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麗堅
摘 要:小學是系統地學習數學的肇始階段,小學生以形象認知為主,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關注個性發展,參照他們的認知規律,整合形象的教學方式,讓孩子們體驗知識生成與生活運用之間的聯系,這樣才能完成從理論認知到實踐運用的遷移,生成運用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個性發展;課堂效率
數學是一門實踐性和邏輯性都很強的學科,教學過程中不但要讓學生掌握理論知識,還要掌握運用方法,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小學數學與生活實際有著廣泛的聯系,當前的數學考查問題也越來越側重學生的探究和運用能力。所以,要想提高課堂效率,我們就必須結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整合課程資源,引導學生通過體驗知識生成和發展的全過程,從而完善認知,生成運用能力。鑒于此,下面我就結合教學實踐說一說如何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提升小學數學的課堂效率。
一、通過預習,初步探究
古人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課堂教學有很強的計劃性和目的性,但是課堂時間有限,如果課堂上從陌生知識開始,那留給學生自由發揮和探究的時間就會不足。所以,要想提高課堂效率,不能離開課前預習環節。為了提升學生的預習針對性,我們可以抓住課堂主要內容或知識關聯點設置預習導問,一方面規避學生預習的盲目性,另一方面能讓學生通過預習及時發現問題,以備課堂提問或探究。
比如,學習“長方形面積”內容時,如果我們不設置預習導問,那學生可能只預習到面積計算公式,忽略其他問題。為了完善認知,我們可以如下設置問題:(1)閱讀面積的定義,以身邊事物解說什么是面積;(2)現實生活中一般怎樣對比面的大???(3)學習并記住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4)嘗試用面積公式來計算長方形的面積。這四個問題,層層深入,提示同學們認識到面積的概念、意義和計算。該過程如有想不通的地方可以圈點出來,以備課堂探究和提問。通過這樣的預習過程同學們不但可以掌握基礎知識,為課堂節約時間,還能發現自己的優勢與不足,為課堂針對性聽課和個性思考奠定基礎。
二、捕捉反饋,摸清學生
同學們通過預習,對知識有了一定的把握,也發現了一些問題。我們可以利用節約出來的時間讓同學們分組探究,在組內將預習過程中發現的問題二次探究,把最終不能解決的再反饋出來。教師根據問題反饋,就能摸清學生對本節課的理解能力和掌握程度,就能針對性設置契合學生個性發展的教學模式。
還以“長方形面積”教學為例。課堂一開始,同學們在組內把自己的問題展示出來,互相啟發。比如,有同學提出了生活中用覆蓋對比的方法來比較面的大小,但是有同學說如果是地呢?又大又搬不動。于是同學們將這個問題反饋出來。然后教師針對這些反饋出來的共性問題結合學生的認知程度,以形象的方式展現出來。兩塊地,越大越不好用覆蓋對比進行比較,所以呢,就引出了我們今天的知識,通過面積計算就可以衡量一塊地的大小了。
這只選取了眾多問題中的一個進行說明,具體教學中會有很多個性思考和不同角度的問題反饋,我們抓住這些問題進行針對性的引導,不但能保護學生的探究欲望和個性思維,還能鼓勵他們推陳出新,及時將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中來,達成學以致用的教學目的。
三、分層引導,共同提升
一個班級幾十個學生,必然存在認識能力和知識基礎等方面的差異,所以傳統一刀切的教學模式只照顧到少數學生的認知發展,勢必無法提高整體的課堂效率。實際上,每位同學都有不同的思考角度和個性的思維方式,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客觀對待,分層引導,爭取讓每位同學都能獲得進步和提升。
承接上例。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結合學生的反饋信息,將同學們分成基礎和優秀生兩個層次,抓住不同層次學生的特點進行針對性啟發:對于基礎層的同學,我們可以通過剪紙覆蓋對比先引導他們產生面積大小的概念,然后通過計算課桌面積、教材封面面積等來結合實踐形象認知面積計算的意義和用法。對于優秀層的同學,他們對基本的知識已經有深刻的理解,我們可以鼓勵他們嘗試復雜幾何圖形的拼接和拆分,探索計算復合圖形中陰影部分面積。
四、發散思維,靈活運用
學習數學的目的就是為了實際運用。實際生活中,很多問題還需要我們發散思維,巧妙尋找其中的數量關系。這就要求我們大膽鼓勵學生的個性思維,從不同的角度尋找已知量和未知量的數學關系,這樣才能靈活運用數學知識解決數學問題。
比如,理解和計算雞兔同籠問題對于孩子們來說都比較復雜,但是有一位同學就別出心裁,找到了另一種解法。如題:雞兔同籠不知數,36頭籠中露。數清腳共50雙,各有多少雞和兔?思路:讓雞兔同時抬起兩條腿,這樣下面就只有兔子腿了,36個頭能抬起的腿是36雙,這樣剩下14雙全是兔子腿了,那么兔子就是14只,雞22只。這樣思考非常形象,可見鼓勵個性思考,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對提升課堂效益大有裨益。
總的來說,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課堂教學就是讓學生掌握知識。所以,教學過程中我們要以生為本,捕捉學生的認知和發展規律,然后才能針對性地調整教學方案,才能針對不同層次給予不同的啟發和指導。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個性發展和共同進步有機統一起來,實現課堂效率整體提高。
參考文獻:
[1]劉紅艷.淺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構建有效課堂[J].科學咨詢,2015(35):80-81.
[2]邱小琴.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改革的探究:發展學生的個性[J].考試周刊,2017(34).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