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女娣
【摘要】漢字博大精深,也是學好語言的橋梁。只有掌握了一定量的漢字,才能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在小學階段,識字是老師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重點部分。老師要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身心發展特點,啟發孩子們的興趣,培養他們對漢字的熱愛,對語言的熱情。本文試從運用多種手段激發學生興趣、結合生活情境啟發學生聯想等方面入手,闡述如何培養小學低年級學生識字的興趣,以和大家共同探討。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 識字興趣 ;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作為低年級的小學生,漢字儲備量還不夠豐富,對一些同音字、同型字等不容易區分辨別,聯想、對比等思維能力也在鍛煉拓展階段。因此老師在講授漢字時要有一定的耐心,并注意方式方法和技巧,課前精心準備、課上多措并舉、課后啟發學生多觀察生活,來讓學生學好漢字,熱愛中國的傳統文化。
一、多手段激發學生識字興趣
(一)增加互動巧識字
在教學過程中,如果只是老師在講臺上干巴巴地講,學生在下面聽,這樣的課程對學生吸引力不大,而且也很難提高課堂效率。
老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互動,比如大家剛分到一個班里時,還不是十分熟悉,老師可以啟發同學將自己的名字寫在小卡片上,然后收集卡片再分發下去,做一個“找朋友”的游戲。同學們可以拿到其他卡片之后,試著讀出上面的名字,不認識的字老師或者名字的主人可以做個指點。這樣一來,學生不僅學到了知識,還能增進感情交流。
(二)游戲穿插多識字
為了增加課堂氣氛,針對小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老師可以適當地編制一些有趣的小游戲,運用于課堂當中。既能活躍課堂氣氛,又能讓孩子們在寓教于樂的氛圍中學會知識點。
比如在學習《植物媽媽有辦法》一課時,老師可以安排幾組學生分別扮演蒲公英媽媽、豌豆媽媽、蒼耳媽媽,還有蒲公英、豌豆、蒼耳,之后展開一個找媽媽的比賽,誰先找到和自己身上貼有一樣字的同學,那么這家人就團圓了。這樣的小游戲生動有趣,孩子們嬉笑打鬧中就加深了這堂課的印象。
此外,老師也可以將漢字編寫成順口溜,更適合學生誦讀、記憶。比如“燕”字是“草頭下面有一橫,口字藏在北里邊,下邊還有四點底,春天一到飛千里”。
(三)觀察聯想辨生字
我們知道,漢字中大部分是形聲字,可以利用其形旁的區別和聲旁的聯系來進行識字。
比如老師在教同一類偏旁的生字時,如“腳、肚、臉、肩、膊、腿、背”,老師可以讓學生先觀察,找出這些字的共同特征,為大家講一講自己的理解。之后,老師再進行總結,這幾個漢字都是與身體有關,他們的共同點是里面都有一個“月”字。
再比如教授表示動作的漢字時,“摔、打、捶、搡、推、拉”等字,老師也可以安排學生先模仿某個字的含義動作,看它們的共同點是不是都用到了手,之后老師再進行歸納總結,這幾個字的共同點是都有“提手旁”。
這樣一來,學生再遇到類似的生字時,就可以自己舉一反三,進行高效的自我學習了。
二、結合生活情境啟發學生聯想
(一)重視學生的課外閱讀
作為語文老師,一定要抓好小學生的課外閱讀。因為課外閱讀時,會遇到不少的生字。老師要培養學生養成勤查字典的好習慣,不過在核對正確答案之前,學生可以根據課上所學的知識,大膽猜測字的讀音和意思,之后再檢測自己是否正確。這樣的學習方法,靈活、快速、高效。
課外閱讀不僅可以讓學生多認識漢字,同時也可以使學生主動發現同樣的字在不同文章中的用法,更好地理解一字多義。長期堅持,學生的漢字儲備量和閱讀能力都會有所提升,一舉兩得。
(二)鼓勵學生要涉獵廣泛
其實漢語應用廣泛,不僅在中國,在其他一些亞洲國家也會被應用到。老師要教導學生出去旅游、購物時,或者在觀看一些電視節目,哪怕是玩游戲的過程總,一定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看到不懂或者不認識的字,要及時向他人虛心請教,做到不留生字死角。
街邊的廣告牌、流行歌曲的歌詞、飯店里的菜單、漫畫旁邊的文字注解等,老師要提醒學生,生活中需要去學習的空間和機會很大,在老師的悉心引導和鼓勵下,學生才會逐漸發現這些美妙的學習樂園。
不要小瞧這些點滴的功夫,語文是一門日積月累、厚積薄發的學科,只有具有燕子銜泥般的毅力和精神,才能最終學好語文這門課程。
三、總結
漢字是漢語的基石,這基石在人年少時,就是靠著一個拼音、一個生字一天一天累積起來的,沒有任何的捷徑可走。學生的學習程度不同,有一些進步緩慢的同學,老師要多些耐心,等一等學生。同時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多角度、多渠道地去引導學生,教給學生一些聯想和記憶的方法,在游戲中、互動中,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每天要不間斷地學習和進步,讓孩子們發自心底地喜歡上漢字,喜歡上語文這門課程,增強自己的自信心和學習能力。只有這樣,才能為學生將來的閱讀理解能力、表達能力、溝通能力等各方面的思維能力,筑起特別牢固的基石。
參考文獻
[1]冒正林.小學語文低年級學生識字的途徑思路構建[J].名師在線,2017(14).
(編輯: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