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麗華
摘 要:協商教學要求教師和學生通過協商共同做出有關學習的決定,師生共享學習的權利,從而達到師生思想情感的溝通、學習意愿的連結、學習手段和結果的共識。本文在分析協商教學必要性的基礎上提出可以在英語課堂中實施協商教學,并推出一些促進協商教學注意事項。
關鍵詞:協商性課程;自主學習;大學英語教學;特點
一、引言
協商性課程中“協商”的含義與政治上的協商屬于同義,即學習者與教學者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或任務,帶著各自的觀點來商量如何能更好地為完成教學目標而努力。協商性課程就是師生共同討論確定學什么和怎樣學,達到師生教學意義的溝通、學習志向的協同、學習方法和結果的共識。協商教學是以學生為中心,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以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身份出現,以合作學習觀為理論依據,通過課堂內的協商,利用“啟發引導”、“情景模擬”、“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教學方法,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最終達到使學生有效地理解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的目的。簡言之.協商教學就是師生共同商量取得有關學習的一致意見。協商學習旨在打破教師一統課堂的專制局面,讓學生最大限度地參與進來,在教學活動中學到知識、張揚個性、發展自我、樹立起個性化的教學觀,用個性化的教學觀規范教師的行為。
二、大學英語課堂中實施協商教學的必要性
長期以來,人們在思想觀念上有一種思維定勢,就是教師應該在教學中扮演重要角色,起決定作用,過分強調師道尊嚴。教師憑自己的學識、方法、經驗駕馭課堂,很少受到學生的質疑和挑戰,課堂教學“唯我獨尊”、“一統天下”。教學以教師講授為主,很少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活動與實踐來獲取知識,學生以被動接受為主要特征,學生在學習中缺失了主體性。教師完全忽略了學生的自我感受、領悟,無視學生的創造潛能。課堂雙主體變成教師單主體,師生互動處于僵化狀態,形成的是“以教師為中心”的師生關系。協商教學能使學生理解學習權力的意義以及所進行的學習工作,并由此而對學習承擔義務,學習則成為一個積極主動的過程。教師不能夠替他們去學習,當學生想學習時就會學得更好,他們想要什么的時候,自己才會積極努力地去爭取,以作為自己需要的結果。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做出學習決策的協商教學模式,比被動、強制的學習,會導致更加有效的學習。
三、 實施協商教學的注意事項
協商性課程的實施首先強調轉變教與學的關系,建立真正民主、平等的教學關系,其次是注重多元化的對話。突出教學交往的本質,第三是建構協商教學和協商學習的課堂教學模式,第四是強調學生的自主選擇權,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第五是倡導實行協商性評價,允許學生就教師的評價進行反評價。所有這些構成了協商性課程的基本元素。
3. 1.要注意學習任務具有多向性、可選性、生成性。協商性課程的學習任務不應只是教師和教材意志的決定.更加倡導師生共商、互動生成,或合作選取。而每次學習任務的提出,必須有不同層次的要求或可以作多用度探討,使每一位學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學習點和力所能及的任務,從而人人可參與到學習中,而不再是少數人演戲.多數人旁觀,避免有人吃不飽,有人吃不了的現象。以教學設計的指導思想、理論基礎和設計的重點對象為劃分標準,則可以把教學設計分為以“教”為中心的教學設計和以“學”為中心的教學設計兩大類。協商學習要求讓學生最大限度地參與進來,實現師生共同討論、商量作出學什么、如何學、學得怎樣的決定,以達成一致、進行溝通的過程。因此協商教學要求我們主要以“學”為中心來設計教學模式。筆者提出以學生與教師為主體,以學習情境創設為方式,以學習評價為手段促進協商教學。
3. 2.教師對協商教學的片面看法。有些教師認為,協商學習強調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旨在打破教師一統課堂的專制局面,讓學生最大限度地參與進來,在教學活動中學到知識,張揚個性,發展自我。因此,為了證明自己應用的是協商教學法,在課堂上盡量壓制自己少講話,多讓學生自主發表意見,而學生的認知畢竟是有限的.各抒己見,看似張揚了個性,可是有許多見解卻與所學的基礎知識點相差甚遠,這樣就導致了課堂教學效率低下。其實,作為教師應該是該引的要引,該問的要問,該點的要點,該講的要講,不能光顧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而伯去了自身的主動性。真正意義的協商教學應該是充分發揮教師和學生兩方面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教師習慣于以“教會”來代替學生的“學會”,總是不放心學生以自己的學習方式來學習。原來的課堂教學更多的是向學生傳遞知識,協商學習更多的則是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激勵學生思考,引導學生合作探究,促進學生自我發展。
四、結束語
協商教學可促進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問的互動合作,從而對課堂決策進行不斷調整和完善。中國傳統外語教學模式往往強調教師在課堂上的主導地位,而忽視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作用。其結果便是外語教學效率相對低下,無法滿足學習者的需求。針對該問題,在課堂上引進協商教學是當前外語教學可持續發展的切實有效的途徑之一。協商教學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課堂上的主人翁精神。總之,在教學中引入課堂協商理論可以幫助改變我國現行外語教學模困境!
參考文獻:
[1]方文禮.意義協商與外語焦點式任務型教學[ J ],《外語與外語教學》2005(1):23-27.
[2]劉學慧.課堂環境下的第二語言習得:理論框架與分析單位[ J ],《外語與外語教學》2005(6):25-29.
[3]劉學慧.協商互動與及時輸出:課堂語言及時探微[ J ],《外語與外語教學》,(11):2007,25.
[4]束定芳.大學英語教學大賽與教師發展[J],《外語界》2012(3):34-41.
[5]周龍興.《協商性課程研究》, 江西高校出版社,2009,4-5;8-10;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