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曉群
摘 要:初中數學教學目標明確指出:初中數學教學過程應有助于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突出學生主體的實際活動,使學生的學習成為在教師引導下的再創造過程。所謂優質教學,即高質、高效、高水平、高境界的教學,優質教學必然是有效教學,它堅持三維目標整合的整體發展觀,秉承注重思維過程、生活經驗、開放建構和整體聯系的知識觀,倡導主動性、交往性、創新性和體驗性學習的學習觀,要求教師由傳授者走向引導者和促進者,由擁有知識到擁有智慧。
關鍵詞:初中數學;優質;課堂教學;實踐;探索
引言:
在部分學生的心目中,初中數學的特點是較為枯燥和抽象的,這也是影響學生對數學學習積極性的主要因素,但是數學教學不管從啟發思維還是從應試導向角度來講,對于學生確實非常重要,作為初中數學教師只有切實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努力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創造性地開展教學實踐,才能不斷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一、影響優質數學課堂教學的原因分析
1.1數學教師自身對課堂教學的準備和對學生了解不充分
首先,在初中數學教學實踐中,關乎教師的無非是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兩個重要因素,在這方面主要存在著有的教師不注重備課質量,簡單備課甚至不備課就上臺授課,照本宣科現象嚴重,在一些教學重點、難點上不突出,教學邏輯不夠嚴密,傳達給學生的層次感、邏輯性不夠清晰。另一方面,教師心理方面盲目自信。教師自身固有的心理暗示,也是一種心理寄托,總認為講了做了學生就能聽懂、記住、會做,自己心理就平衡,否則就放心不下。考前拿到題目,看似熟悉的題目,認為學生一定會做,但考試結果還是一塌糊涂。數字的運算、等式的變形、定義、定理理解錯誤。其次,的教學還停留在傳統的填鴨式的方式上,教學方法生硬,語言缺少生動幽默感,學生很難在持續四十五分鐘的課堂時間內始終全神貫注。在這種狀態下,部分基礎好或者是課前復習過的學生會很好掌握,但肯定還存在部分學生處于一知半解的狀態,長此以往會出現數學成績的兩極分化。
2.學生與家長溝通方面也影響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大多父母為了養家糊口,忙于賺錢,往往對孩子的關心也只限于物質方面的給予,精神和心理方面便有所忽略.對于自己的孩子的學習,往往忽視了在學習過程中的關心和幫助,而父母關心的也就是成績這個結果而已。而學生自身方面,初中階段學生正處于人生觀價值觀初步形成期,向成年人過渡過程中常見的自尊心強,好奇心強,自制力不強,叛逆心較重等問題都會不同程度出現,如果教育方式不當,極易出現對數學學習失去興趣,也就無從談起優質的數學課堂教學。
二、優質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方法的實踐與探索
1.努力調動學生初中數學學習的積極性
作為數學教師首先要用好這個“無形的老師”,就是要千方百計的刺激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增強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認同感,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能動性,這是數學教學的前提和基礎。有很多數學成績較差的學生,一般都是覺得數學知識像大道理般抽象難懂,初中知識在生活中一般都很難運用得到,因此,覺得初中數學無用,從而也無法對它產生興趣。老師在教學中應該認識到學生的這種心理,先讓學生了解到數學知識的重要性,然后慢慢從充分備課、把握教學難度、豐富教學方法等方面培養學生的興趣。數學老師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充分進行溝通,積極展開交流,改善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錯誤認知,以自身的親和力增強學生對于學習數學的親近感;二是積極做好課前準備,要準確地把握住課堂教學的難點和重點,并依據此進行課堂時間的科學分配,掌握課堂節奏;要開展啟發式教育,將周邊的人和事物積極與數學現象聯系起來,讓學生感到數學學習不僅可學,而且可用,這種融合往往可以很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三是注重教學氛圍的營造,心理學告訴我們,愉快的氛圍可以增強人的記憶力,充分尊重、相信每一名學生。
2.建立師生良好的關系,努力提升自我數學教學能力
正所謂愛屋及烏,老師讓學生喜歡,相應老師所教授的學科也相應的會被學生所喜歡,從而產生極大的興趣愛好。老師在教學中適時創造機會和條件,讓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并引導他們自主研究學習,讓他們在學習中形成這樣一個積極學習、主動思考的習慣,并且將自己的想法及時地運用到數學知識的學習中去,讓他們養成這樣一種“學習――思考――實踐”的良好學習習慣,必將在以后的學習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尊重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
在數學學習的配合活動上,可以積極開展“數學興趣小組”“數學角”等活動,把部分有特殊興趣的學生集中起來,對一些數學問題展開深層次的研討,達到以少數帶動多數,以點帶面的效果。在這些活動中,要盡可能地將學生納入進來,學生通過自主的操作、實踐、分析、歸納,弄懂弄通一些數學原理和定律,這遠遠比教師采取強灌的措施要好出好多倍,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僅學習了知識,更提高了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水平。
4.創造自己的課堂教學風格
所謂自己的課堂教學風格,就是教師要有自己性格意志和特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虛心學習別人的經驗,掌握教學的藝術和技巧,教育家烏申斯基說:“課堂教學應該有幽默和逗笑話,但不能把課變成講笑話。”在課堂上教師要抓住學生的心理活動。有趣地和引人入勝地進行講述教材始終保持課堂上的愉快氣氛。要敢于打破教師講學生聽的“一言堂”被動局面。要讓學生講話,毫不顧慮的暢所欲言。
結語:
新課改給數學教學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數學教師不斷構建和諧的教學氛圍,不斷注重教學方法的革新,激發數學學習的興趣,將課堂四十五分鐘變成學生學習數學的新天地。在這里不僅僅是完成知識的學習,更重要的鍛煉思維力、分析力、表現力等,這也要求數學教師根據實際積極轉變角色,讓傳授變成促進,讓主導變成教學相長,真正實現數學優質教學。
參考文獻:
[1]黃曉蘭.數學教學離不開生活實際[J].黑龍江教育2002年12期.
[2]李曉萍.中職數學教學現狀及對策研究[J].教師2014年11期.
[3]謝武松.淺談中職數學教學的困境與對策[J].教師2014年14期.
[4]岳晨路.多媒體在數學教學中的作用及應注意的問題[J].甘肅教育2014年13期.
[10]張恒亮.如何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讀書文摘2015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