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梅
【摘要】近幾年,隨著社會建設的不斷改革與深化,我國教育事業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語文學科作為我國教學當中的重點學科之一,占據著無可代替的核心地位。語文學科的主要教學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寫作能力、理解能力及綜合素養。初中語文學科教學擔負著發揚與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責任,學生處于初中階段,語文教師不僅要培養其道德素養和語文學科素養,還要培養向學生滲透傳統文化,開闊學生視野,提升自主文化品位。本文主要闡述如何在初中語文學科教學過程中滲透傳統文化。
【關鍵詞】初中語文學科;傳統文化;滲透;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我國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文明國家,傳承著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歷史。我國傳統文化具有多民族特點,語文學科正是學習與傳播傳統文化的媒介,在不斷發展的今天,科技逐漸走入了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滲透傳統文化在語文學科教學中不可或缺,教師應利用課程教材內容適當向學生傳授傳統文化核心思想,使學生可以在學習中接受熏陶,從而形成自主獨有的物質觀,有助于學生在未來生活中更好的發展。
一、初中語文學科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意義及體現方式
(一)初中語文學科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意義
我國語文學科源遠流長,其不僅是不斷延續傳統文化的基礎,還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在初中語文學科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意義,就是以語文學科教學作為主體,將豐富傳統文化向學生進行滲透,實現發揚與傳承傳統文化的目標。
(二)在初中語文學科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體現方式
在我國悠久的傳統文化中,古詩文具有較大的影響力,表達著中心思想、藝術形式及審美境地等多方面。因此,使文化內涵的體現較為突出。在初中語文學科教學過程中滲透傳統文化時,教師可以將古詩文設置為主體,結合傳統文化與語文學科課程教材內容進行授課。比如,人教版初中語文課程教材的單元導語對本章內容進行了簡要總結與學習重點的提示,選文方面更是注重傳統文化的滲透,具有一定的典范性,符合傳統文化的氣息與特點,教材的文本形式豐富多彩,不僅有議論文章、記敘文章、說明文章,還有古詩文、詩歌及現代散文,并在文章中增加了大量的插圖,為學生能夠直觀領悟傳統文化提供幫助。
二、造成初中學生文化底蘊不足的原因
其一,在初中語文學科教學過程中,大部分學生只重視寫作的謀篇布局,缺乏對課程教材內容的深層底蘊。因此從初中語文學科教學現狀中可以看出,中學生匱乏精神世界的引導,使其缺少高品質的人格操守和人文素養。許多學生在課下不愿自主閱讀傳統著作,覺得傳統著作較為枯燥,缺乏對傳統著作的閱讀性質。空泛的文學累積,使學生缺少文化底蘊。
其二,互聯網在學生生活中的不斷滲透,其中的粗俗用語及牽強附會的表達形式對學生有著嚴重的負面影響,中學生的可塑性較強,容易使其受到互聯網傷害與打擊。因此,面對互聯網的諸多負面影響,制約和解除無法徹底解決學生文化底蘊缺失的現狀,所以,在初中語文學科教學過程中滲透傳統文化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三、在初中語文學科教學中強化傳統文化滲透的對策
(一)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學習熱情
任何學科的學習都不是一氣呵成的,因此,初中語文教師應教導學生運用正確學習方式來學習傳統文化與知識,同時還要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學習熱情。教師可以在日常語文學科教學授課中,通過讓學生自主搜尋傳統文化相關知識的方式,激發學生對學習傳統文化的熱情,還可以采用其他有效的方式,使學生能切身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將課程教材內容中涉及的傳統文化進行歸納,總結教材中描述自然風光的文章,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審美能力。
(二)利用古詩文滲透傳統文化
在新課程改革標準中對初中語文學科課程教材內容古詩詞部分提出了新規定,要求學生背誦經典詩詞和淺顯易懂的古詩文,理解語句中的含義與作品的中心思想,并誦讀有關傳統著作。引導學生深入掌握古詩文的常見語句和詞語,把握原文思想及辨別語序,通過相關教學用書及古詩文標注,進一步強化學生對古詩文思想與內容的理解。
教師在引導學生解讀古詩文作品時,首先要求學生了解作者的基本情況,分析作者寫作時處于怎樣的生活環境和事件中。因此,教師在利用古詩文向學生滲透傳統文化時,應教導學生知人論世,不能只局限于古詩文內容的解讀,要把古詩文置于廣闊時代背景 中,在了解作者生平往事和行文風格的基礎上,理解作者寫作時代的具體特征,與同時期作者相比,找到共性,從而便于學生對作品深層意義的理解。初中語文學科教學通過古詩文向學生滲透傳統文化,不應只做表面工作,還應結合古詩文作者的思想與生活,使學生的精神層面得以提升,避免學生出現為了學習去學習的狀態。
(三)提升初中語文教師的自身文化素養
初中語文教師必須具備優質的文化素養和其他方面的綜合素質。想要激發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自主熱情,教師首先應提升自身對傳統文化的熱情,想要培養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主觀意識,教師首先應深層掌握傳統著作,并對傳統文化有著一定的理解。語文教師只有提高自身素養,才能幫助學生積極地投身傳統文化教學中。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語文學科教學過程中向學生滲透傳統文化,應從多方面因素進行深入發掘。充分發揮語文學科課程教材的作用,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向學生呈現傳統文化,使學生提升對傳統文化的學習熱情。另外,教師還應加強自身素養,幫助學生培養出獨特氣質與品德。
參考文獻
[1]朱義. 試論如何將傳統文化滲透進初中語文教學中[J]. 課外語文,2017(15).
[2]杜瑩. 關于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傳統文化滲透的研究與分析[J]. 課程教育研究,2016(27).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