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恒芳
【摘要】語文是所有學科中最重要、最基礎的課程,只有將語文的基礎打好,才能使其他學科達到融會貫通的效果。同時我國有著五千年的悠久文化,它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在高中的語文閱讀教學中,文言文、古詩詞的課程是必不可少的,教師應合理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對授課方法進行創新,不斷地將傳統文化深入到語文閱讀教學中,營造趣味課堂,激發學生在傳統文化和語文閱讀方面的興趣,不僅有利于繼續發揚光大傳統文化,而且有利于語文思維的培養,從而為今后的語文閱讀學習以及其他學科的學習奠定基礎。
【關鍵詞】高中語文閱讀;傳統文化;創新;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以及國際地位的不斷提高,教育開始進行深入的改革,正值新課改政策實施期,這要求教師對授課方式進行創新。在經過小學、初中的語文的學習后,學生已有了一定的語文積累,因此,在新課改的背景下,高中階段語文課堂教學中應不斷滲入中國傳統文化的內容。傳統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一味地針對考試技巧、分數的重視,而忽視了對于我國五千年傳統文化的傳承,這不利于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播,也可能阻礙了學生自身發展。因此,對高中語文閱讀的授課方式進行創新迫在眉睫,只有將傳統文化逐漸融入教學中,才能使學生對我國的文化了解并掌握,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達到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實現“中國夢”而讀書的目的。
一、立足教材,深入挖掘傳統文化元素
在高中的語文教材中,傳統文化的元素是常見的。教師應組織調動學生對教材認真地深入研讀,并立足文本將教材中體現的傳統文化元素進行擴展充實,以實現融會貫通和舉一反三的目的。教師可以通過合理地利用多媒體等設備的形式,營造趣味課堂,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閱讀的思維,還使學生更好地了解我國的傳統文化。
例如在學習《孔雀東南飛》這篇課文的時候,因為這篇課文是文言文,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們在課前進行預習,并在課上交代這篇文章的寫作背景,在東漢末年由于我國傳統失敗的婚姻導致的慘案,在這篇課文中分別涉及到了我國三從四德、男尊女卑、婚喪嫁娶等傳統文化,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將我國傳統的習俗和文化一一展示給學生觀看,從而使學生對我國的傳統文化進行初步的了解,并且教師可以將我國一些傳統習俗和文化的演變進行闡述,如三寸金蓮等,激發學生學習語文閱讀的興趣,為今后奠定夯實的基礎。
例如在學習《廉頗藺相如傳》這篇課文的時候,由于所學的課文是文言文,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前預習,上課時讓學生逐個翻譯,這樣可以盡可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的積極性。這篇課文中涉及中國“以和為貴、寬容大度”的傳統文化,教師應將這種優良的傳統文化普及給每位學生,并教導學生在生活上與他人相處時應重和,寬容待人。
二、轉變方式,深刻解讀傳統文化
在新課改的要求下,有別于傳統課堂的教師定位,教師成為課堂的引導者,重在引導學生自主地思考和探究問題,從而對知識有深層次的理解和把握,激發學生學習語文閱讀的興趣,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來,逐漸使學生成為課堂上的主導者,所以教師要對授課方式進行創新,使學生積極轉變學習方式,對我國的傳統文化有更準確的定位和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把握,培養語文閱讀的思維,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基礎。
例如,在學習《滕王閣序》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前進行翻譯課文、找一些滕王閣的相關圖片等為上課做準備,教師可以先用多媒體展示關于滕王閣的圖片,并將學生分組進行討論,通過文中描繪的滕王閣的景象,如精美的雕花以及站在滕王閣中觀看山峰的景象、清澈的潭水等,通過課文中所描繪的美麗景象,讓學生真正領略到中國自然景觀的雄偉和壯觀,這篇文章在描寫中不僅言語簡練、精美,更可以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中國傳統的文化。學生可以在小組中交流自己的想法和見解,并派出小組代表進行發言,將小組內部成員認為最具有代表性且最有吸引力的景色進行陳述,并說明原因。這樣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還可以使學生能更深層次地理解和掌握傳統文化,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
三、創新活動,增強學生的文化體驗
體驗文化是理解文化的基礎,只有讓學生切實體會并真正融入傳統文化中,才更有助于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在語文閱讀課堂上,學生的學習效率不高,興趣不濃,從而沒有和教師形成良好的互動,以致逐漸失去學習語文的興趣,教師應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并在創新教學中逐漸滲入傳統文化教學,讓學生輕松愉快地接受我國傳統文化的熏陶。感受其魅力。教師可以采用話劇表演的教學模式,讓每個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參與到教學中來。
例如,在《林黛玉進賈府》這節課的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分角色話劇表演,分別安排學生扮演林黛玉、賈寶玉、王熙鳳、史夫人等相關角色,根據課文對人物表情、動作和語言的描寫從而做出相應的模仿和表演,并將人物的心理進行剖析并通過動作進行演繹,而且要遵從我國傳統的文化和習俗,最后由教師進行評定。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深入感受傳統文化,激發學生學習語文閱讀的興趣,還將傳統文化和語文閱讀進行有效結合,有利于傳承、發揚光大傳統文化,增強我國的軟實力。
參考文獻
[1]朱志剛.淺談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策略[J].學周刊,2016(30).
[2]邢愛玲.高中語文古文教學與學生傳統道德思想的培育[D].哈爾濱:哈爾濱師范大學,2015.
[3]王敏.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有效途徑探索[J].讀與寫,2015(4).
[4]胡凌.論高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J].語文教學通 訊·D刊(學術刊),2015(1).
(編輯:張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