋的形式實現整個互動的良好運行。
四、結語
在由傳統教學模式到新課程教學模式的轉變中,教師應該對怎么去實現這種轉變、實現高效課堂進行深入思考和研究。新課程教學模式強調的是“以生為本”,其基本理念是“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和信任每一位學生,為他們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通過生生互動、師生互動,讓學生在交流與互動中煥發活力,讓學生的思維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得到充分發揮,真正地讓數學課堂變成學生交流與互動的平臺,有效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侯初昌.淺談新課程理念下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6(5):119.
[2]尚立琴.新課程理念環境下的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打造途徑[J].文理導航旬刊,2013(3):33.
[3]鄭建國.基于新課程的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構建[J].小學教學研究,2014(26):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