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深入推進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已成為推進高校教育改革的突破口,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承擔著為國家社會培養適應時代需要的學前教育專業創新創業人才的重要使命,必須應時合勢,認識到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必要性。結合國家創新創業教育目標要求,進行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教學方法手段、實踐平臺建設、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的改革,提升學前教育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推動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創業就業,服務國家現代化建設。
【關鍵詞】創新創業教育;學前教育;教育教學改革
當前,世界各國紛紛把發展戰略重心轉移到創新和教育上,并以此培育新的核心競爭力。黨和國家應時合勢,作出了深入推進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重要決策,提出“到2020年建立健全課堂教學、自主學習、結合實踐、指導幫扶、文化引領融為一體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人才培養質量顯著提升,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明顯增強,投身創業實踐的學生顯著增加。”作為高等學校,應主動作為,適應新形勢新要求,扎實推進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對于處在雙創背景下的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來講,要認識到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必要性,要積極進行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和方式方法、創新創業實踐等方面的教育教學改革,培養出適應時代需要的學前教育專業創新創業人才。
一、創新創業背景下高職學前教育專業教育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一)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教育教學改革應承擔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歷史使命
創新創業教育是深入開展高等院校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徑,創新創業教育的質量從很大程度上體現著高等院校的辦學水平,高校教育教學評估指標體系中創新創業教育已經成為重要的評價考核點。高校要為國家和社會培養有理想、敢挑戰、肯實干的具有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的各類型人才。人生百年,立于幼學,學前教育承擔著培養未來高素質社會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因此,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也責無旁貸,要為國家社會培養適應時代需要的學前教育專業創新創業人才。
(二)創新創業教育關系到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就業發展
就業是民生之首,而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是就業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做好高校畢業生創業就業工作,首要的就是深入推進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切實培養創新創業的意識,提高畢業生創新創業能力,激發創新創業的動力,讓他們在創業就業時擁有更強的活力和競爭力。學生能夠更高質量地創業就業,以創業帶創新,能夠充分發揮創新創業對就業的倍增效應和帶動作用,使高等教育對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因為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未能充分迎合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學前專業教育人才培養機制調整沒有緊跟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步伐,因此,當前社會上就出現了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就業難如愿”與“幼兒園用人難”這一奇怪現象,其根本原因在于高校學前教育人才供給結構沒能很好的適應學前教育市場需求。因此,要推動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更高質量創業就業,迫切需要全面深化高職院校學前專業創新創業教育教學改革。
(三)高職院校前教育專業創新創業教育方面的問題亟待解決
自2010年教育部出臺《關于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以來,各高校開始逐步推進創新創業教育,一些高校非常重視該項工作,也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創新創業教育相對滯后,效果欠佳,存在諸多問題。
首先是觀念滯后。但多數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只是將開設《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等同于進行創新創業教育;在觀念上認為創新創業教育適用于理工類、經管類等專業;學前教育類專業學生將來就是應聘幼兒園老師,不用自主創業,創新創業教育并無多大的必要性;或者認為學前教育類專業創新創業教育沒有開展條件無從下手。這些認識誤區導致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創新創業教育缺乏實質性進展。
其次是軟硬條件薄弱。創新創業教育離不開專業的師資隊伍和專業的資源平臺,因為觀念認識上不到位,也直接導致學校在創新創業教育的師資配備上,多是指派思政教師或營銷專業的教師來承擔,這些教師也缺乏專業的培訓和創新創業實踐經驗。部分學校以外聘企業人員的形式到學校開展講座或培訓,但教授內容零散,缺乏實用性、長期規劃和實踐跟蹤指導,導致創新創業教育流于形式、效果不佳。在創新創業教育校內資源條件上政策資金投入不足,未與行業企業建立合作融合機制,缺乏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平臺,使創新創業學習局限于理論。
二、創新創業背景下高職學前教育專業教育教學改革的策略
(一)扭轉觀念樹立先進的創新創業教育理念
高職院校管理者和授課教師要扭轉觀念,要認識到,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不是部分學生、少數教師參與的小范圍改革,也不是應對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高校畢業生就業難的權宜之計。創新創業,是國家發展之根,是民族振興之魂,創新創業教育已成為深化高職院校教育綜合改革的新的突破口。今天的中國,已進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作為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管理者和授課教師,不能思想落后置身之外,要找準本專業改革發展定位,切實增強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全面提高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努力造就學前教育專業領域創新的生力軍。
(二)構建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創新創業教育人才培養體系
高職院校要結合國家創新創業教育目標要求,根據當前幼兒園和各類早教機構對高素質應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結合行業專家指導意見,以激發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創新活力、挖掘創新潛能、提高創新創業能力作為改革的主要目標,修訂人才培養方案,構建“教學———實踐———就業”一體化人才培養體系。做到“以產學結合為主線,以特色辦學為目標,以服務社會為宗旨”,堅持“校企合作育人”、“全程實踐”特色,突出“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目標,細化創新創業素質能力要求,實施“訂單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培養綜合素質高、專業基礎扎實、創新精神突出、實踐能力過硬、既能勝任幼兒園的保教工作和教學工作、又能結合幼兒園實際從事教學研究工作或管理工作的技術技能人才,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高素質學前教育人才的需要。
(三)把創新創業教育內容融入學前教育專業課程體系
在廣泛的企業人才需求調研基礎上,分析學前教育專業的主要崗位及對應的崗位能力,確定相應的核心課程,各類課程包括通識課、專業課與創新創業教育有機融合,挖掘和充實各類課程的創新創業教育資源。
首先,開發設置創新創業教育理論課程,積累創新創業知識。除了學校開設的創新創業教育公修課程,學前教育專業可根據自身專業特點和當前社會需求,開發設置一些創新創業教育理論課程,比如,《早教機構組織管理》《教具玩具制作》《創意美工》《親子教育課程》《幼兒園創意課程開發》《幼小銜接課程》《育嬰師培訓教程》《孕嬰保健指導教程》等,這些課程可為學生進行創業規劃實踐提供理論借鑒和支持。
其次,設置創業實踐課程,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比如,早期教育專業在見習實習環節,安排學生觀摩了解各類早教機構管理機制和運營方式后,可依托本校的生產性實訓基地———早教實訓中心,學生分組組成創業小團隊,針對某一早教項目,各自進行市場調研,制定工作計劃,分工合作,嘗試開展社會公益服務或模擬經營活動。讓學生通過完成實踐任務,既有助于她們掌握早教機構的管理運營知識,同時可以把所學的早期教育的專業知識學以致用。
(四)改革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
要將創新創業教育落到實處,關鍵還得靠課堂教學改革來實現。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傳統的單一講授、單向灌輸、教師中心教學模式已不能承載關鍵創新創業教育的任務,要基于對學生心理特點、知識基礎、發展需求的研究,以創新創業教育導向來選擇適宜的方法手段。
首先,要運用多樣化信息手段。除了常規的多媒體手段的使用使教學任務具體形象化,還要在課堂教學中推廣使用微信、藍墨云班課、愛課程、大學MOOC等多種信息化教學手段,這些信息化手段的運用將教學擴展到不受時間地點限制的課前、課后線上學習,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自我管理的主動性。在線互動學習方式符合學生學習興趣,利于進行遠程個性化指導差別化教育。比如,運用藍墨云班課進行課堂管理,開展小組討論、頭腦風暴活動、投票問卷等在線活動,有利于吸引學生全面參與活動,進行個性化學習,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批判性和創造性思維,使評價方式多樣化、評價關注面大效率高。
其次,要立足學前教育崗位核心技能,采用情景教學法著力培養學生教學技能。教師根據學前教育崗位核心技能設定教學目標,模擬幼兒園教育場景,設計實踐項目“任務”,以完成具體的學習“任務”為引領,引導學生以團隊合作或獨立探究方式創造性解決學習任務,然后進行具體的實踐體驗,實現做中教、做中學,“教學做一體化”。而且,通過每項學習任務后的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導師評價,提高學生反思實踐能力,促進專業發展。以項目任務為引領的情景教學法,讓學生人人都有任務,促使學生學思結合、主動學習、學以致用,避免消極怠學、理論實踐相脫節。
最后,要改革考核評價內容和方式。要破除“重結果輕過程、重成績輕能力”積弊,以考查學生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出發點來設計考核內容和方式,探索非卷面考試。比如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實踐這門課程,對學生的學習評價采用過程性評價和結果性評價相結合方式,評價以促進學生學習自主性和主動性、個性化差別化發展為原則,以提高學生方案設計與教學組織能力為核心目標,要求學生在平時完成講故事、課堂記錄、設計方案、課堂試教、幼兒園試講等實踐任務,并把這些任務完成情況量化打分計入考核成績,期末考試以現場設計方案、說課展示方式進行。
(五)搭建創新創業實踐平臺
創新創業教育離不開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和實踐平臺。首先,要進行整體統籌規劃,制定學前教育專業創新創業實踐教學大綱和各門專業課程的創新創業實踐教學大綱,形成全程貫通的創新創業實踐教學體系。其次,高職院校學前專業要創建舞蹈室、鋼琴房、美工室、仿真活動室等實訓室,滿足學生校內實踐需要;與各類幼兒園、早教中心、親子活動中心合作成立學前教育專業實訓基地,滿足學生校外實踐訓練需要;建立親子教育、早期教育等創業實訓中心,滿足學生進行創新創業實踐鍛煉。最后,舉辦校內創新創業設計大賽,設立創新創業專項獎學金,組織學生參加省級和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成立創新創業社團,支持鼓勵學生創新創業,提供展示空間和機會。
(六)培養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
要做好學前教育專業創新創業教育,就要培養一支高素質的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首先,高職院校應培養學前教育專業創新創業教育專職教師,讓專職教師定期到幼兒園或早教機構掛職鍛煉,帶領學生進行創新創業。其次,全體任課教師也要通過創新創業教育培訓提高創新創業教育的意識和能力,能夠把創新創業教育真正融入到教育教學中去。最后,聘請一線教師、園長、早教機構管理者、創業成功者講授創新創業課程或擔任創業實踐導師。形成一支高素質的結構合理的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
參考文獻
[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Z].國辦發[2015]36號文件,2015.
作者簡介:趙杰紅(1975—),女,河南鄧州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學前教育專業教育教學教學改革、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