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識字教學不但是小學低段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還是掌握語文知識以及寫作的關鍵,同時還是整個小學時期語文教學的核心。所以,要充分開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就要讓教學賦有樂趣。本文將主要圍繞小學低段語文識字教學現狀展開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優化策略,旨在為廣大教師提供有效參考,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低段;識字教學
一、目前我國小學低段語文識字教學現狀
識字教學是小學低段語文教學的核心部分。識字是寫作以及閱讀的根本,若識字量過少,必然會對未來的深入學習造成不良影響。長時間以來,在我國小學語文識字教學過程中,通常的方法都是把識字的范疇控制在所學教材中,而且教學手段如出一轍,不能把識字經過和學生的實際生活有效聯系在一起,進而致使教學進程單調呆板,不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好奇心,教學效果和理想標準相差甚遠。此外,就小學生年齡特點來說,我國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目標基本為六至七歲的兒童,這個時期的學生有諸多相同點,比如:活潑好動、喜歡熱鬧、注意力不集中、對新鮮事物產生好奇心強烈等,當然其記憶力和可塑性都非常好,但記憶的事物和知識往往屬于被動接受,停留時間短,轉瞬即逝,做不到融會貫通。所以,怎樣在識字教學中利用滿足現代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的教學措施,明確各種高效、準確的教學任務,從而提升小學低段語文識字教學的效率和質量,是一個急需改善的首要問題。教師要積極轉變教學觀念,改變以往“填鴨式”的灌輸模式,著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其對語文知識有所期待和渴望,吸引起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和習慣,為其將來學習奠定良好基礎[1]。
二、優化小學低段語文識字教學的有效措施
(一)識字教學要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
語文學習依賴日常生活,這是我國母語教學的特征和優點。生活中語文知識的流露屢見不鮮,生活的延伸有多廣,語文的拓展就會有多寬。例如:教師在講解《蔬菜》一文時,便可貼合學生的日常生活,讓學生在父母的帶領下去農場或者菜園洞察蔬菜,在課堂中分享自己的耳聞目睹。學生在有了親身感受后,講起來特別形象。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觸摸、品嘗、嗅嗅,積極激發所有感官認知實物,然后再和詞語對照,在興趣激活的狀態下不但牢固了生詞在腦海中的印象,同時還展開了語言鍛煉。以此部署教學,不僅觸及生活范圍,還累積了學生的體會閱歷,同時還促使其形成邏輯思維。語文教學就要做到使學生“走出去”,同時把知識“帶回來”,讓其深刻感受語文和現實生活中的聯系以及在實踐中的重要性,這在學生今后全面發展和立足社會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2]。
(二)重視學生心理,調動識字積極性
小學低段學生的思考方式主要通過實際實物來體現,其屬于身心發育的初始時期,每一方面都匱乏持續性、可靠性以及平穩性。而教材中基本上都是抽象的分類識字,這便促使了識字教學是小學低段語文教學中的核心,也是困難之處。學生識字的累積要經過反復訓練,注重印象,此過程即便不繁雜,卻非常乏味。若學生擁有了興趣,便會變被動為主動,樂于參加識字教學,識字的成果往往也會一舉兩得。所以,教師要依據學生心理特征,有目標的調動其識字積極性。在開展識字教學過程中,要確保教學內容的多樣性,創新教學方式,避免空洞單調的教學手段,讓學生發揮主體作用,從“要學”變成“愛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豐富多彩的識字方式進行教學。
1.猜字謎
教師可以將學生劃分成不同小組展開猜字謎競賽,為學生提供兩種字謎,一種較為簡易,一種稍微有點難度。猜對字謎最多的一組為勝利組,最后教師再評選出“狀元組”、“探花組”、“榜眼組”3個小組,并為其頒發物質獎勵和口頭表揚,對于過程中出現的識字問題要及時予以糾正,體現出教師的指導作用。
2.開火車識字
將學生依據小組方式區分成一輛輛小火車,教師提供生字,使學生依據次序展開識字。當出現生字讀音錯誤時,此列火車將會“剎車”,原地踏步,然后再讓其余小組學生對其實施糾正,直至修正正確后再接著向前行駛。看哪輛火車途中沒有暫停快速到達指定地點,為其予以“和諧號”的稱號。
3.你來比劃我來猜
在練習生字的進程中,同樣將學生們分成不同小組,讓各個小組依次上臺進行演出,可以隨意挑選其中任一生字展開表演,一個學生用肢體表達,一個學生推測這是哪個漢字。比如在講解動物名字時,便可讓學生效仿動物發聲、行為、外貌特點。這樣不但會為學生提供展現的契機,同時還能強化其對動物的理解,最關鍵的是加深記憶了動物的名稱。最終評出哪一小組猜對的漢字最多,哪組便為冠軍組。學生能在這種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掌握生字,感受學習的快樂。
(三)開闊途徑,開放性認字
識字教學要增設識字的途徑,追求課內課外的強強聯合,指引學生在五彩斑斕的生活中開展識字,雙管齊下,讓教學向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
第一:運用學校文化指引學生認字。學校中有大量的識字資源,比如:通知、告示欄、板報等,均是識字的有利工具,而且班級內同樣具備諸多隨處可見的教學實物,例如:課桌、多媒體、黑板、窗戶等等,都可以粘貼一些識字卡片,讓學生見到實物便可聯想到相應漢字。
第二:合理運用社會課堂,利用游歷、觀光等方式,開闊學生識字視野。比如:商場、動物園、超市、社區等,在類似這些范圍中識字會增強學生的好奇心,從而有效激發其識字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綜上所述,提高小學低段語文識字教學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相關教師一定要對其引起重視,充分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和現實需求,研究出切之可行的教學方法。在實踐中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不斷豐富教學內容,創新教學形式,全面吸引學生識字注意力,從而提升其學習水平,進而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夏竹.小學低段隨文識字教學研究——以西師版小學語文教材課堂教學為例[J].教育家,2016(18):84-85.
[2]周娜,李霞.農村小學低段語文識字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好家長,2017(56):20-21.
作者簡介:鄧曉琴,福建省三明市沙縣鳳崗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