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京晶 劉雅靜 張曉玲
[摘要] 目的 研究在小兒內科病房護理管理中采取人性化管理模式的臨床效果與應用價值。方法 統計納入的66例樣本均參考不同管理模式進行分組,樣本來源于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間該院參與診治的內科病房患兒,將采取常規管理患兒作為參照組,將采取人性化管理模式患兒作為實驗組,比較統計實驗組與參照組的組間差異。結果 數據研究顯示,實驗組內科病房患兒家屬對服務態度、查房頻率、技術操作、護士儀表滿意度與參照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實驗組內科病房護理人員自我學習、工作積極性、技術操作度、不良事件發生率與參照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將人性化管理模式應用于小兒內科病房護理管理中作用突出,具有廣泛借鑒的價值。
[關鍵詞] 人性化管理模式;小兒內科病房;護理管理;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04(a)-0089-02
小兒內科病房中患兒存在較為復雜的病情原因,且因患兒年齡較小,十分容易哭鬧,不能積極配合,進而增加護理難度[1]。現報道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間該院參與診治的66例內科病房患兒的管理結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次納入研究的所有樣本數據均為該院參與診治的66例內科病房患兒,參考不同管理模式將患兒隨機分為兩組,將33例納入參照組,女性患兒15例,男性患兒18例,中位年齡(5.21±0.11)歲,護理人員10名,平均年齡(26.21±2.11)歲;將33例納入實驗組,女性患兒16例,男性患兒17例,中位年齡(6.20±0.23)歲,護理人員10名,平均年齡(27.21±2.04)歲。比較驗證兩組內科病房患兒基礎信息,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將常規管理納入參照組,將人性化管理納入到實驗組:①全科培訓,提升操作人員素質。維持良好形象,護理人員需要保持服飾的整潔、儀表的素雅,且面帶笑容、淡妝上崗、熱情主動,護理患兒中保持動作輕柔以及語言文明,促使患兒以及家屬能夠形成良好的印象,此外護理人員需要對文明用語進行規范,如熱情接、細心問、耐心講、主動幫、精心做,促使入院就診患兒以及家屬獲得熱情的接待,細心的關愛。定期組織醫護人員培訓實踐技能以及專業知識,提升醫護人員內在素質[2]。②規范服務內容。醫院實施全程優質服務,自患者入院接待、院中護理、出院指導方面予以正確健康教育,給予患者全程優質的服務,為患者建立溫馨舒適的病房環境。護理中全面遵守“我在患者身旁,患者在我心中”的原則。自患兒進入醫院直至離開醫院,及時與患兒進行交流溝通,對患兒期望以及需求進行了解,給予患兒全方位以及全程的服務[3]。③建設寬松的工作氛圍:為了降低護理人員的工作,醫院定期開展民主生活會,讓護理人員釋放日常工作的矛盾與壓力,同時良好化解矛盾,采取對事不對人、以事論事的原則處理出現差錯的護理人員,懲罰不是主要目的,輔助護理人員尋找差錯原因,及時改正差錯才是主要目的,確保所有護理人員都可以舉一反三,降低不良事件發生的幾率。④健全監督機構,及時有效的反饋;醫院構建監督反饋機構,遵守服務承諾的相關制度,設置意見本或者意見箱,公布監督投訴電話,及時處理反饋的信息,電話回訪出院患兒,提升護理滿意度。⑤考核標準以及激勵機制的建立,在電話隨訪或者護理工作中給予被患兒家屬表揚次數最多的護理人員物質獎勵。同時醫院在公開場合給予護理人員贊美,提升護理人員自信心。定期安排高年資護士外出學習,開拓其視野,增長其見識,不僅具有激勵作用,也能夠有效應用學習的知識[4]。
1.3 觀察指標
統計研究兩組內科病房患兒不良事件發生率(跌倒、燙傷、藥液外滲)、內科病房患兒家屬對服務態度、查房頻率、技術操作、護士儀表滿意度以及護理人員自我學習、工作積極性、技術操作度。
1.4 統計方法
研究涉及的66例內科病房患兒均選取SPSS 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所有臨床數據,兩組內科病房患兒不良事件發生率采取率(%)的形式表示,予以χ2檢驗,兩組內科病房患兒家屬對服務態度、查房頻率、技術操作、護士儀表滿意度以及護理人員自我學習、工作積極性、技術操作度選取均數±標準差(x±s)形式表示,且予以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研究實驗組與參照組患兒不良事件發生率
數據研究顯示,實驗組內科病房患兒不良事件發生率3.03%顯著低于參照組患兒不良事件發生率24.24%(P<0.05)。見表1。
2.2 比較研究實驗組與參照組患兒家屬對護理的滿意度
數據研究顯示,實驗組內科病房患兒家屬對服務態度、查房頻率、技術操作、護士儀表滿意度評分高于參照組(P<0.05)。見表2。
2.3 比較研究實驗組與參照組護理人員自身滿意度
數據研究顯示,實驗組內科病房護理人員自我學習、工作積極性、技術操作度評分優于參照組(P<0.05)。見表3。
3 討論
隨著近年來不斷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越來越嚴格要求各項服務的水平,所以,人們越來越注重高質量醫療服務。基于此需要護理人員建立終身學習的觀念,不斷充實自我,提升綜合素質。個性化管理模式是近年來新形成的管理模式,是以患者作為中心,以人為本的一種服務理念,是將患者疾病康復以及身心需求充分考慮在內的有利于恢復的護理手段[5]。個性化管理模式是依據技能培訓、提升人員素質、健全監督機制、規范護理工作等方式來達到提高護理工作效率與質量的目的。護理人員首先需要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能夠熟練操作。護理人員需要不斷提升護理技能,降低護理中患兒的痛苦以及家屬的擔憂,提升患兒以及家屬的信任程度。護理人員也需要存在一定競爭意識,不斷完善自我,提升工作質量以及效率。此外所有家屬都極為重視孩子,一旦孩子生病,家屬經常發生不良情緒,如緊張、焦慮等,護理人員需要予以高度理解,及時與家屬進行溝通,避免患兒家屬采取暴力方式發泄負面情緒,產生不必要的醫患糾紛。同時醫院需要合理安排護理人員值班時間,避免護理人員過度疲勞,導致日常工作發生失誤。
該次研究顯示,兩組樣本在患兒不良事件發生率、患兒家屬對服務態度、查房頻率、技術操作、護士儀表滿意度以及護理人員自我學習、工作積極性、技術操作度方面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在小兒內科病房護理管理中采取人性化管理模式相比較常規管理更具優勢,可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提升患兒家屬滿意度,對于改善護理質量,降低醫療糾紛發生率具有顯著作用。
[參考文獻]
[1] 楊迎春.探析人性化管理模式應用在小兒內科病房護理管理的有效性[J].中國衛生產業,2015,12(1):143.
[2] 柳紅,何遠娜.人性化管理模式在小兒內科病房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21):243-244.
[3] 曾春霞.人性化管理模式在小兒內科病房護理管理中的作用[J].中國衛生產業,2017,14(1):28-30.
[4] 王曉娟.人性化管理在小兒內科病房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大家健康旬刊,2016,10(9):289-290.
[5] 胡金芝,蔡志琴,李煒.人性化服務在小兒內科病房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6(5):116-117.
(收稿日期:2018-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