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改革開放以來,國內、國外往來更加頻繁,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各個民族之間的交流也逐漸增多,在此背景下翻譯成為語言交流的重要途徑,語言語境翻譯中最常見類型為新聞翻譯。要做好民族之間的新聞翻譯工作應立足于自身文化底蘊、民族特色等,本文就將探討漢蒙新聞翻譯的策略問題。
關鍵詞:漢蒙新聞;翻譯;問題;策略
大到國家與國家、小到民族與民族之間的交流,信息時代相互溝通離不開新聞媒體,因此為促進文化溝通社會應廣泛關注新聞翻譯,重視不同語種之間的翻譯工作,因為只有準確的翻譯才能更理想地表達出信息內容、語境以及更深遠的意義。下面將針對漢蒙新聞翻譯展開探討,立足于其翻譯現狀,梳理需積極解決的主要問題,以此為依據提出策略意見及建議。
一、新聞翻譯概述
翻譯是兩種語言之間進行交流的橋梁,也可以說是一種語言轉化成另一種語言的語言行為過程,目前蒙古族和其他民族一樣和漢族往來更加頻繁,為保證兩組文化正常融通,首先就需經過翻譯途徑,言簡意賅地使文化得以傳播,根據新聞不同題材、內容,可將新聞轉換為科技、政治等類型,要做好蒙漢新聞翻譯工作,翻譯人員應對兩族文化有很好的認知,既要具備一定口頭翻譯能力,又能很好地寫作編輯新聞。新聞翻譯與其他翻譯(如應用文)有所不同,不應單純只局限于字面翻譯,更多地應結合民族風情、語言、文化等特色,持以公正公平的工作態度,才能更準確、合理地表現出翻譯漢蒙新聞的客觀性。
二、分析漢蒙新聞翻譯的現狀
文化是一個民族存在的精神命脈,是整個民族的精髓,我國共計56個民族,許多都有著自身獨特的語言及文化,隨著社會的發展,交通更加便利、信息更加通達、人們生活水平逐漸提升,為滿足大眾新聞、娛樂需求,新聞事業發展迅速,隨著新事物、新技術等新鮮事物的出現,漢族、蒙古族在不同時期都涌現出一批批新詞匯,因此兩語種交匯時翻譯以存在分歧,分析漢蒙新聞翻譯現狀主要表現為以下兩方面:
(一)新聞翻譯太過書面化
漢蒙新聞形式包括報紙、廣播電視臺等,其中報紙這類對書面化要求較高,而同樣接近人們生活的廣播電臺新聞則不推崇太過書面,它以聲像的形式向大眾呈現新消息,受眾理解時間短,由于這類新聞面廣、傳播迅速,同時兼并聲情并茂的特點,因此對這類新聞翻譯應言簡意賅、簡單易懂,這樣才能被不同層次群眾接受,進而達到更好信息疏導、文化傳播的效果。而當前漢蒙新聞翻譯普遍存在太過書面的問題,生活新聞等不親民,太過生硬則不易被受眾接受,因此也難以達到理想的新聞傳播效果。
(二)新術語翻譯分歧化
新術語、詞匯的增多,無疑加大了漢蒙新聞翻譯者的工作難度,那么這種局勢下如何快速、規范地翻譯術語,成為引進文化確保真理性、正確度首先需要解決的基礎問題,面對生活、政策等范疇的新詞匯,對其做到準確翻譯已經勢在必行。新聞本身具有時效性,因此翻譯需要花最短的時間,呈現出最準確的表達效果,而分析漢蒙新聞翻譯,新術語翻譯分歧化當前已經成為最主要的問題之一。
三、提出改善漢蒙新聞翻譯現狀的策略意見
漢蒙新聞翻譯是蒙古族、漢族新聞兩者間互通的一個過程,通過翻譯兩個民族信息得以交換,幫助大家了解更多資訊、文化,促進了兩者的溝通,有利于漢族、蒙古族更友好、緊密地往來。下面將提出幾點改善漢蒙新聞翻譯現狀的策略意見及建議:
(一)建立漢蒙新聞翻譯語言資料庫
21世紀是一個信息化時代,多媒體呈現的局勢下蒙古族、漢族語言詞匯也得到極大程度發展,新詞匯、新術語翻譯分歧跟著增多,為解決這一現狀問題,可通過網絡平臺建立起漢蒙新聞翻譯詞匯庫,可有中國教育局或文化局牽頭建立,里面接納大眾納入詞匯,后期經管理審核確定新術語翻譯的正確性、合理性,在正式準入術語庫,方便廣大蒙漢翻譯家查看。而庫里面不單純收納詞匯、術語、詞組等基礎知識,還應囊括標點應用、語法語序等資料,比如漢語中動賓短語,動詞在前,名詞在后;而蒙語則恰恰相反,比如“花種”、“新聞看”等,全文正確調整兩族語言所體現出的差異語法結構,積極利用現代先進技術將翻譯諸多知識收集與一個平臺,方便相關從業者檢索、應用,使新聞翻譯更具準確性,并體現出文化發展的時代烙印。
(二)建立健全漢蒙在線翻譯平臺
百度檢索目前已經成為廣大網民應用頻率最高的搜索工具,現已有英漢在線互譯網欄,為有翻譯需求的群眾帶來了極大方便,基于此漢蒙翻譯也可借助此思路,建立并逐漸健全漢蒙在線翻譯平臺,新聞需要時效性,翻譯者可通過這種平臺盡快翻譯出譯文主體,整體內容構建成立后,還需要翻譯工作者一一檢閱,適當靈活調整翻譯內容,保證翻譯的準確性、通俗性,方便大眾接納新聞信息,起到傳播兩族文化、拉近兩族人民距離的效果。
(三)翻譯重細節,正確理解全文
翻譯者應都具備正確的翻譯觀,深刻懂得翻譯工作的重要性,以及不正確翻譯所帶來的沉重后果,對于一則新聞,翻譯時首先應吃透全文,把控整體主旨,既包括原文字面基礎上的意思,同時提煉出精神上的實質,在此前提下腦海一覽這方面論述,懂得從眾多敘述中選擇最為恰當的表達方式,比如“建”、“破”要在“-上下功夫,-上見成效”的句型中統一起來,若譯文成“破壞上下功夫、建立上見成效”則顯得語句不通,鬧成笑話,而譯成“突破上下功夫、建設上見成效”在語句上則更通順,某些新聞翻譯中也更符合意思、意境。
四、小結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各民族之間往來更加密切,為深入民族文化交流,進一步拉近漢族和少數民族之間的關系,做好面對大眾的新聞翻譯工作顯得十分重要,蒙漢兩族語言、文化存在一定差異性,新聞翻譯中應與時俱進,注意新術語、新詞匯的表達,翻譯新聞應把握信息全局,把控語序、語法結構、主旨意思等,將新聞信息快速、準確、恰當、規范、言簡意賅地呈現出來,才能更好促進兩族語言、文化的交流,以簡單明了的言語使翻譯新聞內容被廣大受眾所接受。
參考文獻:
[1]毛永芝.蒙古語新聞翻譯問題研究[J].新商務周刊,2016,(9):55.
[2]斯琴高娃.基于跨文化角度下的蒙漢翻譯研究[J].科技風,2016,(17):191-191.
[3]才仁卓瑪.漢蒙廣播新聞翻譯[J].青年時代,2015(19):120.
作者簡介:蘇娜爾,鄂爾多斯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