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銀瓊
【摘要】“教育部編義務教育語文教科書”已陸續在全國范圍推廣使用。新版的小學一年級拼音教學要做好教學中的人文底蘊鋪墊
工作,在加強拼音教學的基礎上,發展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社會的參與意識。在多方位的快樂學習中健康成長、全面發展。
【關鍵詞】漢語拼音教學;人文底蘊;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新時期的小學生敏而好學,但是需要更多的興趣吸引。大膽嘗試課堂教學改革,把中華文化融入小學生的漢語拼音教學中,實現知識和文化底蘊雙項提高的實踐教學,是培養有核心素養一代新人的時代要求。
一、漢語拼音教學中的人文底蘊培養是新課程的教學需要
小學生的漢語拼音的學習,是輔助學習中華文字的標準讀音的起點,也是迅速流利閱讀詩歌、童話的發音工具,教學中開展趣味教學,做好拼音學習順利過渡到看拼音識漢字,是發展小學生語文能力,培養語感的關鍵。
二、漢語拼音的特點
小學語文漢語拼音由二十六個字母、二十三個聲母、二十四個韻母以及十六個整體認讀音組成。在漢語拼音學習的初步階段,必須熟練二十六個字母的讀法和寫法。漢語拼音的認讀和書寫教學,是小學生拼音學習的一個難點。區別外形相像的字母讀音,需要有一定的教學策略,在新教材的拼音教學中,不可以采取僵化的機械記憶和重復書寫,達到拼音的認知過程,要結合字母的外形特點進行具有文化底蘊的生活化教學,培養學生在小學初級階段的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的正確態度,豐富小學生的語文知識。
三、小學生漢語拼音教學中的人文底蘊培養策略
(一)故事化拼音教學
一年級的小學生的學習,首先需要完成學前以游戲開發智力為主的學習,向以知識目標學習為主的思想過渡。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征,教學中要結合年齡特點,采用符合小學生認知規律的興趣教學完成對學習態度上的思想更新。對于形象單一枯燥的漢語拼音,以故事化的方法進行教學,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如字母“a”的認讀,可以采用一個對人物的介紹和外貌描寫來完成:王阿姨很漂亮,圓圓的臉龐,頭發長。小學生對字母的讀音和形狀有了深刻的印象。而在書寫上字母“a”在四線三格的中間格的記憶,同樣可以繼續介紹“她家住在二樓上”。
(二) 簡筆畫拼音教學
小學生的形象記憶比較突出,教學中運用簡筆畫展開拼音教學,有助于學生對拼音的形象記憶。教學中要設計出簡筆畫內容,三言兩語就可以加深學生對字母的認識,避免在拼讀和應用中出現混淆。如“p”和“q”,老師可以在黑板上畫出兩個小朋友在“斜坡(p)”上“騎(q)”單車的簡筆畫,以此來了解讀音,并且結合簡筆畫的內容設計兩個小朋友的對話:坡下的小朋友向“騎(q)”在坡上的小朋友問話:“坡(p)”好走嗎?前面的小朋友回頭說:“騎(q)”上來吧!根據簡筆畫的情境創設,除了指導字母的發音以外,更重要的是通過一前一后的對話問答,展示了“面對面”的一個場面,即“p”和“q”的比較。
(三)兒歌拼音教學
一年級學生十分喜愛兒歌,結合學生的學習興趣特點,把漢語拼音外形相近的字母編排成學生感興趣、容易記憶的兒歌輔助小學生的學習是一個突破難點的好辦法。如在教學整體認讀音節“yu”時,需要學生注意“ü”上面的兩個“點”要省略,根據這一知識點,設計兒歌教學:小“ü”真驕傲,兩眼往上瞧,大“y”姐姐幫助她,摘掉驕傲帽。在兒歌有韻律的描述中,學生很容易理解整體認讀音節“yu”的拼讀和書寫特點,也注重了對學生的德育。而在學習n和l與“ü”相拼,兩點不去掉的規則時,也配上了教育學生知錯就改的兒歌:小“ü”小“ü”知錯了,見了爸媽n和l,汪汪淚眼有兩顆。 在生動形象的兒歌編寫的拼音教學中,增添了拼音學習的生動性,符合學生從幼兒教育向小學教育的思想過渡。
(四) 情境表演拼音教學
小學生的活潑好動性格特點可以遷移到漢語拼音學習的情境表演中,加強對拼音的認知和拼讀。例如在總結單韻母發音訓練中可以組織學生邊發音邊進行口型表演:嘴巴張大 a a a,嘴巴圓圓 o o o,嘴巴扁扁 e e e ,牙齒對齊i i i,嘴巴小圓u u u,像吹笛子一樣。在口型的表演中啟發小學生注意其他拼音在發音時同樣要注意口型,只有口型擺對,發音才能更準確。在教學標調規則時,也可以采用情境表演。可以安排多個小朋友,分別拿著含有韻母 a 、o、e、i、u的拼音圖片,如ma、wo、ye、ying、yang、yun等,圍成一圈相互觀察,結合傳統的標調口訣:“有a不放過,沒a找o、e,i、u 并列標在后。”然后讓學生指出調號應該在哪個字母上標注。
(五)多媒體課件拼音教學
漢語拼音的拼讀學習是掌握拼音輔助漢字認讀和大量閱讀的關鍵。運用白板教學工具可以輕松以動圖的形式展示兩個音節相互“碰撞”拼讀出一個音節的過程。白板課件制作動圖十分簡便,而且在文本的插入中可以選擇不同顏色和粗細的工具筆,在“碰撞”的動態中還可以設計不同的小動物或植物做運動的背景,吸引小學生的學習注意力,輕松完成拼讀任務。
四、結語
小學生漢語拼音教學,要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行為特點設計適合現代小學生人文底蘊發展的教學情節,做好小學生步入小學學習階段的情感遷移和語文學習入門的啟蒙教育。
參考文獻
[1]于發洋.新課程標準下小學語文拼音教學的現狀與策略研究[J].中國教育,2013(14).
[2]董宇航.淺析語文拼音有效教學的策略[J].文學教育,2014(4).
(編輯:馬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