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建
摘 要:在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高中階段的師生把大部分精力用到了文化課,忽視了體育課對于高中生生長發展的重要作用。因此,高中階段的體育課程往往只是流于形式,教學方式單一,導致課堂效率低下,學生也沒能從中受益,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體育課越來越受到教育部門的重視。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當下高中體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根據問題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以促進高校體育課堂的實現。
關鍵詞:高中體育;高效課堂;途徑
引言
在教育全面發展的今天,德、智、體、美任何一個方面都不容被忽視。體育的根本意義在于授予學生與健康有關的知識、技能,增強學生的體質,培養學生的意志力。所以,體育教學在高中教學當中有著不可或缺的地位。但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體育課程在高中的考試階段是不占任何分值的,這就使得學生和教師忽視了體育教學,把學生的全部精力都放到了文化課程以沖擊高考。這種做法是學校忽視體育教學的表現,學生在缺乏體育鍛煉的情況下,不能有效地緩解自身的學習壓力,反而還會因為缺乏體育鍛煉導致自身的身體素質下降,無法做到勞逸結合,在文化課學習時也沒有辦法投入全部的精力去迎接考試,學習效率也會因此受到影響。高校體育課堂遵循“以人文本”的教學理念,在緩解學生學習壓力的同時,高效的強化了學生的身體素質。因此,高效課堂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實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高中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教學方式落后
目前,很多學校對除體育之外的其他科目進行了教學改革,體育教學改革受到了忽視,所以使得體育科目的教學方式過于傳統。在傳統的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是教學的主體,學生在整個過程中只是被動地、單向地接受教師傳遞給自己的信息,不能與老師進行有效的信息交流。教師的教學手段過于單一,傳統的教學方式過于乏味,不能有效引起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積極性,降低了體育教學的效率。在新課改的要求下,學生應作為學習的主體,教師本應對學生的體育教學起到促進和指導作用,然而這種教學方式的實現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
1.2教學目標不確定
高中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隨意性很強,沒有明確的體育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案,學生的體育課程總是進行簡單的熱身運動,隨后的時間就由其自由支配;亦或有部分教師對學生進行運動技能的教學,教師也無法抓住教學重點,學生也只能盲從,聽到哪里就學到哪里,這些現象導致學生對體育教學無法提起興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是根據自身的教學經驗對學生進行體育教學,忽視了新課改下的新教學要求和教學方針,沒有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指導,導致學生對運動技能的掌握程度不能達到相應標準,學生運動技能不規范極易導致學生的身體健康受到損傷。
1.3學生對體育教學重視程度不夠
高中生在緊張的學習壓力下,通常會把大部分精力放到學習文化知識上,希望可以通過高考的分數改變自己的命運。教師和父母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也持有同樣的觀點,因此全程鼓勵學生有效利用一切的時間去學習文化知識,對孩子的體育教學毫不關心。學生對自己的身體情況了解不足,對體育教學的重視的程度有所欠缺。在關鍵時期學生甚至會放棄體育課程選擇回教室上自習,由于長期缺乏體育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承受能力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甚至還會適得其反地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還有部分學生只是把體育課看做是一場自由活動,上體育課只是來放松心情。這當然也是體育教學的重要作用,但學生在體育教學中更多的目的是掌握一定的運動技能,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從而使學生終身受益,而學生思想上的不重視制約了體育高效課堂的實現。
1 .4體育教學評價方式單一
高中體育教學評價主要以教師的評價為主,這種評價方式過于傳統。隨著體育教學的多元化發展,越來越多的運動技能以及教學模式出現在了體育教學當中,這種落后的評價方式不能對教學成果進行科學、全面的評估,同時也不能完全反映出學生身體素質的優劣以及對運動技能的掌握程度。
2針對上述問題的解決方式
2.1創新體育教學模式
高中體育新課程標準提出:高中體育教學要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培養學生健康的意識和強健的體魄,以學生發展為中心,幫助學生學會正確的體育鍛煉方法和終身體育意識。同時還要進行大膽的創新和改革,積極創建新型的體育教學模式,體現高中體育教學的時代意義。隨著新課改的進行,高中體育教學改革的方向也越來越明確。在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在發揮自身教學經驗的同時,要注重運動知識和運動技能的教學,并在教學過程中開展新的運動項目,進行多元化體育教學,讓學生主動選擇運動項目,從而提高學生對體育教學的積極性。
2.2明確教學目標
在新時期,高中體育教學必須要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設計教學環節和內容,選擇高中生喜愛的教學方式,加強對體育技能的綜合指導和評估。高中體育教學是以身體鍛煉為主要手段,以體育知識、技能和方法為主要教學內容,具有鮮明的實踐性和綜合性的特點,因此高中體育教師要把握體育教學的任務,體現素質教育理念,爭取促進高中生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在日常教學中對于每一個體育動作都應進行詳細的講解和示范,比如學習挺身式跳遠動作的時候,在體操墊上先進行示范,然后讓學生去模仿,這樣就可以有效地鍛煉學生的腹肌和背肌力量,提高身體協調能力,從而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效率。
2.3激發高中生的體育興趣 進行個性化的體育鍛煉
高效的體育課堂需要體育教師發揮主導作用,激發高中生的體育運動興趣,采用多種教學方式,營造愉悅、輕松的高中體育課堂氛圍,創設開放性的課堂教學情境,為不同水平的學生提供不同的體育鍛煉內容,做到體育教學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統籌兼顧。為了鼓勵高中生發揮潛力,形成愛運動的好習慣,對不同層次的高中生設計的鍛煉內容也不同。比如對于體育尖子生,要求他們在掌握體育運動技巧的前提下,充分發揮優勢,學習更多的體育技能和知識,不斷完善自身的體育素養;對于體育后進生,要求他們能夠做到積極配合體育教師工作,培養體育鍛煉興趣,對體育教學內容能做到熟練掌握。
2.4對學生進行及時評價
教師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要尊重學生身體素質以及學習能力的個體差異。在學習過程中,身體條件好、學習能力好的學生可以快速掌握新的學習技能,而這對一些身體素質、學習能力欠佳的學生來說就沒有那么容易了。因此,教師都在教學過程中要尊重客觀情況,把增強體質作為學生的目標,而不是讓學生互相攀比。對于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教師要加以鼓勵,積極評價學生的閃光點,調動學生對于運動的積極性,增強學生運動的自信心從而使其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真正收益。
結束語
總而言之,體育教學中高效課堂的建設離不開教師與學生的共同努力。在高效課堂的建設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教學形式的創新以及教學目標的明確,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正視學生在體育教學中的重要地位,不斷鼓勵學生,促使學生主動進行體育鍛煉。學生也要提起對于體育鍛煉的重視,在緊張的學習過程中做到勞逸結合,從而保證自身在文化課程不受到影響的同時,身體素質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郭曉華. 高中體育高效課堂策略研究[J]. 教育教學論壇,2013(22):77-78.
[2]黃建金. 高中體育教學高效課堂的構建探索[J]. 中國高新區,2017(05):94-95.
[3]孫立東. 高中體育高效課堂策略研究[J]. 當代體育科技,2016,6(26):86+88.
[4]劉強. 高中體育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探究[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12(04):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