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原花
摘要:隨著國內醫療改革的不斷深入,醫院作為公共服務性機構,面臨的經營壓力越來越大,一方面是不斷增加的患者隊伍,另一方面是國家醫改的硬性舉措,如何在市場經濟體制之下,完善醫院的各項經營,更好的發揮醫院的服務社會的功能,文章以財務風險為導向的醫院內部控制措施為主要內容,旨在為醫院改革提出一些探究。
關鍵詞:財務風險:醫院內部控制:措施分析
醫院的正常經營,是人民健康的保障,在地區民生事務中占據重要地位,本文從醫院面臨的財務風險如財務預算控制風險、成本管理風險、資產安全風險、財務監管風險等問題人手,分別對不同狀況下的不同問題進行具體分析,得出了強化全面預算控制、強化成本控制、強化實物資產保全控制、強化財務監管等具體以財務風險為導向的醫院內部控制措施,本文旨在為醫院經營改革提供一些參考,促進醫院有序發展,造福人民,保障國家安定團結。
一、醫院面臨的財務風險
(一)財務預算控制風險
目前大部分醫院沒有把預算體制執行得很嚴格,而且預算體制只是停留在設備采購預算的層面上,沒有對醫院全部經濟業務采用預算制,而且通常醫院只是認為預算僅僅是財務部門的事情,與其它部門沒有關系,導致預算制度的執行在醫院人員中參與度不高,而且此類現象,在全國來講是很普遍的現象,并不是個案,財務預算不但對于控制財務風險,起著關鍵的作用,而且還可以起到管理與考核的重要作用,通過預算與實際結算數據的對比,可以對經濟行為進行有效分析,規避風險的同時,可以強化財務管理,節約項目資金。醫院領導應對財務預算給予重視,在醫院內部建立有效的預算機制,從小事情人手,一步步強化預算機制,每一項經濟業務的發生,都需要建立在有合理預算的前提之下,讓醫院全員都參與到預算中來,提高財務預算體系建設,以達到有效控制醫院風險的目的。
(二)成本管理風險
醫院成本管理存在于方方面面的具體業務中,醫院成本管理對于醫院有著重要的作用,目前醫院成本管理主要問題集中在于采購成本過高,沒有建立藥品價格及生產廠家的采購評估體系,完全按照常規訂單進行,而且藥品采購與個別生產廠家還存在著客情關系,設備購入成本過大,隨著現代醫療技術的發達,醫療設備日益精準,這就要求醫院在醫療設備的投入上,要隨時更新,而且設備價格過高導致醫院負擔加重,對于新型設備的購入成本控制,是財務成本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面,由于醫患關系糾紛而導致的醫院正常經營之外的額外支出,由于無法進行常規預算,從而無法正常計人成本核算,另外醫院公共支出性費用分攤不準確、管理費用劃分不清楚、成本核算不及時、成本與收入不成正比等,都是醫院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風險。
(三)資產安全風險
由于醫院一直以來,對于采購設備非常重視,而對于醫院現有設備的管理,往往不夠重視,導致醫院設備資產流失現象時有發生,而且醫院對設備管理沒有設立專人負責,沒有定期清查、盤點固定資產,未對固定資產單獨建立檔案進行管理,由于這些管理上的疏忽,導致固定資產流失。給醫院帶來損失。對于固定資產的管理,醫院領導應給予重視,應配合財務部建立專門的固定資產檔案進行管理,將分布于各科室的設備情況,進行建檔建卡,由科室專人進行管理和維護,保證醫療設備的正常使用,同時設備應以盤點價格計入財務帳,按使用情況及殘值每月計提折舊,通過這樣的管理,可以有效的防止資產安全風險,提高醫院經濟效益。
(四)財務監管風險
財務監管是保證醫院正常運行的有效監管措施,失去財務監管或者財務監管不利,會給醫院帶來重大管理缺失。目前大部分醫院都沒有單獨設立財務監管機構,都是以財務部門自查為基礎的監管,或者把財務監管機構直接設立于財務部門之下,這給監管工作帶來了很大程度的不便,有的醫院年終會聘請單獨的會計師事務所,對醫院財務部門的報表進行審查,這在一定程度上規避了一些財務監管風險,但是由于現今會計師事務所能力參差不齊,會計師的工作也不能完全達到企業內部財務監管的全部要求,這就意味著,醫院需要建立自己的監管機構,以明確的監管方法,對醫院的經濟行為進行審核,才能保證醫院的正常經營,規避財務風險。
二、以財務風險為導向的醫院內部控制措施
(一)強化全面預算控制
預算控制應細化到醫院管理的每一個環節,只有不斷的強化全面預算控制,才能做好各項基礎工作,確保正確的財務監管,醫院領導及醫院財務主管,應對此十分重視,并倡導醫院全員進行推行,讓每一位成員對預算控制心中有數,在進行具體的業務行為中,以預算為前提,進行報備,以達到強化財務管理的目的,例如,醫院進行某項藥品采購時,應由采購部門提前做出采購新品預算,然后由醫院領導審批,最后才能進入最終實施階段,小到某項辦公用品的采購,也應按照預算制度嚴格執行,相關部門應提前就辦公用品的采購進行預算報備,由相關領導審批,才能進入采購流程,只有強化全員的預算意識,才能保證預算制度有效執行。
(二)強化成本控制
在醫院成本控制方面,應采取責任制,才能保障成本控制落到實處,財務部門應建立有效的成本控制體系,在每一種業務環節中,都建立相應的控制標準和范圍,相關標準出臺后,應由會議產生相關責任人,通常由部門負責人去負責落實,有了具體的責任人,就可以保障成本制度有效執行,從而達到最佳效果,另外,財務部門應建立嚴格的費用報銷制度,每一種費用的發生,應由當事人確認費用的種類及相關成本計人科目,然后由領導簽字確認,以便于財務部門劃分具體的成本科目,相關制度的建立與執行,需要通過全員的多次會議確定,以事實為依據,合理確定成本控制方法。
(三)強化實物資產保全控制
醫院應建立一套適用于醫院本身的資產保全制度,強化資產管理。包括流動資產,固定資產等。流動資產包括現金、有價證券、支票票據、存貨等,對于現金及支票、有價證券的管理,應由醫院出納員專人負責,應存放于專用保險柜中,對于醫院的存貨,主要是藥品,應設立專門的保管員,進行管理,特別是一些需要低溫儲藏的藥品,要購置保溫柜進行保存。醫院的重點設備,都應設立專門的保管責任人,對于一些精度較高、易損的設備,應避免外人接觸,對醫院所屬的每一項設備建立保管檔案,防止設備流失,加強管理。
(四)強化財務監管
醫院應組建獨立于財務部門的審計部門,對于醫院發生的常規業務進行審計,可以有效防范財務漏洞,為醫院的財務管理工作提供保障。審計部門的工作是對財務部門的工作進行審查,保證財務部門工作的正確性。其次,要對醫院內部控制系統進行分析,找到控制系統存在的問題,并及時提出解決方案,保障醫院的整體運行。財務監管是醫院各項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組織財務活動、處理財務關系的一項經濟管理工作,在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之下,有效的財務管理是醫院生存的基礎。財務管理已滲透到目前各個領域之中、各個環節之中,它是一切經濟活動的基礎,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強化財務監管,是組織管理工作中最為重要的部分。
三、結語
醫院在人民生活水平及國家經濟發展中,都有著重要的意義。醫院是重要的機構,醫院有著保障人民健康、治療疾病、延續生命等重要使命,經濟越發展、醫院機構就應該越發達,以保證人民的就醫權利。在新形式之下,醫院的健康發展,有著重要意義,本文從財務風險為導向的醫院內部控制措施人手,重點分析了當前形式之下,醫院內部控制面臨哪些風險,并提出了合理的控制措施,為醫院改革提供了一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