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
[摘要] 目的 研究“以人為本”理念對內科護理管理的作用。方法 觀察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20例消化內科患者進行不同護理管理效果。結果 管理后,觀察組患者滿意度、醫護人員工作熱情優良率均較對照組強,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以人為本”理念是一種科學有效的護理管理模式,對提高護理滿意度、醫療服務質量安全可行。
[關鍵詞] 內科護理管理;管理效果;“以人為本”理念
[中圖分類號] R47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04(a)-0025-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the effect of people-oriented idea in the nursing management in the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Methods 120 cases of patients in the digestive system department from December 2015 to December 2017 were for different nursing management. Results After management, the satisfactory degree and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work enthusiasm of medical staff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people-oriented idea is a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nursing management model, which is feasible to improve the nursing satisfactory degree and medical service quality.
[Key words] Medical care management; Management effect; People-oriented idea
隨著人們生活壓力的逐漸增大,消化系統疾病頻發次數逐漸增多。鑒于其疾病的突發性,導致醫護人員的工作量龐大,工作壓力的趨使以及患者維權意識的逐漸增強,使得護理質量下降[1-2]。因此,為提高護理質量,需要在護理管理工作中不斷增強“以人文本”理念。該研究選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2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以人為本”理念對內科護理管理的作用,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擬定此研究在該院進行,規定研究時段內收治的120例消化內科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均分對照組60例觀察組60例,其中觀察組與對照組各醫護人員20名。
經年齡統計、病程統計:觀察組患者年齡在40~63歲,平均(42.9±15.2)歲,病程平均(1.32±0.26)年;對照組患者年齡在36~61歲,平均(37.5±14.3)歲,病程平均(1.29±0.14)年。兩組一般情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納入所有消化內科患者,排除有語言、聽力障礙者。
1.2 護理方法
常規護理管理對照組,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實施“以人為本”理念:①護理管理工作的開展要以人為本,在實施某項工作時,要采取民主管理,充分借鑒各工作人員意見,處理好個人目標與整體目標的關系,明確各人的工作任務,讓每位工作人員能夠有責任感與榮譽感,充分調動醫護人員工作積極性與主動性;②為提高工作效率,應科學使用人力資源,了解成員的優缺點,根據其專業水平,鼓勵其從事擅長的工作,加強個人能力培養;③改善工作環境,護士長要正確處理科室內部的人際關系,使全體工作人員能齊頭并進,攻克難關,護士提出的工作要求,應該身體力行,其模范帶頭作用,通過不斷的樹立學習榜樣,建立良好的學習氛圍,保證科室環境和諧;④由于醫護人員工作壓力很大,導致其生活與工作之間的平衡被打破,出現的一系列問題導致其工作效率。質量低下,因此,要在工作與生活中多關心醫護人員,針對其存在的困難以及提出的要求盡可能滿足,保證其消除其它困擾后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3-4]。
1.3 護理評價
觀察實施“以人為本”理念后患者對于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分析醫護人員對于工作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評估工作熱情優良率。
評價標準:①據滿意度調查問卷評分標準劃分,護理滿意度分為3個方面,滿意,非常滿意與不滿意,>90分為非常滿意,80~90為滿意,其余為不滿意;②工作熱情優良情況分為優良差,根據對工作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分為3個方面,>90分為優,80~90為良,其余為差[5-6]。
1.4 統計方法
數據分析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計數資料以[n(%)]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滿意度情況
觀察組有59例對護理工作滿意,滿意度98.33%,與對照組相比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工作熱情優良情況
觀察組與對照組相比,對護理工作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更強,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內科護理管理工作的對人進行管理,管理好人是一切工作的出發點[7]。因此,要將以人為本理念植入管理工作中,讓人能充分發揮主動性與積極性,改善護理質量,提高護理效果。在護理管理中培養護理人員“以人為本”理念,讓其在工作中,根據患者的飲食需要、營養狀況等搭配食材,了解患者的困擾與苦楚并且給予有效的解決方案,積極鼓勵和支持患者,拉近與患者之間的距離,讓患者感受到到溫暖,從而更加主動配合護理治療,提高護理效果。陳祖勇[8]通過研究表明,實施“以人為本”理念的內科消化患者的護理滿意人數多達96%以上,護理質量較好。要想在工作中得到較好的護理目標,需要護士長不斷強調“以人為本”理念重要性,科學用人、民主管理,給予工作人員關心與呵護,才能使其以飽滿的熱情投入至工作中。鄭曉春[9]在研究中指出,給予內科護理管理“以人為本”理念,可提高醫護人員對于工作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且工作熱情優良率達90%。該研究為進一步分析其效果:管理后,兩組共106例患者對護理管理效果滿意,其中觀察組占59例,滿意度98.33%,明顯較對照組高;觀察組醫護人員工作熱情優良率95.00%,遠遠高于對照組75.00%,這與鄭曉春[9]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證明此研究可信度高。
綜上所述,“以人為本”理念應用于內科護理管理科學有效,能提高護理質量,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焦蘭.優質護理在消化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吉林醫藥學院學報,2014(4):274-275.
[2] 宋紅梅.“以人為本”理念在神經內科護理中的應用方法分析[J].東方食療與保健,2017(8):255.
[3] 任麗玲.柔性管理在護理管理中的作用探討[J].中國保健營養,2013(10中旬刊):877.
[4] 王琳磷.以人為本管理方案對心血管內科護理質量的影響[J].當代護士,2017(3中旬刊):169-171.
[5] 梁鳳君.心血管內科護理管理與護理質量要點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5(2):181-182.
[6] 叢曉霞.“以人為本”理念在消化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探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6(3):11-13.
[7] 李蓮花.“以人為本”在神經內科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6(20):230.
[8] 陳祖勇.“以人為本”在神經內科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衛生產業,2015(2):150-151.
[9] 鄭曉春.“以人為本”在神經內科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22):229-230.
(收稿日期:2018-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