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敏
摘 要: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加強少年兒童的道德教育,培養出良好的品德習慣,是小學德育工作的重點任務。因此深入探究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小學德育模式,從學校德育模式開始,繼而和家庭、社區建立良好的互動合作體制,從而形成一體化的德育模式。通過研究為小學德育相關人員提供參考意見,進而為幫助少年兒童形成良好的道德觀念。
關鍵詞:德育模式;家校合作;三位一體
新課程改革中,將個性化和道德品質培養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小學階段的學生還沒有形成固定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開展良好的德育工作,能夠對少年兒童的成長起到關鍵作用。而學校、家庭和社會是兒童接觸認識世界的主要環境,因此構建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德育模式,能夠從根本上培養學生正確的道德觀念。
一、創新改革學校的教育方法
在國家的九年義務教育體制中,為期六年的小學階段極為關鍵,在這個階段,學生完成從兒童到少年的轉變,同時他們在六年間學習到的知識、形成的道德品質都會對他們的一生產生重大影響。而小學作為社會教育的基礎機構和關鍵陣地,不僅擔負著教書育人的重要責任,也要通過開展良好的德育工作,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道德熏陶,從根本上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感,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道德價值觀念,從而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因此,在新時期的時代背景下,學校的德育工作要結合學生的特點,進行德育改革,開展個性化的德育工作,讓正確的德育觀念深入學生內心,從根本上發揮出校園德育的作用。小學的德育工作可以從課堂教育環境、德育工作者隊伍、校園文化等方面進行改革,以課堂教育環境為例,新時期的課堂教育方式要想進行全面改革,首先就要改變教師單向灌輸的教學方法,形成“重實踐、輕理論”的教育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理解道德理論,形成道德觀念。學校《道德與法治》課程,是最重要的德育陣地。以某校為例,要求《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每一位任課教師,根據學生年齡段特點,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在課堂教學中,設計貼近學生生活的場景,以增強學生對道德與法治的理解和體會,進而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當然,德育不僅僅是《道德與法治》任課教師的任務,更是我們學校每一位教師的職責。全員德育,各個學科都要滲透德育內容,這樣才能真正把德育落實到位,讓每一位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二、形成家校互動的合作體制
如果說學校是社會上基礎的教育機構,那么家庭就是兒童的第二個學校,家庭教育就是學校教育的延伸,父母的行為和家庭教育的效果會直接影響孩子的未來和家庭的幸福,甚至會對整個社會以及國家民族都造成不小的影響。小學階段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時期,在這個階段,孩子形成的道德情感和生活習慣、性格都會伴隨孩子的一生,而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員作為孩子的直接接觸人,會對孩子的思想道德產生直接的影響。因此要在學校和家庭之間形成良好的互動模式,保證學校和家庭之間保持固定的交流,讓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進行有機融合,推動德育工作得到進一步的開展。學校可以采取召開不同形式的家長會、建立家長學校、成立家長委員會等方式,強化家長和學校之間的溝通交流,提高家校互動效果。以某小學為例,學校每班都定期召開家長會,每次召開家長會的模式各不相同,分別采取座談會、沙龍、交流會等形式,調動家長積極性,讓家長樂于參與到學校的教育工作中去,保證學校的教育工作得到落實。其中,家長座談會,可以邀請函的形式發出邀請,確定座談會主題,會上班主任在簡單介紹學生的表現后,根據座談會主題征求家長的意見,采納合理的建議,對不合理的地方進行解釋說明,讓家長滿意的同時,也能夠更好地配合學校開展工作。
三、形成區校互動的合作體制
除了家庭和學校外,社會(社區)的教育力量也不可以忽視,社會(社區)教育是在家庭和學校教育基礎上的進一步延伸,也是落實少年兒童德育實踐的主要環境。任何一個人都不能夠脫離社會存在,少年兒童也是如此,除了家庭和學校之外,社會(社區)是兒童的重要活動場所,隨著年齡的增加,他們和社會的交往會日益增多,社會對德育的影響也會逐漸增強,因此在構建“三位一體”的德育模式時,社會(社區)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讓學校和社會(社區)教育相結合,形成良好的區校互動模式,能夠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社會公德和行為習慣。學校和社區,可以積極開展社會教育活動,包括聘請校外輔導員到學校進行講課,在社區內成立社區教育委員會等方式,加強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以及家庭教育的融合。此外,學校還可以和相關部門互相配合,打擊校外周邊的非法商販,綜合治理校園附近的商業場所,營造出良好的校園周邊環境,確保學生在良好的社會環境中健康成長。
綜上所述,養成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熱愛祖國的高尚情操,繼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小學德育的根本目標,想要成功實現這一目標,就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共同努力,缺一不可。通過“三位一體”的德育模式,能夠開拓學生的視野,減少對家庭和學校的依賴性,增加和社會的交往,從而讓德育實踐工作得到落實,最終達到促進小學生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劉天宇.淺談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互動教育機制[J].中國校外教育,2017(25).
[2]賈娜爾,賈曼.試論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小學德育模式[J].都市家教月刊,2017(10).
編輯 李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