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子君
【摘要】初中語文教學是培養學生語言交際的重要學科,也是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同時,中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都處在形成的階段,是培養語文素質和道德素養的關鍵時期。因此,文章簡要地描述了初中語文教學滲透傳統文化的意義,重點提出了滲透傳統文化的方法。
【關鍵詞】初中語文;傳統文化;滲透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在五千年的歷史進程中形成的帶有民族靈魂、精神和傳統習俗的民族文化,而傳播和宣傳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的方法就是初中的語文教學。因此,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是當前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
一、初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滲透的意義
語文本身就是富有人文性的學科,屬于民族文化教育范疇,從語文學科的教學展開傳統文化教育有利于學生感受文字背后的民族魅力、認知世界和培養高尚情操。初中階段的學生思維活躍且記憶力絕佳,在初中語文中滲透傳統文化能使學生通過背誦詩詞、課文等內容奠定扎實的理論知識基礎,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和開發潛力。另外,傳統文化中含有愛國主義精神、艱苦奮斗等優良品質,有利于學生的思想道德培養,引導學生健全人格。
二、傳統文化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策略
如何更好地開展傳統文化的滲透工作是應該討論的問題,本文提出了以下幾點策略。
(一)提高教師素質,引導學生學習傳統文化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承擔著傳播傳統文化的任務,這就要求教師要對傳統文化具有極大的熱情,通過自身的情感帶動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而且初中語文教師也應該具有良好的傳統文化素養,以引導學生接受傳統文化。
例如在教學《岳陽樓記》這一課時,就可以結合傳統文化中憂患意識和君子之交的思想深入地探究。采用這種方式可以讓中學生了解到閱讀文章就是思考作者的寫作思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利用多樣的傳統文化資料讓學生走進范仲淹的內心。這堂課首先從文章中的人文景觀岳陽樓出發,了解到范仲淹從前人的詩篇中對岳陽樓的景色已了然于胸。然后,對北宋初年的國家情景和范仲淹的人生仕途境遇進行了解,使學生更深入地認識到范仲淹的憂國憂民的意識和超越時代、地域的不朽情懷。最后,教師對課文內容激情總結,讓課程在熱烈的氛圍中結束,啟發學生心中的敬畏之情,讓學生潛移默化地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
(二)組織學生開展多樣的活動
為了能夠使學生對傳統文化更加認識和了解,教師應該組織學生開展各式各樣的文化活動,拓寬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途徑,從內容到方法全面地為學生搭建一個接觸傳統文化的環境。
1.班級舉行傳統文化活動
初中的教學安排要求班級每周舉行一次班會,教師要充分地利用班會時間,班會的主題的制定要將學生的實際生活和傳統文化結合起來,這個過程由學生自行準備。比如,班會的主題是“友情”,同學們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通過多媒體展示的圖片,隨著圖片的展示主持人要讓同學進行演講介紹同學之間發生的小事情。在班會結束前,教師將提前準備的管鮑之交、知音之交的視頻資料向學生展示并講述傳統文化中的“誠、信、仁、忠”思想,讓學生了解到“結交在相知,骨肉何必親”和“同門為朋,同志為友”的道理,也能夠減少朋友之間的小沖突。同時,在學生自行準備有關友情、親情等主題的班會過程中,親自接觸傳統文化,能更好地理解傳統文化的精髓。班會結束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寫一篇相關的文章,讓學生將對這一主題的理解記錄下來。
除此之外,還可以利用傳統節日讓學生感受傳統文化。如在過重陽節時讓學生把過節的情況描述記錄下來,通過親身的觀察學生可以在文章的字詞之間表現出對傳統文化的熱愛。或者在教師節可以讓班干部組織學生進行感恩教師的活動,讓傳統文化中的尊師重道思想融合進學生的生活實際。
2.改善課堂教學方式
學生在學習古文時,往往會因為內容的晦澀難懂等問題提不起興趣,教師應該從教材內容出發改善課堂教學方式,通過情景模擬、游戲等方法形成良好的課堂文化氛圍。如在教學七年級上冊的《〈論語〉十二章》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前搜集春秋戰國時期思想家的資料,并選擇自己喜歡的思想家在語文課上開展諸子百家辯論會。并且要將選擇同樣思想家的學生組成一隊,針對文章的內容從不同的角度爭辯。選擇法家思想家的學生就要從制定規章制度方面來辯論,儒家思想家則要更側重于道德約束。通過這種方法可以讓學生更加理解課文內容,并對傳統文化產生新的想法和感受。
3.充分利用假期時間,開展閱讀活動
寒暑假作業布置一些閱讀書目,如《西游記》《論語》《史記》等。學生通過閱讀名著可以獲取傳統文化,為了培養學生的閱讀思考習慣,教師不能只布置簡單的閱讀,還要要求學生記摘要、做批注、寫讀書筆記等。如學生讀《論語》就可以根據書中的某個思想記錄讀書心得,并且將書中的精彩語句摘抄記錄,這種讀和寫的方式對傳承傳統文化有著重要的作用。
三、結語
綜上所述,傳統文化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教育是個長期的過程,需要語文教師通過班級舉行傳統文化活動、改善課堂教學方式等落實傳統文化對語文教學的滲透,教師也要提高自身的素質,通過自身情感和傳統知識內涵帶動學生熱愛傳統文化,以提高學生的語文和文化素養。
參考文獻
[1]于淑敏.初中語文教學中多元化教學方法運用研究[J].現代交際,2015(11).
[2]徐桂彩.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學周刊,2015(9).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