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17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指出:“在新時期,國家發展需要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治理和美麗宜居鄉村建設”,黨的十九大也提到建設生態文明時應堅持人和自然和諧發展的原則。本文根據建設美麗鄉村存在的問題,闡述了基于生態文明理念的新時代建設美麗鄉村的途徑,以供參考。
關鍵詞:生態文明理念;美麗鄉村;建設途徑
一、生態文明和建設美麗鄉村的關系
生態文明建設是美麗鄉村建設的基礎,在美麗鄉村的建設中的主線和基調都是生態,背景則是生態技術。美麗鄉村建設作為組成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部分,在農村地區是生態文明理念和行動的重要體現,以期使人和自然實現可持續發展。建設美麗鄉村實際上是建設具有生態文明的鄉村。建設美麗鄉村和生態文明都應該以生態倫理觀念和價值取向為基礎,利用農村發達的生態經濟,通過制定完善的激勵約束機制,使生態環境質量得到改善,為生態安全提供良好的保障。
二、建設美麗鄉村存在的問題
1.鄉村建設缺乏合理的規劃
隨著近些年城鎮化和現代化的飛速發展,鄉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這其中統一規劃鄉村的建設非常重要。但是根據實際發展情況分析,有的鄉村對規劃問題不夠重視,主要表現在:對美麗鄉村缺乏科學的規劃設計,只是對某些模式的照搬照抄,千篇一律的鄉村建設中,在開發景觀和布置空間時也凸顯不出地方特色;相關政策并沒有對鄉鎮工業的發展提供較多的支持。鄉鎮工業發展得不到政策支持,沒有把環境保護法具體落實到位,在環境保護工作中鄉村工業的發展對其起到一定的阻礙作用。
2.傳統鄉村生產生活方式相對落后
當前許多農村建設中仍然采取租放的管理模式,對建設美麗鄉村造成不利影響,主要表現為:農民色生活方式欠合理,農民具有較差的生態自覺性,難以養成文明的生態意識;快速發展的農業生產使農業受污染程度加劇,導致無法有效的保障農產品的質量。
3.鄉村建設沒有形成長效激勵機制
我國當前對于鄉村生態文化的建設仍處于起步階段,生態文化理念不能深入人心。建設美麗鄉村的過程中缺乏健全完善的組織力量和制度體系。首先,建設美麗鄉村的行為缺乏強烈的生態文化意識的支持,農民在農業生產中對短期的經濟效益過分重視,卻對長期的生態效益比較忽略;另外,農民在美麗鄉村的建設中,缺乏有效合理的宣傳和保護生態文化,在對生態旅游資源開發的過程中對原有的資源缺乏保護意識,導致自然生態資源在無形中遭到破壞。
三、.基于生態文明理念的新時代建設美麗鄉村的途徑
1.大力宣傳環境保護,提升建設生態鄉村的自覺性
為了在建設美麗鄉村的過程中有效的融入生態意識,相關人員應該重視對環境保護加大宣傳的力度,并根據社會主體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宣傳教育的策略,努力營造出“環境人人愛護”的建設美麗鄉村的良好氛圍。在宣傳環境保護的過程中應該努力發揮鄉鎮領導干部的作用,通過開展形勢報告、知識講座等活動具體落實環境保護工作,同時培養起村民自覺保護環境的意識。另外,鄉鎮企業作為主要的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的力量,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作用不可忽視,所以,鄉鎮企業應該認識到實現工農業可持續發展過程中環境保護扮演的重要角色,嚴格遵守企業環境法規,起到模范帶頭作用。
2.努力使鄉村旅游實現生態化發展
從精神層面對游客合理的宣傳保護環境的意識。開展鄉村旅游時應以“環境保護”為主題,并根據游客的滿意程度把人們的鄉愁情有效的結合起來,使生態文明建設和鄉村旅游完美的融為一體;從制度方面為生態化的鄉村旅游提供科學的支持。建設生態文明和人們生產生活方式、價值觀念、思維方式等有直接關系;為鄉村旅游的發展提供資源、設施設備等物質層面的支持。首先應該合理的建設生態旅游景觀。美麗鄉村想要發展生態旅游需要對各種景觀資源進行合理的配置和優化,為當地自然景觀和生態環境保持平衡提供有效的保障,促進人和自然實現和諧發展;其次應該保持基礎設施配備齊全。美麗鄉村旅游和建設生態文明設施的有效融合具體表現在科學的規劃交通、準備綠色的餐飲食材及創造優美的環境等。
3.根據“節能減排”的原則發展鄉村農業
鄉村農業的發展想要達到“節能減排”的要求,需要相關人員針對發展中的環境惡化問題,對兩型農業加大建設和推廣的力度,在農業生產中為了降低對環境的污染,應盡可能減少化肥的使用量,對農業轉型的發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分類管理生活垃圾;另外,還應該盡快使農村農業和工業的發展完成轉型,通過政府部門的掌控有效的控制工廠的廢棄污染物,并嚴格的按照相關標準排放工廠“三廢”。
4.對國土資源進行合理的開發
為了合理的開發和應用土地資源,促進農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相關人員應該合理統籌的規劃國土資源,并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完整、科學的應用國土資源的計劃,以充足的土地資源為農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支持。另外,在應用土地的過程中還應該增加農民保護生態的意識,指引其以發展的眼光,使個人利益得到發展的同時加強保護環境的行動。
總之,生態文明是建設美麗鄉村的基礎,建設和諧美麗鄉村也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體現,所以相關人員在發展鄉村工業、農業、旅游業的過程中應該對當前社會生態危機進行深刻的認識和反思,獲得經濟利益的同時對生態環境加強保護,促進美麗鄉村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曉慶、鄭逸芳.基于生態理念的福建省美麗鄉村建設路徑探討[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1(01):12-16
[2]張啟志.基于生態文明理念的美麗鄉村建設[J].農業工程,2017,7(06):67-68
[3]彭明.以生態文明理念推進美麗鄉村建設[J].低碳世界,2016(9):21-22
作者簡介:
黃芳(1978--)女,漢族,浙江臺州人,大專,設計師,中級職稱,研究方向:新舊建筑施工工藝的對比與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