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琳
[摘 要]高校輔導員在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隨著時代的發展,輔導員的工作也出現了一些變化,在面對繁雜的學生日常工作之外,還要承受來自科研、教學、家庭等方面的巨大壓力,高校輔導員職業壓力與日俱增,過高的工作壓力會影響輔導員工作狀態。基于此,本文擬通過對新鄉市新鄉醫學院三全學院、河南師范大學、河南經濟貿易技師學院三所高校進行實證調查,對高校輔導員工作壓力的現狀進行調查。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職業壓力;應對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5.1 [文獻標識碼]A
1 高校輔導員職業壓力現狀
本研究采用文獻研究法、問卷調查法進行研究。本研究選擇新鄉市三所高校:河南師范大學、新鄉醫學院三全學院、河南經濟貿易技師學院,釆用隨機抽樣的方式,共有72名輔導員作為研究對象。共發放72份問卷,回收問卷69份,有效問卷67份。樣本包括男輔導員30名,女輔導員37名,年齡集中在29歲以下。調查結論如下:
在“日常工作中,您感覺壓力很大時,一般如何處理”這一問題中,有21人表示可以正面分析,并采取一定措施,有9人表示會鉆牛角尖,無法排解壓力;在“作為一名輔導員,您總體感覺是否有壓力”這一問題中,有38人表示壓力比較大,而僅有1人表示毫無壓力;在“每天花在工作上的時間”這一問題中,有8人表示每天的工作時間小于8小時,有26人表示每天的工作時間為8-10小時,有25人表示每天的工作時間為11-12小時,有8人表示每天的工作時間均在12小時以上。
2 高校輔導員職業壓力產生的原因
2.1 職責不明,角色定位不清
經筆者調查,只要與學生有關的事宜,高校相關部門都會將之歸納為輔導員工作。如學校的教務處、財務處、團委等部門都可以向輔導員傳達任務。這樣一來,輔導員的工作除了處理日常事務之外,還需要在工作之余,處理其他部門安排的工作。如此繁重的工作,如此多元的身份往往會使輔導員感到無所適從、疲于應付,工作壓力隨之增大。
2.2 數量配備不足,工作量大,心理負擔大
隨著大學生數量的不斷增多,高校往往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增加教學一線人員,而忽視了輔導員數量配備問題。如此一來,導致高校輔導員所帶學生人數越來越多,從剛開始的幾十人,到擴招后的幾百人。筆者在調查中也發現,很多高校輔導員和學生的比例在1:300-500之間,師生比例嚴重失調。
此外,輔導員日常工作涉及學生的心理輔導、安全教育、獎助學金三金評定、日常管理等,因為學生數量多,因此,輔導員深感工作量太大。
2.3 工作對象的不穩定性,知識儲備不足
高校輔導員的工作對象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大學生。一方面,他們的年齡往往處于成長邊界或已成年,且獨生子女比例很大,他們的思想觀念呈現出這個年齡階段顯著的特點和普遍問題。另一方面,當代大學生渴望全面培養自身的綜合素質,他們迫切想要從輔導員那里得到人生的指導和幫助。因此,擁有一位知識淵博、涉獵廣泛的“圣者”是他們的追求。另外,他們又想任性地擁有一位多才多藝,能時刻與他們打成一片的“偶像”。但現實中,輔導員多為畢業不久的年輕人,很難滿足學生的這一要求。如此,必然增加了工作壓力。
2.4 高校內部管理和改革帶來的壓力
輔導員的“全才化”趨勢成為輔導員高職業壓力的重要原因。此處所說的“全才化”是指,輔導員參與與學生相關的各項工作。如,教學課堂,任課教師本應處于主導地位,但是很多任課教師會理所應當認為他們的任務是向學生傳遞知識,而對學生進行思政教育是輔導員的工作。因此,當任課教師上課課堂紀律不好,或是課堂出現任何問題時,任課教師第一反應就是聯系輔導員。如此的教學方式不僅僅弱化了任課教師的教書育人的作用,同樣也給輔導員工作帶來了很大的不便。輔導員身心疲憊,面臨的壓力與日俱增。
3 高校輔導員職業壓力的應對策略
3.1 明確崗位職責
明確高校輔導員的崗位職責,避免在工作中出現輔導員角色模糊與分工不明確的現象。一方面,要深刻認識到輔導員的真正定位是學生日常思政教育的組織者和實施者。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專、兼職輔導員相結合的方式,共同完成紛繁復雜的學生工作。這種管理模式下,專職輔導員可以將復雜的學生工作,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黨建工作、團建工作、心理、就業進行整理分類,而兼職輔導員可以協助專職輔導員完成學生的管理及服務工作。
3.2 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進行專業化崗位培訓
基于部分輔導員處理與解決職業壓力不當等問題,高校可以結合自身發展實際,從以下方面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1.高入口選聘輔導員。在高校輔導員的選聘過程中,高校應結合自身發展實際,選擇符合本校發展方向的高素質人才。2.合理設置輔導員。輔導員的配備要均衡,可以在輔導員能接受的范圍內。學生工作繁瑣,若輔導員分配學生數量過多,或分配不均衡,很容易使輔導員在未來的工作中無法很好地完成工作。3.加強對輔導員的崗前及在職培訓。
3.3 加大宣傳力度,提升輔導員的職業聲望
調查發現,輔導員作為高校的工作人員,他們的社會威望顯然沒有專職教師高,很多人認為輔導員工作是“保姆式”工作,是大多數人都可以勝任的一項工作,如此,導致輔導員的社會威望比較低。高校應加大宣傳力度,提高輔導員的職業聲望。對于學校的先進輔導員、優秀輔導員,學校要大力宣傳。
3.4 合理分流,多樣發展
目前困擾輔導員及很多高校的問題是,很多輔導員在輔導員工作崗位上工作了很長時間,可是因為各種原因,輔導員并沒有得到比較合理的安排。這樣長期處于輔導員崗位,勢必會影響輔導員的工作積極性和工作熱情。因此,高校應積極創設條件,為輔導員的未來發展搭建更好的發展平臺,切實解決輔導員的困擾和后顧之憂。1.凡是在輔導員崗位聘用期滿,表現稱職的人員,學校應根據自身發展實際,對輔導員進行合理分流:作為其他行政部門干部培養和選拔的重要來源;而對于想一直在輔導員崗位工作的人員,學校應采取各種措施將老輔導員與新輔導員進行區分。2.高校可根據輔導員的任職年限及實際工作表現,確定相應級別的行政待遇,給予相應的傾斜政策。通過這些方式激發輔導員的工作積極性和工作熱情,從而既減輕了輔導員的工作壓力,又調動了他們的工作熱情。
3.5 輔導員調整自我工作狀態
輔導員的工作對象為不斷變化的大學生,這就決定了學習知識將貫穿于輔導員的整個職業生涯中。
一方面,輔導員應不斷學習教育學、心理學知識,用理論武裝自己的頭腦,使自己了解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年齡特征,從而在遇到問題后可以更好地解決。另一方面,要積極參與各種輔導員培訓。每次培訓都是學校精心組織的活動,邀請的也多為在輔導員崗位極其有經驗且做出一定貢獻的專家學者,因此,為了使自己縮小和他們的距離,更好地適應輔導員工作,應高度重視輔導員的各種培訓。用這種方式,積累自己的專業知識、增強自信、提高工作效率。
[參考文獻]
[1] 石林主編.職業壓力與應對[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
[2] 傅維利,劉磊.論教育改革中的教師壓力[J].中國教育學刊,2004(03).
[3] 黃瓊,龍立榮.高職教師職業壓力和職業倦怠現狀及其關系研究[J].教學管理,2008(09).
[4] 沈曄.高校輔導員工作壓力疏導及其職業成長[J].思想理論教育,2014(04).
[5] 周源源.輔導員工作壓力的調査分析[J].高校輔導員學刊,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