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蓮
【摘要】陶行知先生說過:“教育不能創造什么,但他能啟發解放兒童的創造力,以從事創造之工作?!痹趯W生預習和鞏固環節中培養其創造性思維,且使之成為常態。教育可以用粗暴的方式扼殺天才,也可以用合理的方式培養“大家”。
【關鍵詞】課外作業;學生;創造性思維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學會生存》報告中指出:“教育具有開發創造精神和窒息創造精神這樣雙重的力量?!边@種寶貴認識,為教育者敲響了警鐘?!缎抡n程標準》多次提出“創設有利于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課程實施環境”“培養學生發現、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追求思維的創新”,而語文課外作業是語文教學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是課堂的有機延伸,更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機械重復、單調乏味、僵化封閉的風格一直統治著整個語文課外作業領域,立足于語文教學的現實,重新審視語文課外作業很有必要,值得我們進一步探索。所以,我們要力求語文課外作業內容的多維化、形式的多樣化、作業評價的多元化。那么,如何在語文課外作業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呢?
一、激活學生思維發散點,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
課前預習除了培養學生自學等能力外,更能凸顯學生獨立思考與個性解讀能力,因為學生面對生疏課文,一定會產生不摻雜任何干擾的自我認識與理解,擁有極大的探索空間。且“學起于思,思起于疑”,教師作為教學的導引者,要巧引學生設疑,使其思維始終處于積極狀態,從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一)巧引學生設疑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要巧設疑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如學習魯迅的《祝?!罚趯W生常規關注點:寫了哪些人、哪些情節、怎樣的環境等問題。為了讓學生深入讀進去,思考進去,我拋出了“祥林嫂死了,誰殺的?”問題,一石激起千層浪。激發了閱讀興趣,才可能進行下個環節。又如學習《邊城》,我設置了他們感興趣的“愛情”話題:你喜歡翠翠嗎?她是你擇偶標準嗎?說說理由。有“趣”且有啟發性設疑,使學生更具敏銳視角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培養其創造性思維。
(二)用機制激發學生高質設疑
學生課前預習質疑面臨兩個問題,一是會不會,二是質量高不高。第一點比較容易解決,教師可提供模式,或學案,或 “學習目標”“我的收獲”“我的困惑”等框架,或教給他們一些方法,進行有目的性和指導性的預習。而第二點操作難度較大,因為大部分學生在預習提問中不久就成了無所用心的陪客。為此,采用以下方法:
其一,建立激勵機制??梢詡€人設疑,也可以學習小組共同設疑(學習小組可以是按興趣愛好組建專題研究小組,根據學生成績交叉組建研究小組,自然形成的學習小組,也叫“小群體”),之后把問題交給值班負責小組篩選優質設疑題,給個人和小組加 分,激發其質疑興趣。為此,學生在預習中或查閱資料,或深入文本等,努力提出更有啟發性和開放性問題。如學習《鴻門宴》,學生提出:“樊噲闖帳,項羽為什么那樣處理,如果你是項羽該怎么辦?”這樣是開放性問題,也自然激發了學生去思考、探索。
其二,建立評價機制。選出優質設疑題就是“評價”的一種方式,還有課上引導學生對同學提出的問題進行評價。如學習《故都的秋》,學生質疑“本文雖是名篇,你不認為第12段寫得太繞嗎?”結果學生問:“如果你來寫,該怎么寫?我覺得這個問題設置欠缺?!边@些方法激發了學生高質設疑,也勢必激發其思維發散能力。
“好的教育是打破青年們頭腦中的思維定式,使他們的智力思維像火一樣燃燒起來的。”激活其思維發散點,使之有感知、有思考、有理解、有聯想、有辨別,創新性思維也因之而成。
二、自主合作探究,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
課后作業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自覺性、主動性,充分發揮集體合作的力量。合作中,解釋自己的想法,了解他人的觀點,討論異點,出現新知,實施再創造性學習,使每個學生的創造力價值最大化,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
以學習郁達夫《故都的秋》為例,我設計了《讀懂秋天》一 課,要求學生自成“小群體”,選取與秋有關的素材,自選角度與主題進行自主合作探究,最后學生歸納選取了海子詩《秋》、周邦彥詞《關河令》、張雨生的歌曲《我是一棵秋天的樹》、蘇聯畫家列維坦的油畫《金色的秋天》、郁達夫的《故都的秋》。小組成員先讀大量材料,之后篩選,擬訂初稿并修改,老師指導,小組再修改,最后定稿。學生在活動中需要完成讀文、選文、寫稿、改稿、展示等環節;展示環節有朗誦,有賞析,有總結;有幻燈、配樂等多媒體輔助。這些環節不局限于課堂,不局限于單調而狹隘的方式,合作中生本對話、生生對話、生師對話,給各類學生提供適合各自發展的聽、說、讀、寫的實踐機會,學生以集體智慧進行了再創造,新想法、新思維在合作探究中自然產生,思維的創新性自然得以發展。記得第一稿交來時,重點不突出,層次不清,語言也不順,雜亂無章。為此,我又給同學們做了示范,經過4—5次的補充修改才成型。展示時,同學們聲情并茂,理解透徹,分析到位,各學習小組也獲得了不同獎項。
當然,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并不是要求教師和學生每天都有獨到的做法和專利的產生,而是通過教育,使學生具備創新的基本素質。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系統工程。
陶行知先生說過:“教育不能創造什么,但他能啟發解放兒童的創造力,以從事創造之工作?!痹趯W生預習和鞏固環節中培養其創造性思維,且使之成為常態。教育可以用粗暴的方式扼殺天才,也可以用合理的方式培養“大家”。
參考文獻
[1]段心儀.我們這樣教國學[M].濟南:濟南出版社,2016.
[3]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陶行知教育文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1.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