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鷹
【摘要】名著閱讀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一環,但是在現階段的語文教學中,師生對名著閱讀卻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眾所周知,學生語文水平的提升不僅僅是成績的提高,同時也需要通過基礎學習和名著閱讀逐步積累文學功底。對此,本文從名著閱讀的內涵入手,分析了目前名著閱讀教學的困境,探討了一系列的方法解決這些問題,以期能幫助廣大師生走出名著閱讀困境,滲透傳統文化。
【關鍵詞】名著閱讀;教學困境;改善方法;傳統文化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學名著包含了豐富的文學知識和深刻的內涵意義,通過閱讀名著,學生可以從多方面提升自己的素養,如拓寬自身的知識面、拓展視野和眼界等,所以走出名著閱讀困境是現代語文教學中的重點,教師要通過多種途徑指導學生進行名著閱讀,向學生滲透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
一、名著閱讀的內涵
我國是擁有五千年悠久歷史的大國,古人以文字的形式留下了大量的文化瑰寶。經典文學名著不僅蘊含著豐富的文化知識,還包含了為人處世的道理。學生通過閱讀名著可以在提升自己的文學素養的同時,促進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形成與發展,提升學習效率。新課改要求教師能夠重視學生的名著閱讀,促進學生各方面的成長。
二、當前名著閱讀教學的困境
(一)很多學生對課本指定的名著缺乏興趣
在進入信息和網絡化時代后,各種信息呈爆炸式增長,學生面臨的誘惑越來越多,更愿意享受快餐文化,越來越多的人成了“低頭族”,傾向于從網絡上獲取各種信息。很多學生在課余時間更愿意玩手機、打網絡游戲、瀏覽新聞或者看電視。相對于文字較為晦澀難懂的文學經典名著,現在的一些網絡新聞、微博、言情小說等消遣類的閱讀形式不需要消耗精力去仔細閱讀,更受學生青睞。通過筆者調查,發現多數學生都存在閱讀上的惰性,直接、淺顯的網絡閱讀更能滿足他們的需求。另一方面,當代社會似乎已經進入了“讀圖時代”,圖片帶給人們的信息更加直觀、方便,而文字性的敘述往往受到了人們的冷落。而我國許多經典名著都是古漢語寫的,現在的學生語言功底較薄弱,古漢語知識儲量有限,閱讀名著存在一定難度,想要完整地閱讀一本文學名著,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學生對名著閱讀的興趣。
(二)難以掌握有效方法
文學名著大多具有深層含義,只有在教師能夠完全理解其意義之后才能采取有效的方法進行教學。而現在的教學大都是為了提升學習成績,教師不一定會對課本指定的名著進行仔細的研讀,僅做幾張名著的練習題,是難以提升教學效率的。而且,學生的文學水平參差不齊,教師在課堂上難以兼顧每個學生的學習需求。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并沒有研究出太多合理的教學方法。學生難以掌握有效的方法,這就不易激發出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并降低課堂效率,達不到預期的課堂效果。而教師的引導是學生學習的直接影響因素,一旦教師難以掌握指導學生閱讀名著的有效方法,那么學生在閱讀名著的路上就會喪失很多熱情。
(三)缺乏閱讀氛圍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是精神生活卻沒有隨之進步,大眾的閱讀趨于平庸,更愿意享受速食文化、閱讀網絡小說。在地鐵上、公交車上隨處可見“低頭族”,大家都在看視頻、看娛樂新聞,已經沒有人在看紙質書籍了。在這種環境下,學生受到了極大的誘惑,也沉浸在網絡中。在課堂上,很多語文教師的教學都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為主要目的。語文是學生眾多考試科目中的一門,而對于文學名著的考查更是相對較少。所以閱讀課本指定的文學名著并不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提高成績,甚至很多教師也不贊成學生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閱讀文學名著。同時,部分教師為了節省學生的精力,通常會為學生整理一系列文學名著的重要知識點,而不會讓學生自己認真閱讀原著,更不會在課堂上創造讓學生閱讀名著的氛圍。在課下,大部分家長都會讓學生在除了完成家庭作業之余參加大量的補課班,這占據了學生大部分的課余時間,導致學生沒有時間閱讀文學名著。所以,不論是從社會環境、學校環境還是家庭環境來看,對于學生來說都缺乏閱讀名著的氛圍。
三、走出名著閱讀困境,滲透傳統文化
(一)發揮課堂熏染功能,提升學生名著閱讀興趣
學校生活占據了學生絕大部分時間,所以要想提升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首先就要發揮課堂熏染功能,設計出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教學內容。教師的指導在學生進行名著閱讀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傳授的過程不可忽視,其可以通過語文課堂這一重要平臺,發揮課堂對學生產生的影響,設計出新穎有趣的教學內容,把握閱讀課的價值取向,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讓學生參與其中,使學生對名著產生興趣,從而讓學生體會文中所表達的情感,培養與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及審美能力。興趣是決定學生是否會閱讀名著的最重要的一點,所以如何提升學生對于閱讀名著的興趣是教師最需要關注的點,這就需要教師對于課堂形式和課堂內容創新,拋棄原有的教學模式。如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喜歡互相比較、競爭這一心理,在課堂上設置競賽環節等,設置一系列有關名著的搶答問題,也可延伸至課外知識,將文中的崇高主題和完美形象通過教師點撥,讓學生的閱讀成果可以通過競賽中的環節展現出來,從而達到提高學生閱讀興趣,引起學生的思考等目的。通過這種競賽的形式,學生會認真思考、自覺準備相關資料,會讓閱讀名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借助“國學”熱風,調動學生閱讀名著的積極性
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人們在物質需求不斷被滿足的基礎上不斷追求精神上的升華,閱讀文學名著就是其中一種重要方式?;诖朔N情況,更是在社會上掀起了“國學”熱風,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由中央電視臺推出的《百家講壇》節目,更是引發了國人對《紅樓夢》《三國演義》等經典文學名著的研究探討熱情。這種節目不僅體現了專家學者對于經典文學名著的深刻理解,更是將名著帶入到人們的生活中去,激發了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勾起學生閱讀的好奇心。教師可以借助“國學”熱風,在課堂上與學生一同分析探討經典名著,創造閱讀的環境,營造研讀的氛圍。同時,由于學生可能難以理解古代文學名著的文字,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先看四大名著的影視節目,從視聽角度讓學生初步理解名著,再逐步閱讀原著。在學生觀看過后,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或者發動學生寫一些看后感悟。
(三)運用科學的閱讀方法,加強名著閱讀技巧指導
名著的閱讀需要一些技巧,但是由于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有限,并不能夠很好地掌握這些技巧,這就需要教師運用科學的閱讀方法,加強名著閱讀技巧方面的指導。具體名著閱讀教學的方法一般有預備工作、口述練習、分析思想和寫作指導等。預備工作是指在正式閱讀名著前,先對作者的生平加以研究、了解,然后對名著所處的時代和文化背景、主要歷史事件進行總結,先從大的方面理解名著,讓學生做好閱讀名著的心理準備??谑鼍毩暿侵笇W生在閱讀了名著后,教師可以采取讓學生口述自己最喜歡的某一個片段或者某一個場景的方式來加強學生閱讀的理解和效果。分析思想是指在學生仔細閱讀名著之后,通過自己的思考和小組的討論得出作者想通過這篇文章表達出什么情感,進而更進一步了解名著的深層含義。寫作指導可以通過要求學生寫讀后感或讀書筆記的形式來完成,至于內容可以讓學生自由發揮,如寫自己最喜歡的人物、最打動自己的一個場景、續寫故事等。同時,教師可以通過這種方式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和寫作能力,一舉兩得。所以教師應通過科學的閱讀方法,加強名著閱讀技巧方面的指導。
(四)依托網絡平臺,拓展學生閱讀視野
現在網絡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教師可以采用現代科技手段,依托網絡平臺,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F在學生的學業壓力日益繁重,課余時間較少,難以抽出大量的時間去閱讀一本文學名著,所以,教師可以倡導學生采取“聽”書的方式來閱讀文學名著,這樣學生在上、下學的路上,學習累時的休息時間采取“聽”書的方式,既可以有效節約學生的學習時間,又可以讓學生領略到文學名著的精彩?;蛘撸瑢W生可以看由名著翻拍的經典影視作品,這樣可以從“聽”書的角度覆蓋到“看”書的方面,更可以加深學生對文學名著的理解。為了更好地與學生互動,教師還可以錄制微課,進一步幫助學生對名著的理解。由此可見,網絡帶給人們極大的便利,教師應好好利用網絡平臺,拓展學生閱讀視野,讓學生專門看一些推薦書籍的APP或者公眾號,不僅要了解國內的文學名著,也要了解國外的一些經典名著。
(五)利用節選課文,引導學生拓展閱讀整部作品
在語文課本中,“名著導讀”欄目會挑選一些與同冊語文課本中相關的名著,這些名著只是對名著總體進行介紹、點評,只是名著中的節選,只能對名著閱讀起到導引的作用,要想全面了解一本名著還得細致地閱讀整個作品。節選課文只是經典文學名著中的部分精彩章節,在編排語文課本時,相關人員不僅僅是想讓學生了解名著的大概思想,更是想讓學生產生閱讀整本名著的熱情。教師應利用節選課文,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激發學生從節選課文中繼續閱讀的熱情。課文是名著的一個點,教師要利用節選課文的“點”,爭取讓學生閱讀原著這個“面”,從而拓寬學生的視野。
四、結語
文學名著是我國歷史長河中最燦爛的瑰寶,雖然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在看小說或者漫畫等,但經典文學名著的地位仍然是不可動搖的。目前名著閱讀教學存在著很多困難,包括學生缺少閱讀名著的興趣、速食文化的沖擊、教師難以掌握有效的方法和社會大氛圍的影響等,但是為了能夠提升學生的思想水平,同時了解我國的精神文明體系內容,教師要采取一系列的方法,幫助學生走出名著閱讀的困境,例如渲染課堂氛圍、借助“國學”熱風、掌握閱讀名著的有效方法、依托網絡平臺、利用節選課文等,向學生滲透傳統文化,使我國的經典文學名著能夠永久地流傳下去。
參考文獻
[1]錢衛華.初中生語文課外閱讀指導的實踐探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3.
[2]鄒云來.農村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現狀與對策研究[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5,08:103-106.
[3]孟憲玲.文學名著閱讀對改善高中英語詞匯教學效果的作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5(26).
[4]宋養能.利用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提高名著閱讀教學效率[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1(8).
[5]劉琴.新課標下農村初中文學名著教學有效性研究[D].重慶:重慶師范大學,2012.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