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廣榮
【摘要】現(xiàn)代社會,寫作能力無疑是一項很重要的能力。它是一種與人交流,在傾訴中宣泄情感、陶冶性情、平靜心靈的方式;是一種活躍思維、提高語言組織能力的途徑;是提高思想深度、提升自己的捷徑;更能讓人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所以,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寫作能力,是教師、家長義不容辭的責任。
【關(guān)鍵詞】寫作能力;培養(yǎng);小學語文;家長;老師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如今害怕寫作的孩子越來越多,不同孩子的寫作水平也都參差不齊,寫得好的孩子只要明白了老師的意圖,就能洋洋灑灑地寫下去,而水平低一點兒的孩子寫作就像擠牙膏一樣艱難。家長和老師也都在發(fā)愁,但是在責怪孩子的同時,有多少人能從教育者身上尋找問題呢?事實證明,如果家長能從孩子剛?cè)雽W就開始注意培養(yǎng)孩子寫作能力的話,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就會發(fā)現(xiàn)寫作并不難,甚至還是一件有趣的事。下面筆者根據(jù)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談一談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的寫作能力。
一、培養(yǎng)閱讀興趣,積累寫作素材
“問渠那得清如水?為有源頭活水來。”要培養(yǎng)孩子的寫作興趣就要從閱讀開始。在兒童的早期教育中,家長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習慣,而不是追求那種立竿見影的成績,把孩子送去各種各樣的補習班、興趣班,期待孩子每次考試都能拿到好成績。但有的家長只知道一味地給孩子買書,叫孩子看書,而不注意培養(yǎng)孩子對閱讀的興趣,一味地給孩子買一些作文選之類的毫無樂趣可言的書,這樣不僅不會提高孩子閱讀的興趣,更會讓孩子對閱讀感到厭煩,導致寫作的時候無話可說。家長應該了解孩子的興趣所在,帶領(lǐng)孩子閱讀與之相關(guān)的書,培養(yǎng)孩子對閱讀的興趣,為寫作積累素材。
二、走進生活實踐,挖掘?qū)懽魉夭?/p>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要想寫好作文,僅僅是多讀書還不夠,更要靠孩子在生活中多觀察、多實踐、多思考,才能寫出具有真情實感的文章來。大自然是最好的寫作素材,所以家長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要多帶孩子到外面走一走、看一看。節(jié)假日,約上三兩個玩伴,出去看看可愛的動物,賞賞多彩的植物,放放自制的風箏;到野外爬爬山,戲戲水,挖挖野菜,回來再自己動手包包餃子……帶著孩子們走出去,并適時地指導他們多觀察:小猴子什么樣子的?可愛嗎?哪里可愛了?花美嗎?顏色?味道?形狀?像什么?讓他們及時談談自己的感受:今天玩得快樂嗎?怎么樣形容你現(xiàn)在的心情呢?等等。這樣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及時地寫下來,而不是閉門造車,孩子自然會有話可說。長期堅持下來,作文水平必然會有所提高!
三、觀察生活實際,寫出真實感受
現(xiàn)在很多孩子一看到寫老師的作文就是寫生病了,老師幫“我”補習功課;一寫媽媽的作文,就是“我”生病,媽媽冒雨送“我”到醫(yī)院;一寫讓我后悔的事,就是“我”考試得了滿分,試卷發(fā)下來一看,錯了的給老師批對了,而“我”不舍得跟老師說……他們只知道套用別人的事件,一看就覺得很假。
寫作的激情來自于表達的欲望。“我手寫我心”,只有表達出自己真實的想法,才有話可說,才能得到表達的滿足感。如果孩子開始言不由衷,在寫作時說假話,就會磨滅個性,變得功利和平庸,在寫作中不知所云,失去感覺和判斷力,變得無事可說、無話可寫。
正常的寫作是一個思考的過程,讓孩子面對命題時能獨立思考,不用為了湊字數(shù)去寫那些虛假的、空洞的事。所以,要做到寫什么不做限制,讓孩子自由發(fā)揮。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讓孩子說真話。老師、家長可以在平時培養(yǎng)孩子關(guān)注身邊的事,并及時和孩子交流,指導孩子把遇到的有趣的或有意義的事記錄下來。我平時教學中就準備一個本子,每天讓孩子寫班級日記,每天輪流讓一個孩子記錄下當天發(fā)生的印象最深的或最有感觸的事。第二天上課前利用五分鐘時間用展板將日記展示出來,讓孩子讀、評。這樣讓孩子們寫下身邊發(fā)生的真實的事情,談談真實的感受 ,并及時點評,每天關(guān)注自己身邊發(fā)生的事,并能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再也不用造假,不再說空話、說假話,作文水平提高較快。
四、注重平時指導,提高運用能力
當然,小學生畢竟很小,培養(yǎng)他們的寫作能力,教師的指導不容忽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jù)小學生的特點進行多方指導,以提高孩子寫作文的運用能力。
(一)指導學生做好讀書筆記
根據(jù)不同年級,提出不同要求。低年級摘抄詞句,仿句練習;中年級摘錄佳句、精彩片斷、名人名言等;高年級摘錄時要注明出處,寫讀后感,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
(二)指導孩子進行仿句仿段仿篇的訓練
教師在教學中,應不失時機地指導孩子進行句段篇的仿寫。看到了生動語句,可以讓學生說出該句子的句式特點,用的什么修辭,好在哪,然后請同學仿照該句再寫一個句子。這樣由句到段再到篇,哪怕是照葫蘆畫瓢,長期下來也可以不斷提高孩子的寫作水平。
五、適時鼓勵表揚,分享成功喜悅
在學生獲得知識的同時,我們還要善于去和他們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悅。家長和老師要學會用放大鏡去找尋孩子在寫作中取得的成績,并及時表揚,而不是用顯微鏡去尋找孩子的不足和瑕疵。要發(fā)現(xiàn)他們在作文中取得的進步,適時、適當?shù)刂赋鏊麄兊牟蛔悖眯蕾p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進步,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多一分理解,多一分關(guān)心。
六、結(jié)語
寫好作文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是孩子長期積累的一個過程,只要家長、老師平時注重讓孩子積累,讓孩子我手寫我心,讓孩子能感受到寫作的樂趣,一定能提高孩子的寫作能力!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