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周
摘要:新媒體應用于高職院校數學教學中,有著增大課堂容量、提升趣味性以及實現課上課下無縫銜接的優勢。同時,也存在著過度使用容易喧賓奪主、限制學生思維空間和想象力以及容易忽視師生情感交流等方面的不足。完善新媒體在高職院校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要強化教學設計以“學”為主、教學效果以“質”為主、教學評價以“活”為主。
關鍵詞:新媒體;高職院校;數學教學
新媒體是一種傳播形態,利用網絡技術等,向用戶提供信息和學習娛樂,也可以說是數字化的傳統媒體、數字報刊、數字電子、移動端媒體和網絡媒體等所有數字化的媒體形式。在“互聯網+教育”模式下,新媒體成為高職教育教學的重要形式之一。新媒體的應用改變了人們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以及審美情趣等,基于新媒體對高職教育教學產生的沖擊,如何把握新媒體語境下高職人才培養問題成為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研究內容之一。
1、新媒體在高職院校數學教學中應用的優勢
首先,應用新媒體增加了課堂教學容量。新媒體課件經過教師的精心準備,減少了教師由課本內容向具體教學要點的導入時間以及課上的板書時間,不僅促進了教學內容由抽象到具體的轉化,而且極大增加了課堂容量。同本科學制不同,高職院校學制一般為三年,減去職業實習實訓,教學時間極為有限。新媒體的應用相當于在有限的教學時間段內“搶”出了一段有效教學時間,可以讓學生在理解基本數學定理、命題的同時,增加練習和訓練的數量和頻次,有助于強化教學效果。
其次,應用新媒體增強了課堂教學趣味。新媒體應用于高職院校數學教學中,能夠讓枯燥的數學問題趣味化,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數學是一門工具學科,其中的公式、定理、圖表都是冷冰冰的,學生很難將其同現實生活聯系起來。但實際上,現實生活中的任何事物都離不開數學。比如在講到高等代數中矩陣的時候,可以利用新媒體演示一下矩陣在三維動畫制作中的重要應用,一下子就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濃厚興趣。講授線性代數和概率的時候,可以和當前非常火熱的人工智能中的算法聯系起來,人工智能機器人AlphaGo戰勝圍棋冠軍的神勇表現說起來就是算法的勝利,是高等數學實際應用的勝利。利用新媒體展現這些鮮活的實例,學生們會懷著濃厚的興趣來投入教學當中。
再次,應用新媒體實現了課上課下無縫銜接。課上的教學進度不可能做到因人而異,但學生的理解和掌握能力確實會有差異。特別是高職院校的學生,同本科生相比,大部分學生數學基礎較為薄弱,課下完成作業時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如果在傳統教學中,這些問題需要教師集中起來答疑。現在,通過QQ群、微信等新媒體工具,學生可以個別隨時提問,還可以就課上教學進行交流反饋,極大便利了師生間的互動,有助于提升教學效果。不僅如此,新媒體溝通是無間隙全方位的,透過新媒體師生之間還可以彼此了解除教學之外的生活和學習狀況,由此進一步密切了師生關系,便于推進因材施教。
2、新媒體在高職院校數學教學中應用的不足
首先,新媒體的過度使用容易喧賓奪主。新媒體應用于教學在本質上是一種輔助手段,最終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更輕松地習得知識。但是如果在課件中一味展示視覺沖擊強、過于引人入勝卻與知識點關聯不強的內容,往往就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不僅達不到好的教學效果,而且也讓本應為教學添彩助力的新媒體變成了推進教學的掣肘。作為教師,到什么時候,無論使用何種教學手段,都不要忘記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新媒體的世界是異彩紛呈的,過度使用新媒體讓學生們在課堂上感受到了紅火熱鬧,但課下回味起來并沒有掌握相應的知識點,這是在使用新媒體開展教學首先要避免的問題。其次,新媒體的不當使用容易成為新的灌輸工具。高職院校學生在基礎知識掌握上沒有本科生那么扎實,但他們思維更加活躍、好奇心和動手能力強。針對高職院校學生的這一特點,在數學教學中用新媒體展示一些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應用,特別是跟他們的專業實訓密切相關的一些應用,有助于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熱情。但如果應用新媒體進行教學,僅僅是做到了板書搬家,沒有從學生角度考量他們的接受程度和習得感受,這也就使得新媒體在數學教學中成為了一種新的灌輸工具,不僅達不到好的教學效果,而且也成為了限制學生思維空間和想象力的桎梏。再次,新媒體的過度依賴容易忽略師生間的情感交流。傳統教學基本上都是通過教師講授和板書結合來推進,師生之間是一種面對面的交流,這種交流是一種教學溝通,也是一種情感交融,共同營造課堂氛圍。新媒體在應用過程中,數學公式、定理以及習題的推導過程是通過電子屏幕一幀一幀顯示出來的,教師的手離不開鼠標,學生的眼睛盯著屏幕,傳統的手勢和面部表情的交流弱化了。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教師一味依賴新媒體,忽視了對整體課堂氛圍的掌控,教學相長的融洽師生關系以及和諧課堂氛圍也就大打折扣。
3、新媒體在高職教育教學中的應用
基于新媒體對高職教學所產生的積極與負面雙重影響,為發揮新媒體在高職教育教學中的積極影響,構建具有信息化意義的高職教學體系,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一)優化新媒體信息資源設計,開展分類推送信息在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高職教育教學中,在選擇新媒體手段時必須要結合本專業的教學目標:首先教師要不斷優化新媒體信息資源設計,實現信息資源與課本內容的一致性與互補性。基于高職院校師生傾向于使用移動終端了解信息的特點,高職院校教師要對學生的興趣愛好等進行全面的了解,以此為學生設計符合自身需求的新媒體信息資源體系。例如針對學生的新媒體教學平臺必須要盡可能融入課本中沒有的,但是符合高職學生特點的內容;其次要優化信息推送平臺,分類推送信息。由于高職院校學生需求不同,為避免新媒體信息資源的不切實際性,高職院校在構建統一的信息管理平臺的基礎上要對信息進行分類推送,以此達到個性化教學的目的。例如高職院校要實現對就業信息、職業資格證以及創新創業知識信息的統一推送,而對于課程內容、高職社會團體等信息要根據專業、年級等進行分類推送,以此提高信息資源的使用率。
(二)更新應用理念,增強師生互動新媒體技術在高職教學中的應用必須要圍繞提高教學質量的根本目標,因此在具體應用新媒體手段的過程中首先要更新應用新媒體手段的理念,新媒體手段應成為服務專業學習的平臺,但不是唯一途徑,所以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要合理應用新媒體。例如在課堂教學中要合理控制新媒體應用的時間,避免過長應用而導致學生注意力下降;其次教師與學生之間要加強互動。新媒體為師生提供了互動交流的平臺,因此教師要合理利用該功能,通過互動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以此增強教學的針對性與實效性。
(三)完善使用新媒體教學的管理制度,嚴控媒體教學資源質量關,在實際教學工作中為了確保教學質量,學院教學管理部門應制定符合本校實際情況的規章制度,增加教學監控的可操作性。有的老師所用的所謂的新媒體課件,只是簡單的文字加圖片,用投影片就能夠實現的,造成大量資源浪費,新媒體成了花架子。運用新媒體教學不能華而不實,干擾教學,分散學生注意力,所以我們在使用新媒體教學時,應有目的、有計劃地用好,不搞形式。
結語:
總之,新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正在潛移默化的改變著高職教育教學模式,因此作為高職教育工作者必須要清晰地認識到新媒體的優勢,而且還要辨別其負面影響,不僅對全新教育技術、全新教育理念的運用持積極擁抱的態度,更要具有高度前瞻意識,以此推動職業教育發展,為社會培養更多的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那仁格樂.高職數學教學改革實踐研究[J].教育評論,2018(7).
[2]岳斯瑋.高職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研究[J].高等職業教育,2018(2).
[3]李旭.論基于“互聯網+”的高職數學教學模式重構[J].課程教育研究,2018(44)
(作者單位:鄭州鐵路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