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要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不斷提高黨的執(zhí)政能力和領導水平。本文在分析新余市嚴格落實黨員教育工作責任的實踐基礎上,找準黨員教育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及原因;并就進一步嚴格落實黨員教育工作責任、加強黨員教育培訓工作進行了思考。
【關鍵詞】黨員教育;工作責任;實踐與探索
一、新余市嚴格落實黨員教育工作責任的實踐
第一,抓機制建設,落實責任主體,構建黨委統(tǒng)一領導,組織部門牽頭,宣傳、黨校、教育等單位具體實施多輪驅動的黨員教育工作機制。一是建立健全主要負責人的工作機制。二是建立健全組織部門總抓、關聯(lián)部門齊抓的工作機制。三是建立健全日常抓、年度考核的工作機制。第二,抓規(guī)劃指導,落實組織責任,構建以黨校課堂為基礎,農家課堂、遠程課堂、示范課堂等多種形式為補充全覆蓋的黨員教育網絡,形成了黨員“時時開展學習、處處接受教育”的教育環(huán)境。第三,抓重點培訓,落實具體實施責任,構建機關、農村、街道社區(qū)、企業(yè)、社會組織等領域全員培訓的黨員教育格局,以點帶面,實現(xiàn)全市黨員全員培訓。第四,抓經費保障,落實投入責任,構建以財政預算為主,黨費留存、社會捐贈等為輔的多層面投入的黨員教育經費保障機制。
二、嚴格落實黨員教育工作責任中存在的薄弱環(huán)節(jié)
首先,部分黨員參與教育培訓的熱情還不夠高。部分黨員參加教育培訓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高,缺乏動力和熱情。主要原因是教育培訓觀念、內容和方式等滯后,注重教育培訓數(shù)量,忽視培訓質量。雖然大多數(shù)基層黨組織在教育培訓內容和方法上進行了一些探索和創(chuàng)新,但是就培訓抓培訓,形式比較單一,培訓內容針對性不強,理論學習與業(yè)務工作結合不緊,缺乏吸引力。其次,黨員教育培訓工作還不夠均衡。黨員教育培訓工作“兩多兩少”現(xiàn)象比較突出,即機關、國有企業(yè)、學校、事業(yè)單位等領域黨員教育培訓較多;而農村、社區(qū)、非公有制企業(yè)和社會組織、流動黨員等領域黨員教育培訓較少;基層黨組織負責人或黨務工作者集中培訓較多,普通黨員集中培訓較少。主要原因是農村、社區(qū)、非公有制企業(yè)和社會組織、流動黨員等領域黨建工作經費相對較少,集中開展培訓的難度較大。
三、嚴格落實黨員教育工作責任的幾點探索
(1)以貫徹落實《2014—2018年全國黨員教育培訓工作規(guī)劃》為抓手,進一步落實工作責任。將黨員教育培訓工作納入各級黨委(黨組)黨建工作責任制,作為黨建工作述職、評議、考核的重要內容,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全市黨員教育工作進入了制度化、規(guī)范化的軌道,為推動全市經濟持續(xù)快速發(fā)展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證。
(2)以健全黨員教育培訓網絡體系為目標,進一步開發(fā)整合教育資源。著力加強基地建設,進一步發(fā)揮黨校在黨員教育培訓中的主渠道、主陣地作用;著力發(fā)揮農村和社區(qū)組織活動場所、黨員服務中心、文化服務中心、遠程教育和電化教育站點等陣地作用;充分利用各類院校、培訓機構和科技示范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警示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等開展教育培訓。結合自身實際編寫制作符合實際、簡明通俗、好學管用的地方特色教材。建立開放式黨員教育培訓師資庫,選聘黨校和大中專院校教師、領導干部、專家學者、基層黨組織書記、先進模范人物、科技人才、農村致富帶頭人等擔任專兼職教師。發(fā)揮老黨員、老干部、老教師、老專家、老模范和企業(yè)家、土專家、創(chuàng)業(yè)能手的作用。
(3)以保障全市黨員接受高質量的教育培訓為標準,進一步健全經費保障機制。將黨員教育培訓經費列入各級財政預算,市、縣(區(qū))兩級財政分別按每名黨員每年不低于4元、6元的標準,統(tǒng)籌安排黨員教育培訓經費;機關事業(yè)單位、學校、科研院所按照每名黨員不低于10元的標準列入本單位年度經費預算;國有企業(yè)按照每名黨員不低于10元的標準列入本單位年度職工教育經費預算。非公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參照這個標準,通過稅前列支、黨費撥返、捐助等途徑,多渠道保障黨員教育經費。將各級黨委留存的黨費主要用于黨員教育培訓。
(4)以確保黨員真學真懂入腦入心為尺度,進一步健全教育工作制度。一是建立并落實黨員教育培訓學時制度,確保黨員每年集中學習培訓時間不少于32學時,基層黨組織書記和班子成員每年集中學習培訓時間不少于56學時,至少參加1次集中培訓。二是建立黨員教育培訓檔案制度。如實記錄黨員教育培訓的實施主體、培訓時間、內容、學員考核結果等黨員教育培訓情況及效果。實行黨員教育培訓檔案日記、季報制度,并加強督促檢查,定期進行通報。三是建立黨員教育培訓獎懲激勵機制。把黨員教育培訓情況作為黨員年審、評先評優(yōu)的重要依據(jù),重點抓好村黨組織書記、新黨員、大學生“村官”黨員、農民工黨員、黨務干部培訓等為重點的“五大培訓工程”,相繼開展“雙聯(lián)雙帶”“引鳳還巢”等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全面提升廣大黨員的整體素質,激發(fā)基層黨組織創(chuàng)先進、共產黨員爭先進的動力,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參考文獻
[1]中國共產黨黨和國家機關基層組織工作條例[EB/OL]. 2010-06-04:http://hrss.jl.gov.cn/dwgz/jgdj/zdwj/201708/t20170828_3433777.html.
[2]中共中央宣傳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十講[M].北京:學習出版社,2018.
作者簡介:丁銀蓮(1972.07—),女,漢族,江西樟樹人,碩士,江西新余學院,副教授,新余學院紀委,研究方向:廉潔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