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以全面深化教學改革、落實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的背景下,探討大學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很有必要。隨著對大學英語教學認識的不斷提升,核心素養培養得到教育界的普遍認同。大學英語教學活動要順應這一變化,根據學生英語核心素養培養要求,重視英語學科的人文性和育人價值,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
關鍵詞:核心素養;大學英語;育人;人文性
作者簡介:郭敏,湖州師范學院求真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英語教育學。(浙江 湖州 313000)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8)32-0025-02
核心素養本質上是學習技能和培養人格,研究核心素養就是研究培養什么樣的人的問題。當今時代注重多元化人才的培養,不僅要求具備傳統的文化技能,還要具備良好的學習能力,及時更新自身的知識,做到活到老、學到老,適應時代的發展需求,實現技能的更新。隨著各國之間的合作往來日益密切,未來人才不僅要具備扎實的技能,同時還需要具備跨地域、跨文化的交流能力,完成不同文化內涵下的深化合作。以往學生認為英語學習只要獲取相應的資格證書就行了,這是一種錯誤的觀點。英語教育如果脫離育人價值,就不能理解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學生在進入社會之后不能正確理解語言背后的文化內涵,對于學生人文素養的形成十分不利。
一、大學英語學科的育人價值與核心素養內涵
1.大學英語學科的育人價值。學科的育人價值是指學生在掌握本學科知識點以及相關技能之后,形成健全的心智和良好的素養,對事情有正確的判斷處理能力。“核心素養”的內涵不僅包括對知識的學習,還有對事情的處理態度以及正確的人生觀。大學生核心素養就是對人的全面培養,涉及技能和心理多方面,強調讓學生適應時代的發展,構建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核心素養培養不僅要使學生具備相應的技能,滿足時代的發展需求,同時要形成良好的品質,不斷豐富自身內涵,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所以,育人價值對于人文素養的形成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一些高校大學英語教育存在課程設置不合理的情況,過分看重四六級證書,造成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帶有明顯的功利性。隨著時代的發展,英語學習已經不僅僅是簡單的交流工具,而是了解各國文化、培養文化內涵的重要渠道。
2.大學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內涵的表現。(1)基于核心素養的英語思維品質培養。思維品質反映一個人思維的邏輯性、創新性、批判性等,是人的思維個性特征。學習和使用語言均需要借助思維,二者相輔相成。使用母語以外的語言可以有效推動思維發展,充實思維方式。對于學生來說,學習英語是幫助他們嘗試另一種語言思維和認知思維。英語學習的過程與其語言文化密不可分,大學英語教學應兼顧英語學習對通用能力的培養和英語思維體現的學科特色。相較于漢語言思維模式,英語思維模式在許多方面均有所區別。學習英語首先要理解每個英語單詞的內在含義及外在延伸意義,結合所學的句式要求,從不同角度嘗試思考和解決問題。在英語學習期間,學生對于英漢兩種語言的了解和認知程度是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發展的原動力,同時也是學生形成跨文化理解能力的途徑之一,有利于學習者具備面向未來的國際視野。問題是思維的起點,也是促進思維發展的重要條件之一,為此教師要精心設計問題,嘗試在教學內容中引用新型有效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獨立探究的好習慣,以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發展。
(2)基于核心素養的英語文化品格培養。學生文化品格核心素養主要包含三個方面,一是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二是自己所具備的文化立場,三是文化認同感和文化鑒別能力。學習英語是幫助學生拓寬國際視野、實現跨文化交流的途徑之一。英語學習要充分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及社會現象,這離不開大量的英語語篇學習。語言是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文化的表現形式和文化的代表,充分反映了該語言民族的經濟發展水平、歷史文化涵養以及民族地域特征。目前大學英語教學主要局限于國外文化的淺層次滲透,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流于形式。學生要掌握某種語言,離不開大量的互動交際,良好的交際水平是彰顯學生文化品格素養的途徑之一。信息時代,學生可以通過網絡社交媒體與國外學生實現“面對面”交流,增強互動能力。網絡學習不僅僅可以提升學生的文化意識,還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文化與語言二者相輔相成,共同促進。教師需要融合相應的文化知識,并充分挖掘教學內容,進而幫助學生充分了解文化知識,掌握文化精髓,加深對中外優秀文化的理解與認知,提升對文化差異的包容度。
(3)基于核心素養的英語學習能力培養。對大學生來說,最重要的是掌握英語學習能力。這就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僅要掌握學習策略,還要主動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從而實現可持續學習的目標。所謂學習能力,即是合理運用學習技巧、方法的能力,主要包括主動學習、自我提升意識、品質潛能、積極調適四個方面,這對大學生實現終身學習的目標十分重要的。學習能力是基礎,又是核心,在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內涵中,學習能力是有效的“催化劑”。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可以采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該教學模式適用于現代化的教學理念,能夠充分挖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4)基于核心素養的英語語言能力培養。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基本維度包含語言技能、語言知識與語言能力,其中語言能力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核心”。所謂語言能力,即是學生的語言運用表達能力,包含寫、聽、說、讀四種語言技能。從目前的大學英語教學情況來看,知識講解、單純技能訓練和應試技巧訓練明顯偏多。大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的培養離不開網絡輔助設施,如云平臺、微課教學等。在大學英語教學中,信息化教學平臺和網絡軟件起到了很大作用,能培養學生獲取信息、知識的能力,還能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信息素養。大學英語教學不能一味地注重語言專業能力,還要有效促進學生語言職業能力的發展。教學中可根據不同教學對象的需求做好相對應的教學準備工作,根據不同專業需求,增加功能性較強、專業性較強的語言知識,適當進行專業知識拓展延伸,從而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充分發掘學生的學習潛能,實現英語教學與本專業或職業崗位的對接。
二、大學英語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
1.豐富教學內容。英語學習可以開闊學生視野,塑造學生的世界觀,在當今世界一體化的進程中可以有效避免文化差異帶來的沖突,幫助學生形成國際視野。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知識拓展,立足課程知識點并加以豐富,這樣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還可以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觀。教師可以安排學生閱讀課外讀物,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但是要分清主次,課外讀物的學習不能占據學生太多的時間。學生的語言學習和思維認知是相互促進、相互協調的,教師的教學方式也要與時俱進,在模擬情景的過程中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設置富有挑戰性的課題,幫助學生發散思維、提升技能,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引導他們使用所學知識解決可能遇到的困難。
2.優化學習方式。大學英語課程是整合、關聯、發展的課程,涉及層面廣泛、文化內涵豐富、實用性強。在實際教學中要避免陷入為了考試而死記硬背的誤區,在充分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前提下學習記憶,這樣使用時才會游刃有余,面對難題沉著應對。大學英語學習可進行情景模擬,針對實際生活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找出解決的方法,這樣才能真正理解語言。核心素養要求對學生進行全面培養,讓學生可以真實地表達自身的情緒、想法,拓展自己的思維。
3.改進教學方法。教師在英語教學中如僅僅是對孤立的對知識進行講解傳授,就會陷入死板的教學模式中。因此,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語篇理解能力與表達技巧,以話題為主線、以語言為暗線,設計教學環節,讓學生在學習中使用所學的語言進行交流,感受語言的魅力,體會語言結構,深刻理解所學語言的內涵。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情緒,讓學生在學習中展現真實的自己,鍛煉自己的交際能力,這不僅是培養學生的優良品質,也是鞏固學生的技能知識。如在主題意義探究中,對語言的發展歷程進行深度挖掘,掌握語言背后的文化內涵,不僅是對學生品質的重新塑造,也是對學生語言能力的有效鍛煉。另外,教師應該給予學生足夠的幫助和鼓勵,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綜上所述,教育最終的目的是以人為本,培養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優秀人才。大學英語教學不僅僅是簡單的語言學習,更是培養學生品質,讓他們了解世界文化、鍛煉自身技能的重要窗口,是塑造大學生文化素養的重要平臺。大學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培養要求英語教師在授課中與時俱進,學習先進的文化,緊緊圍繞核心素養開展一系列教學活動,實現育人目標。
參考文獻:
[1] 程曉堂,趙思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實質內涵[J].課程.教材.教法,2016,(5).
[2] 駱悠悠,盛紅梅.核心素養視域下英語學習能力培養的策略探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9).
[3] 周紅英.核心素養理念下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探索[J].教育現代化,2017,(32).
[4] 吳偉華.把核心素養融入英語教學之中[J].校園英語.2017,(20).
[5] 陳湘云.核心素養體系下的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探索[J].遼寧科技學院學報,2017,(1).
責任編輯 秦俊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