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傳統文化是我國重要的精神文明產物。作為一名高中語文老師,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方面有義務、有責任在課程講解的過程中滲透中國傳統文化知識,讓學生對傳統文化有初步的了解。將傳統文化滲透進高中語文課堂之中,既傳播了中國的傳統文化,也能促進學生在文學方面水平的提高,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傳統文化具有重大意義,本文將對高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方法進行探究。
【關鍵詞】高中語文;傳統文化;滲透方法;語文教學;文化傳播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語文這門學科是幾大基礎學科之一,與生活息息相關,可以說生活中處處有語文。語文也是傳統文化傳播的載體,集各類思想、文化于一身。古代的文言文、清末開始的白話文、現代的散文、詩歌等,都有著傳統文化的投影。而在當今時代,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人們越來越忙碌,有很多優秀的傳統文化都被大家遺忘了。對于這種現象,語文教師要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滲透傳統文化的知識,營造具有傳統文化氣息的教學環境,讓學生通過上語文課學習到傳統文化知識,實現傳統文化的傳播與繼承。
一、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必要性
由于高考的競爭壓力,高中的學科教學也成了重中之重,教師更是深受影響。所以,很多老師在講課時都是采用照著課本一板一地的教學,主要講教學重點、教學難點和與考試相關的內容,而忽略學生真正應該學到什么。許多有著傳統文化底蘊的古詩詞,有著優美韻律的詩歌散文都沒能讓學生學到傳統文化,而是通過這種閱讀的解析和工具書來得到應試技巧。這一行為嚴重違背了新課改的課程標準。為了轉變這一嚴峻的形勢,將傳統文化滲透進高中語文的課堂教學是十分有必要的,這一行為可以大大提升學生的文化積累。傳統文化是經由中國歷代傳遞下來的精神文明瑰寶,其內容也是博大精深,涵蓋了從思想到文化多個層面的內容,學習傳統文化,對于高中生來說是有利無害的,不僅能提高高中生的文化底蘊,還可以促使他們全面發展,也能進一步促進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
發展。
二、高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方法
(一)教師在上課之前要充分備課,充分了解教材
要想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就要在充分了解教材的情況下進行。教師要認真仔細地研究教材,將教材中的文章研究透徹,找到每篇文章中的傳統文化的點,以便于在課堂教學中找到合適的切入點來進行傳統文化的滲透。比如韓愈的《師說》中就蘊含著古代從師受教的傳統文化,教師可以以此為切入點,在教學的過程中向學生講解古代學堂的制度、從師的思想等等。
再如《將進酒·君不見》中的李白曾感慨“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教師在充分研讀詩詞之后可以以古代的朝代制度、當時的時代背景和對詩詞中的“陳王”曹植以及他的經歷做賞析。通過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滲透傳統文化知識,可以使學生更加了解作品,對作者表達的感情有更進一步的領悟,在了解傳統文化的同時也能學習其中蘊含的民族精神。
(二)在課前和課后進行傳統文化的滲透
在上課之前,教師可以搜集一些蘊含傳統文化的文章、詩歌、散文、詩詞等,在上課后給學生幾分鐘的朗讀討論時間,培養他們學習傳統文化的意識和能力。在課后,教師可以布置一個小作業讓學生提取出課文中相關的傳統文化知識。在平時生活中,教師也可以向學生推薦一些傳統文化的相關書籍,例如《紅樓夢》《水滸傳》等經典文學著作,讓學生在閱讀的同時增強自己的文化底蘊,通過對傳統文化知識的學習,進一步提升自己的思想高度、認知能力,形成正確的待人接物的觀點,培養學生形成好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課外閱讀書籍的選擇上,應盡量選擇一些與教材內容相關的文學名著,這樣就可以實現教學內容與課外閱讀的結合,實現了學習教學知識與領悟傳統文化的雙贏。
(三)培養學生理解傳統文化的內涵,使學生可以從教材中的課文里提取傳統文化知識來進行賞析
比如在進行《記念劉和珍君》這篇文章的教學時,就要深入了解當時的時代背景,知道三一八慘案的相關情況,在教師進行講解文章的同時,要引導學生體會魯迅在寫下這篇文章時的心情,通過對這一篇課文的學習,學生可以掌握領會當時的時代背景,掌握相關的文化知識。
(四)在語文知識的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用漢語的思維來進行思考
民族的思維方式決定了民族的語言,所以漢語的產生與傳播方式與民族的整體思維方式具有一定的聯系。在文章的綜合布局方面,我們中華民族的文章結構主要以簡要的文章結構為主,布局清晰明了。而且文章運用的修辭手法也是多種多樣,所以,在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特別是古代文言文或者古代詩詞的教學時,教師應該注意引導學生用漢語的思維來進行文章的理解與解讀,理清思路,結合文章來進行賞析與理解。
(五)采用有關傳統文化的導入方式來授課
可以借助一些現代化教學手段來進行,例如多媒體教學。比如在講解《紅樓夢》中黛玉葬花這一片段時,可以查找相應的視頻片段來在授課之前播放,以此來激起學生學習的欲望和興趣。然后再插入當時的時代背景和說話方式,讓學生細細體會當時作者是懷著怎樣的心情寫下這段文字的,而黛玉又是懷著怎樣的心情。從而使學生可以體會和領悟中國傳統文化。
(六)在教學環節中采用小組討論和游戲的形式來滲透傳統文化到課堂中來
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討論本節教學中蘊含著什么傳統文化以及從傳統文化中領悟了什么思想,并選擇每組的代表進行匯報。再者可以在教學過程中穿插與傳統文化相關的小游戲,例如成語接龍,采用這種趣味性較強的方式來吸引學生對傳統文化產生興趣并愿意學習下去,進而能夠主動地、自覺地去學習傳統文化。
一定要注意在教學過程中將課本的知識與傳統文化的引入內容比例合理分配。教學內容和傳統文化都是需要學生來學習的內容,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內容的分配時,要把握好比例,既要讓學生掌握學科知識與教學內容,又要讓學生領悟傳統文化。注意兩者之間的比例分配,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知識的主要問題。
三、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在語文的教學過程中要時時刻刻注意有意穿插一些優秀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這不僅能夠對文化起到傳播發展的作用,而且這對于學生的成長以及促使學生形成優秀的思想品德也可以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因此,滲透傳統文化到高中語文的課堂教學中去,可以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提高學生對于知識的積累,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符合新課改的要求,可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高中語文課堂上滲透傳統文化知識,并不是很容易就能做到的,身為一名高中語文教師,要注意合理運用教學手段與方法,引導學生在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掌握傳統文化知識,實現多元化發展。
參考文獻
[1]尤國軍.試論高中語文教學與傳統文化的契合[J].中國校外教,2017(1).
[2]鄧寶根.高中語文教學與傳統文化的契合研究[J].新商務周刊,2016(9).
[3]周恩祥.淺論高中語文教學與傳統文化的契合[J].教育,2017(3).
[4]翟玲玲.高中語文教學與中國傳統文化相契合的路徑探討[J].知識文庫,2017(1).
[5]藍芳麗.論我國高中語文教育中傳統文化的滲透[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5(36).
[6]尚偉.淺談高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2016(7).
作者簡介:鄭枝英,女,1967年生,福建省古田縣人,大學本科,高級教師,研究方向為高中語文。
(編輯:馬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