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科喜
【摘要】閱讀是獲取和理解知識的主要途徑,培養學生英語閱讀能力,可以幫助學生更加輕松的理解英語文章,提高閱讀速度,并且有利于學生形成持續性獲取英語知識的能力。此次研究主要是針對小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展開分析,希望能為教學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 英語閱讀能力 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1-0099-02
前言
英語作為一門國際通用語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加強小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對于學生未來成長和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當提高英語教學的趣味性,調動學生學習熱情,使學生切身體會到英語閱讀學習的快樂,從而幫助學生累積豐富的英語知識,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一、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小學生對英語閱讀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才會積極主動的投入到課堂學習中,發自內心的接受和喜歡英語閱讀,自然而然的提高了閱讀學習能力。在實踐教學中,教師需要注重學生英語詞匯的學習和累積,以往單調枯燥的讀寫學習方法,不利于激發學生認讀識記單詞的積極性;只有讓學生感受到英語詞匯學習和識記的樂趣,學生才會全身心的投入到詞匯學習中。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將游戲、兒歌等形式穿插到詞匯教學中,從而幫助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掌握英語詞匯,為提高閱讀能力奠定基礎。
二、精心設計閱讀教學
在以往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受到應試教育影響,閱讀教學形式比較枯燥、單調,很容易讓學生產生厭煩的情緒。在新課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教師需要對閱讀教學模式進行調整和創新,圍繞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認知規律,合理設計閱讀教學內容和教學環節,切實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教師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展開:首先,可以將英語文章轉變成對話、表演的形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情境表演中,在活躍課堂氛圍、體會到學習快樂的同時,也鍛煉了學生英語閱讀能力,促進學生英語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發展。其次,教師可以選擇一些英語課外閱讀材料,與學生共同閱讀和理解。此種閱讀教學形式,直接可以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同時有利于學生增長見識,擴大詞匯量;然后教師與學生共同改編英語材料,進行情境表演。師生一邊閱讀一邊表演,極大程度的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最后,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相關的圖片,鼓勵學生進行看圖寫話練習,自編故事;或者是選擇難度和詞匯量適中的文章,鼓勵學生閱讀,對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同樣有幫助。
三、培養學生閱讀技巧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可見,相比較傳授學生知識,教給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更加重要。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為了提高學生閱讀能力,教師應當有意識的傳授給學生閱讀技巧,促進學生形成運用英語思維的習慣。教師可以運用圖片輔助或者提供生詞注釋,幫助學生將英語單詞的音、形、意有效結合起來,降低學習理解難度。英語對話練習中,在遇到生僻詞匯時,鼓勵學生結合上下文內容,發揮想象能力,大膽猜測,形成良好的閱讀學習習慣。此外,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滲透中西方文化差異性,在拓展學生視野的同時,也幫助學生形成運用英語思維的習慣。在文章閱讀教學中,教師可提前設計問題,學生帶著問題進行朗讀,以此對文章有初步認識。在探究問題的過程中,充分鍛煉了學生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同時也提高了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四、根據學生的實際特征,選擇合適的英語閱讀刊物
在選擇英語閱讀刊物時,教師需要遵循下面幾個規律:(1)閱讀刊物內容難度適中,符合小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認知需求,不僅不能低于小學生現有的閱讀能力,同時也不能過于超出學生的知識接受能力,盡可能的接近“最近發展區”。(2)考慮到小學生屬于英語學習的特殊群體,年齡較小、生活閱歷有限、很多方面發展不夠完善。尤其是小學低年級學生,對有插圖的小故事更加感興趣。所以,教師要為小學低年級學生,選擇圖文并茂的英語刊物。而對于高年級學生,在選擇英語閱讀刊物時,可以選擇內容更加豐富、情節稍微復雜的閱讀內容,從而促進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有效提高。
總結
總而言之,小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并非是一朝一夕可以取得明顯效果的,還需要教學工作者能夠在實踐教學中,加強教學總結和反思,切實探究出符合小學生學習能力的教學模式,從而激發學生閱讀學習興趣,發自內心的喜歡英語閱讀,不斷提高英語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范香香.淺談小學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J].教育,2015(11):132.
[2]蔡晶.淺談小學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5):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