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于2016年和2017年分別制定和頒布了《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和《普通高中課程標準》(核心素養版),這兩個文件的頒布標志著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將成為未來教育和課程改革的新趨勢,而學科教學將成為貫徹和實現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之一。本文首先對核心素養和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概念進行界定,闡述學科素養的重要意義。進而提出培養高中生核心素養的策略,即以事實為依據培養學生生命觀念、改變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理性思維、運用教學實驗培養學生探究能力、創設問題情境提高學生社會責任。
【關鍵詞】高中生物;核心素養;生命觀念
一、生物學科核心素養
“核心素養”超越了以往人們對其的認識,不再過度注重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和對技能的學習,而是轉向更加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形成過程。聚焦于學科核心素養,實際上就是核心素養進一步落實的重要途徑,除了要凸顯教育對人的育人價值之外,更重要的是充分體現學科素養的培養。結合學科的特有屬性,該學科的核心素養就是基于生物學學科特色,主要由生命觀念、理性思維、科學探究、社會責任四方面構成。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過程中,學生讀取相關信息的能力將會得到很大的發展和提升,而且伴隨著對問題的深入討論和研究可以實現知識的遷移。所以,對于學科核心素養來說,尤其是生物學科來說,一定要基于生物學的學科特性,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增強自身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高中生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
(一)以事實為依據培養學生的生命觀念
生命觀念是對生命現象的相互關系或特性進行分析,再經過抽象概括,通過學習,學生一定會感受到生命的復雜、神奇、高效、協調等特性,一定會領悟到生命活動和動物世界的博大精深,由此產生尊重生命、珍惜生命、關愛生物的情感。在以往的生物教育教學過程中,大多是重視學生對于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不重視學生們對于生命的內涵的解讀。
例如“細胞生命歷程”內容的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認識到增殖后的細胞會經歷分化、衰老、死亡的過程。通過這些內容的學習,學生將掌握更多的學科知識,所有的生物都由細胞組成,在這一過程中,不僅可以讓學生認識到細胞生命的特點,也可以讓學生進一步熱愛生命、理解生命、尊重生命。
(二)改變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
《現代漢語詞典》對理性思維有兩種解釋:一是屬于判斷、推理等活動,與感性的活動相對;二是從理智上控制行為的能力。理性思維式大多是以事實和依據為基礎,然后綜合借鑒正確的思維方法來了解事物和掌握解決各類問題的思維方式和實踐能力。在新時代教育思想的指引下,我們應該重視學生的理性思維培養,培養的途徑是多元的,例如可以充分運用合作的學習方式,通過良好的師生活動和生生互動,構建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最大程度上使全體學生都參加到課堂教學活動之中,最終實現學生能力的全面提升。
例如在“從雜交育種到基因工程”這一知識點的教學活動中,學生通過全面而深入的學習,可以全面了解轉基因技術的起源、發展情況及未來的發展趨勢。通過合作探究學習方式,學生能了解到如果轉基因技術運用不當,也會給環境造成影響。所以,只有養成了理性思考的能力和習慣,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學生才能夠做到學以致用,更好地運用這種方法解決在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三)運用教學實驗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科學探究是學生運用科學方法對某一自然現象進行觀察、提問、假設、方案設計與實施以及對結果的進行表達和交流的一種綜合能力。在日常教學活動中,通過實驗探究等活動可以幫助學生轉變學習方式,養成主動探究和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最終能用審慎的態度和科學的方法去解決生活中的相關問題。
例如,在探究影響酶活性的條件時,教師進行展示實驗,然后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分別進行不同溫度和不同酸堿度下酶活性的實驗。通過實驗設計使學生掌握自變量、因變量、無關變量等相關概念,培養學生探究能力。
(四)創設問題情境,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
社會責任是指學生基于對生物的認識,參與個人與社會事務的討論,做出理性解釋和判斷,嘗試解決生產生活問題的擔當和能力。因此,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必須要深入挖掘能體現社會責任感的各類教學資源,使學生感受到學科與生活之間的密切聯系,最終,通過生物的學習使學生意識到自己應對社會承擔力所能及的責任。
例如,通過遺傳變異相關知識的學習,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如果近親結婚會出現怎樣的情況,利用具體的家系圖譜計算近親結婚的患病概率,讓學生意識到近親結婚的危害,進而引導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主動向他人宣傳近親不能結婚。另外,通過生態系統的學習,引導思考如果環境被破環會出現怎樣的后果,學生相互之間討論并回答,進而建立起學生愛護自然、保護環境的意識,并積極投身于環保事業中。
總之,落實核心素養新課程理念的途徑,主要在于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也是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措施。因此,本文提出應該以事實為依據培養學生的生命觀念;改變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運用教學實驗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創設問題情境,提高學生社會責任四方面的策略。
參考文獻
[1]陳英水,陳欣.基于核心素養的生物個性化教學思考[J].教育科學論壇,2017(01):24~26.
[2]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M].上海:商務印書館,2005.
作者簡介:劉念(1992.03—),女,研究生,遼寧師范大學,研究方向:課程與教學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