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語文教師身上擔負著教育新一代希望的重任,如何負好站在教育崗位上的職責,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每位教師所思考的。小學語文啟發性與感悟性居多,教師要通過循循善誘的方式,找準興趣點準確切入課堂,引導學生搭建起知識體系,從而達到高效教學的目的。
【關鍵詞】興趣;引導;因材施教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一、吸引學生注意力,控制課堂氛圍走向
學生的上課姿勢是說明一位老師是否上好一節課的風向標。若一位老師上課時學生趴在桌上、雙手支頭、昏昏欲睡、小動作不斷……那這位老師就應該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學問題了。經過專業的教師資格證考試的老師會熟練掌握教育心理學,對學生的心理走向有比較科學的認識。但小學生心理年齡尚小,對人對事抱有強烈的獵奇感。教師相對于小學生來說擁有較高的威信,當然,這建立在你的言行舉止是否符合他們心目中對老師的期望。期望值的回報越高,信服感就越高。反之,學生會對老師產生嚴肅、冷漠、沉悶等負面印象,進而體現在課堂中就是對教師教學感到枯燥無味和消極抵觸。教師在一個班級所擁有的威信與班級學生是否配合學習是成正比的。
小學生處在對知識的強烈渴望的時期,一位好的教師會去關注他們的興趣所在,從興趣出發,引導他們進入更深層的領域,從而獲得更多的知識。教師該如何去發現引導小學生進入深層語文知識學習層次?首先,教師要做到保持自身的魅力,教師的個人魅力往往體現在與學生相處的處事能力與教學習慣等處。小學生由于年齡段的原因,以及家庭生活朋友圈等影響,會形成自己獨有的審美觀。像善良溫柔、優雅漂亮、溫文爾雅、笑容可掬等性格特點或行為習慣會為教師的魅力加分不少。小學生更愿意聽漂亮溫柔的年輕女教師講課,女教師所擁有的天然優勢功不可沒,但更多的是女教師對小學生語文教學的熱情所體現在自身周圍的女性魅力。其次,教師應該深入研究小學生學習心理。由于外界客觀環境的不同,每個人會形成獨特的心理活動體驗。小學生的語文知識層次相較于教師來說明顯低一些,教師要從小學生的語文學習層次與學習特點出發,從心理學角度探究小學生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高效發展。最后,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善于利用學生對自己的信服感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并引導小學生積極配合自己的教學過程,控制課堂氛圍的走向,避免低效教學。
二、利用引導式教學,逐步深入知識講解
依據現在的學校教育現狀來看,小學生的語文知識結構未完全架構起來,知識雖豐卻散。要想學好語文,需要聯系客觀生活實際與個體經歷體驗去體悟,整合所學的包括數學、英語、音樂、美術、思想品德等等課程知識去理解學習。所以說,語文是一門聯系性與整合性非常高的學科。這不僅體現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也體現在教師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捋清教學思路,設計出一份有計劃、有規律、有目的的教學設計。在此過程中,一定要堅持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設計教學過程,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地搭建知識結構。不可思路混亂或用“怪”“僻”方式設計教學。比如對于蒙太奇等一些思維跳躍性太大的知識聯系方式就不太適合小學生語文課堂教學,因為小學生的知識接受能力與思維聯系能力沒有那么強。設計一份合教學規律的教案后,如何引導學生按教師的教學思路走也是一個問題。課堂的發問與回答雖然是可預測的,但是不能排除突發情況。這時教師就要啟用自己的隨機應變能力,既要維持課堂秩序又能保證下一教學環節的正常銜接與實行。教師對課堂教學收放自如,進退有據,方能帶著小學生輕松地學習語文。
三、引入趣味教學,豐富教學方式
人的本性都有貪玩的一面,小學生自控能力弱,所以玩心、亦即童心較重。他們有自己的喜好厭惡,對新奇有趣之物事可把玩研究整日,對枯燥乏味之人事態度分明。教師要想教好小學生,就要細心觀察,發現小學生喜歡哪種類型,上哪種課配合度高,對哪種教學方式表現出興趣。語文教師多兼帶班主任一職,可利用職務之便縱觀全科,對每科課程教學就實際情況做出分析,取各科之長補語文教學之不足。像音樂課,可以抓住學生對音律的興趣點,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適當加入音樂的成分,如配樂朗讀、詩歌誦讀……提高學習趣味的同時多方位教學,豐富了教學方式,又得到學生與家長的認可,何樂而不為?
四、把握學生情況,因材施教
每個學生都是單獨的生命個體,其生長環境、教育經歷、心理發育等水平不一而同。語文教師要在平時的朝夕相處與課堂中去觀察,去摸索,發現每個學生的優勢與短處,研究制定適合學生語文學習水平的教學方案。而不是盲目崇拜名師名課,照搬課件,最后不但課堂“四不像”,教學生硬,而且沒有實際效率。教師一旦不能意識到問題所在,長久下去,學生必然消極反抗,效率一路向下滑落。孔子有言“因材施教”,把握學生的個體知識水平的高低,選用合適的教學方式去教,比盲目地教會更好,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成就感也會提高。
總之,小學生的語文課堂教學任重道遠,教師一旦投身小學語文教育,就要付之以滿腔熱情,以積極的態度面對小學語文教育工作。任何一點兒懈怠消極情緒帶進課堂都會影響小學生的語文學習,切不可忽視。此外,小學語文教師還應不斷學習,以適應不斷變化的教育問題,為小學語文教學盡心盡力。
參考文獻
[1]朱金衛.教育心理學[M]. 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總社,2012.
作者簡介:李仁,1964年生,江蘇省鹽城市響水縣新蕩中心小學教師,江蘇教院1996年小學教育專業畢業。
(編輯: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