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康君 呂佳欣
[摘要]2017年6月浙江省啟動“萬村景區化”建設,A級景區村莊(以下簡稱A村)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美麗鄉村建設的進一步推進和全域旅游、鄉村旅游加速發展的“融合體”。A村的創建,為旅游業的縱深發展創造了條件。基于村莊旅游發展的角度,以金華市首批3A級景區村莊為例,為A村旅游業的發展提供了參考模式,以期促進全域旅游和鄉村旅游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A級景區村莊;發展模式;金華
[中圖分類號]F590 [文獻標識碼]A
洪銀興先生指出,城鄉發展差距不僅指城鄉收入高低的差距,還包括城鄉居民生活和居住條件之間的差距。為了縮小城鄉發展的差距,各屆政府不斷嘗試制定各種戰略措施以促進農村地區的發展。自2003年以來,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美麗鄉村建設的助推下,我國農村地區的發展取得了不錯的成效。Hengyun Li等認為,旅游業的發展有利于縮小地區間的發展差距。張樹民等指出,鄉村旅游對于增加農民收入、充分利用農村剩余勞動力資源、促進鄉村產業結構調整、加速城鄉一體化、維護農村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等都具有重要意義。當前,中國已進入“大眾旅游時代”,旅游業發展前景廣闊。A村的建立,為提高村民生活水平和全域旅游、鄉村旅游的縱深發展創造了條件,因此,A村旅游業發展模式亟待探索。
1 萬村景區化的背景與概念
2017年5月,浙江省明確要求到2020年要建成一萬個A村,其中,3A級景區村莊一千個。同年6月,浙江省十四次黨代會報告提出“大力發展全域旅游,推進萬村景區化建設” 。A村是新農村建設、美麗鄉村建設的進一步推進和全域旅游、鄉村旅游深入發展的“融合體”,是中國鄉村地區的又一次革新發展。A村建設是浙江后治水時代落實兩山理論,實現生態文明建設和促進經濟轉型發展的重要舉措。
在《浙江省A級景區村莊服務與管理指南》中,A村是指以村莊、社區及其村民或居民生產、生活范圍為核心,以自然景觀、田園風光、建筑風貌、歷史遺存、民俗文化、體驗活動、特色產品這七類能激發游客產生旅游動機的自然客體和人文新因素為主要吸引物,具有一定的公共服務設施及旅游配套服務的區域。A村具有旅游景區的性質。
2 萬村景區化的影響
2.1 對鄉村發展的影響
A村的創建將改變農村原有的風貌和改善村民的居住環境,對推動全域旅游和鄉村旅游的進一步發展、鄉村經濟的發展、鄉村的升級更新、鄉土建筑文化的保護、鄉村的生機活力與可持續發展,以防鄉村的衰落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萬村景區化”過程中,各A級景區村莊會按照各等級景區的建設標準來進行規劃建設,需考慮的是固定的建設標準是否有利于村落原生態保護與個性化發展。
吳必虎等認為村落規劃建設的核心環節和出路是構建讓鄉村社會在延續傳統中合理獲益的自洽機制,培育村民成為村落利用和保護的自覺主體。旅游業的發展有利于鄉村振興和可持續發展。
2.2 對旅游業發展的影響
近些年,中國鄉村旅游發展迅速,全域旅游不斷深化推進,國家和地方都對旅游業的發展給與了高度的重視和投入。A級景區村莊是建設“高品質全域旅游浙江樣板”,提供“高品質全域旅游浙江經驗”的重要實踐。全域旅游是當前中國發展旅游的一種趨勢,實現全域旅游必然要使居民一起參與,以便為游客提供全方位全過程的旅游體驗。萬村景區化的推進,將使浙江省全域旅游進入村莊時代,A村是全域旅游的進一步細化落實。“萬村景區化”建設中,A村擔負著推進全域旅游和鄉村旅游發展重要載體的角色。A村建成后效益如何、景區化建設是否產生浪費值得思考并采取相應解決措施,而發展旅游業使A村設施充分利用起來可達到資源利用效益最大化。萬村景區化,使得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比較完善,為鄉村旅游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3 A村發展模式探討
浙江省首批3A級景區村莊中,金華共有大立元村、蒲塘村、畈田蔣村、喻斯村、上鏡村、嶺五村及雅金村7個村莊入選。“吃住行游購娛”為旅游傳統六要素,近兩年,新的旅游要素也包括“商學養閑情奇”,旅游業的概念和內涵不斷拓展。旅游業與各行各業出現普遍的交叉滲透式發展,旅游業的發展路徑和模式也正經歷著不斷的創新與融合。
3.1 資源依托型發展模式
在金華首批7個3A級景區村莊中,喻斯村、大立元村、雅金村三個村莊的自然環境條件和資源條件比較優越。擁有“國家美麗宜居村莊示范”和“省級美麗宜居示范村”稱號的喻斯村在發展旅游業的過程中,可依據本村擁有的優越自然資源條件和秀麗環境風光致力于開發旅居養老產品和休閑度假產品,以分取市場前景廣闊的養老市場和休閑度假市場。大立元村山水風景秀美、鄰近莘畈水庫,有板栗、毛竹和茶葉三大支柱農副產品。在此基礎上,大立元村可發展板栗和茶葉的自助采摘、炒制,毛竹DIY類旅游活動,并對農副產品進行創新研制以生產市場認可度高的旅游商品,提升市場知名度和影響力,促進以商帶旅的發展路徑。雅金村有“中國草莓之鄉”的美譽,靠近330國道,交通便利。現階段,草莓成熟季已有不少游客自駕前往雅金村進行草莓采摘活動。但草莓采摘期短,因此,在接下來的旅游業發展過程中,雅金村在草莓采摘的基礎上可種植多種品種的能實現全季節都能進行采摘活動的多元瓜果蔬菜,并為前來采摘的游客提供自助廚房等,以增加、延長游客的到訪率和停留時間。
3.2 文化依托型發展模式
相比較而言,蒲塘村、嶺五村、畈田蔣村和上境村四個村莊的文化氛圍比較濃郁。蒲塘村有建于明朝末期的文昌閣、古民居建筑群、古祠堂等;嶺五村有以青石板鵝卵石鋪設而成的全長400多m的坡陽老街等;畈田蔣村有明清特色的古建筑群、艾青故居等;上鏡村有明清時期揚名古婺州的劉氏宗祠等。這些充溢著濃厚文化氣息的村莊,在旅游業發展過程中應盡量保持自己獨特的文化個性與建筑風貌,從而使游客在觀賞游覽的過程中能體驗到獨特的鄉村文化、享受精神的熏陶和心緒的寧靜。當然,此類文化型村落在發展旅游業的過程中,應著力考慮與文化創意產業的融合發展,多開發諸如云南麗江“大冰的小屋”、成都寬窄巷子里的蜀繡手工藝展示等類似的符合本地本村特色具有獨特人文氣息的旅游活動項目,為游客提供餐飲、休閑娛樂、文化體驗、特色銷售等多種業態的服務。促使村落在保護中得以發展,在發展中精于保護。
4 結論與展望
本文在對相關村落考察了解的基礎上為部分村莊的旅游發展模式提供了見解,但這只是針對少數的具體村落所提出來的,其應用的廣泛性仍需進一步探討。旅游開發要以旅游資源、客源市場和開發目標來確立開發主題。因此,在接下來的研究中,筆者將著力構建A村旅游投資潛力評價指標體系,以綜合表征A村的旅游投資環境和投資價值優劣程度,從而為A村旅游業的發展提供理論依據。
A級景區村莊的申報創建,目前浙江各市區還在進行中,如何站在旅游業的角度為A村尋得更好的發展途徑,值得相關研究領域的學者提出更多的思路。
[參考文獻]
[1] 洪銀興.城鄉差距和城鄉統籌發展的優先次序[J].當代經濟研究,2008(1):38-43.
[2] Hengyun Li,Jason Li Chen, Gang Li,Carey .Tourism and regional income inequality:Evidence from China[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16(58):81-99.
[3] 張樹民,鐘林生,王靈恩.基于旅游系統理論的中國鄉村旅游發展模式探討[J].地理研究,2012,31(11):2094-2103.
[4] 吳必虎,伍佳.中國鄉村旅游發展產業升級問題[J].旅游科學,2007,21(3):11-13.
[5] 吳必虎,徐小波.傳統村落與旅游活化:學理與法理分析[J].揚州大學學報,2017,21(1):5-21.
[6] 崔水蓮.全域旅游背景下鄉村旅游與文化創意產業融合研究—以野山坡茍各莊村為例[D].保定:河北大學,2017.
[7] 李鵬學.基于TRM分析模式的鄉村旅游開發模式研宄—以平順縣西溝村為例[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15,32(4):22-25.
[8] 叢曉男,王錚.中國地級及以上行政區旅游投資潛力測度與區域分異—基于Krugman地理本性論[J].經濟地理,2017,37(7):198-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