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閱讀可以美化人的心靈,提高人的素養,伴隨著一個人的終身。閱讀能力是學生學習各科知識的重要基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一把鑰匙。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閱讀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培根的《論讀書》里有這么一句話:“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可見,讀書給人帶來的好處多多。我國是一個有著幾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其中作為文化基礎的語言的作用不可估量。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對語言知識和技能的積累、形成有著重要的作用。閱讀不是單純地逼著學生每天讀多少字的書本,而是要激發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強調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學生閱讀的積極性,進而提高閱讀水平。
一、讀書要讀熟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是古人的讀書體會,也同樣適用于如今的語文教學。大聲反復地朗讀書本,是語文教學中最基本的訓練。要是一個人讀起書來,結結巴巴,吞吞吐吐,那基本上很難讓人相信他能對課文內容心領神會。有研究表明:學生頭腦中的語言一般是經過20遍以上的朗讀實踐,才能把課文的語言深深刻入腦海中。反復朗讀,把書讀熟的同時,學生眼睛看,心里想,嘴里念,耳朵聽,各個器官一起運用,才會把課文記得牢固,正確讀準課文后再流暢地朗讀,這樣可以增強學生的語感。語文教材中選取的文章,是名家之作,是文質兼美的名家名篇,無論從遣詞造句還是主題思想,值得學生仔細學習和效仿。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好教材,對學生的朗讀進行指導,學生在朗讀過程中,加深理解和體驗,由情感產生思考,既陶冶了情操,又獲得了思想的啟迪。另外,孔子曾經說過:“學而不思則罔”。在熟讀的基礎上還要對文章進行思考,帶著問題去閱讀。教師可以在閱讀中指導學生思考,哪里是重點,作者為什么用這個詞不用另外一個詞呢?通過帶有問題的深入精讀,加深閱讀印象。
二、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教師是指導者,學生才是最大的參與者。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有調查顯示,小學生的注意力一般只有10到20分鐘,如何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保持對閱讀的興趣,就要讓學生形成一種思維慣性,讓學生充分參與到閱讀教學中去,激發其閱讀的興趣。例如在教學《月亮灣》一課時,教師先問學生家鄉在哪里,美不美麗。然后引導學生在讀課文時,發現月亮灣的美麗。在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先大聲朗讀課文,一邊朗讀課文,一邊欣賞課件播出的動畫場景。教師在播放完動畫后要引導學生閱讀課文,理解文章中的重點詞語和重要場景,感受其中的美麗。不管是在朗讀還是在閱讀過程中,學生起到的是主體作用,教師只是在一旁指導。教師應指導學生通過文字和動畫體會鄉村的美麗和繁榮。學生在欣賞動畫的過程中朗讀課文,對閱讀充滿了興趣。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就要充分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以起到教師的指導作用,指導學生在閱讀中認識自我,發揮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學生日常閱讀報紙、雜志等文章時,教師可以從旁指導,要求其重點把握文章的內涵。教師要將閱讀方法講授給學生,讓學生學會尋找各種關鍵詞,總結文章的中心思想等。只有這樣,學生才懂得如何進行有效的閱讀。同時,教師教會學生對文章進行摘抄,摘抄內容可以是學生喜歡的段落或是名人名言等,在潛移默化中將其轉化成自己的語言形式,寫下對作者文章的理解,加深印象。
三、情境的巧妙設置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天性愛玩,要是教師在課堂上營造課文中的情境,一定會讓小學生馬上進入到課文的主題。所以,教師可以在閱讀前通過播放多媒體課件等方式吸引學生的興趣。例如在教學《會睡覺的植物》這一課文時,教師可以先講述生物學家達爾文的故事,然后再向學生提問,課文中介紹了哪些會睡覺的植物?它們分別是怎樣睡覺的?它們為什么睡覺?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自由朗讀。教師在學生自由朗讀過程中,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一些植物的圖片,讓學生產生視覺沖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待學生自由朗讀完畢后,教師也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讓學生感受課文的內容。一方面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又加深了學生的記憶。
小組合作交流也是提高閱讀能力的一個常用的方法。小組交流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開展討論,提倡言論自由。教師要擺正自己的位置,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對于學生的各種看法,要加以適時的引導。一般小學生天真活潑,教材上的文章也是精挑細選的美文,學生的看法是好的。一旦有極個別不和諧的理解,教師要立即加以指正。在指正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打壓小學生的個性,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展現不同學生的理解。
四、結語
閱讀對語文教學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閱讀能力不是一兩天就能形成的,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才能養成一個好的閱讀習慣。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閱讀的訓練,引導學生多閱讀教材上的課文內容,通過情境的巧妙設置,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而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王彥欽. 試論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J]. 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8).
[2]龍元慶.試論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J]. 教育,2016(11).
作者簡介:黃悅,女,1992年生,山東棗莊人,邵陽學院畢業,現任職中興小學。
(編輯:張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