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華
【摘要】作文教學是整個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部分。寫作是作者利用語言文字符號將知識、思想、觀點、態度表達出來,把心中之意化為筆下之意。新課標要求學生作文“說真話、實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這就給小學作文教學指明了方向。
【關鍵詞】作文教學;個性發展;觀察;分析;表達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作文教學改革的進一步拓展,培養學生健康個性,促進作文個性發展的研究日顯重要。所謂個性,是指一個人特有的能力、氣質、興趣和性格的總和。反映在作文上就是有特色,學生能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有獨到的見解,不人云亦云,不千篇一律。怎樣才能讓學生在寫作中發揮自己的個性呢?我認為:采用“觀察—分析—表達”三個步驟可達到預期目的。
一、認真觀察
宋代畫家范寬有著名的《秦川圖》,后來有不少人仿作此圖。作者感嘆:多少人描繪秦川的景色,而親自到過長安一帶生活的又有幾人呢?畫圖如此,作文亦然。如果一味模仿,是寫不出個性的。人的思想、感情是從哪里來?作品的內容是從哪里來?只能從生活中、從實踐中、從體驗中得來。要寫好文章,就必須深入生活,觀察景物。
(一)要集中目標抓住所需要觀察的事物
在觀察過程中首先要明確觀察的主要目標是什么,然后集中時間和精力反復地觀察。如我們游公園,公園有人有物,我們要根據目的來觀察,假設我們到公園只是為了尋找春天的足跡,那就要抓住那些能表現春天到來的事物來觀察,注意草綠了沒有,什么樹開始發嫩芽,什么花在含苞待放,人們衣著有什么變化等。
(二)要抓住事物的特點
要突出個性,重要的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點,所謂特點就是這一事物區別于另一事物的標志。寫文章就是要寫出客觀事物和生活的本質。人物出身、氣質、經歷、性格感情有別,地方的南北東西不一,地勢、氣候、景物、風俗民情也有差異,抓住了他們的特點,也就體現了個性。
(三)調動五官
生活中的許多事物會一起作用于五官,我們為了作文而尋找素材的觀察,就應該充分調動五官,多方面觀察,如踏春賞景,我們僅用眼睛去看是不夠的。我們應該用鼻子去嗅空氣中摻合著什么味道,用耳朵去聽美妙的天籟之音,用口去嘗一嘗春天釀造的果實,用肌膚去感受一下風的輕柔,這樣從多角度去捕捉春天的信息,寫出來的文章才會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另外,觀察時還應動腦筋思考,了解它們為什么是這樣,注意有一定的順序,全面、準確地把握觀察對象的外形和氣質。
二、縝密分析
(一)材料必須進行鑒別,去粗取精,加工提煉
如我們讓學生寫《我的老師》一文時,就對所寫的老師的材料進行篩選,選擇那些能體現老師特點的材料,在眾多的材料中又要選用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材料。又如寫《在這過去的一年里》時,就要幫助學生分析,這是寬題窄做的文章,過去的一年里,時間長、范圍廣、事情多,我們不可能事事都寫,只能選擇其中最難忘的、最有意義的來寫。
(二)材料應突出中心,主體不能千篇一律
我們在文章中描寫的社會生活,塑造的人物形象,所表現出來的中心思想即為主題,不同的文章應有不同的主題,這就是個性的要求。如我們指導學生寫《成長的故事》一文,每個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發生這樣或那樣的故事,有的詼諧,有的幽默,有的歡樂,有的悲傷,這樣文章寫出來后,不同的學生表現的主題就不一致,各有各的特色。
(三)讓學生選用生動、新穎,反映時代風貌的材料
社會在發展,生活在不斷變化,若學生所寫的文章年年如此,材料總是那么陳舊,則仍然沒有個性。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物質要求和精神支柱。哪怕是同一年代,因環境、性格、身份等不同也有差異。在作文《我家的新鮮事》中,有的學生寫家里裝電腦,有的學生寫開家庭舞會,這些不能說不新鮮,但我看中的是一篇寫“爸爸學數學”的文章。它表現的是父母在指導自己學習時,感覺到學習內容比他們那個時代復雜多了,有時連簡單的題目都要琢磨半天,于是下定決心與孩子一起學習。這樣獨到的材料讓人耳目一新。
三、準確表達
(一)用詞恰切
一切事物,只一個名詞、一個動作,只一個動詞、一個情態,只一個形容詞,這就是所謂的“一詞論”。的確,個性化的語言與恰當的語言密不可分,我們在指導學生寫作時,要讓學生清楚地知道,學會恰當地用詞,如學騎自行車的動作與學打電腦的動作是不一樣的,在描述時選用的動詞應有所不同,才能寫出特點與個性。
(二)語言合理
為了準確地表達內容,必須合理地運用語序,因為語序的前后順序不僅關系到表述者的思維邏輯,更關系到表述者的感情與理念。在寫作時,告訴學生文章一要有物,二要有序,無物則空洞,無序則雜亂。文章空洞易造成概念化,文章雜亂,作者的意圖則陳述不明,個性化也不突出。
(三)構思精巧
我們讓學生觀察同一事物后,讓學生構思成文,如果學生都按同一方法寫作,易雷同,倘若調動學生的創造思維,巧妙構思則可百花齊放、各具特色。如我們布置學生寫同一建筑體的說明文,有的學生采用總分總的結構,有的學生從上到下,有的學生從內到外,這樣盡管題材相同,但由于寫作思路不同而文章各具情態了。
要使學生的作文向個性化發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我們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注意引導學生去認真觀察,留心現實生活,縝密分析,選用典型材料,準確表達運用特色語言,那么學生的作文定會呈現不同的風格,在個性化發展的道路上打下堅實的基礎。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