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文是高中階段的重要科目,文言文教學在語文教學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傳統文化的傳承,基于生本理念下,應采取有效的教學手段,促進高中語文教學的有效實施。本文將對生本理念下高中文言文的有效教學進行分析。
【關鍵詞】生本理念;文言文教學;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言文作為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有利于學生語文素養的有效提升。生本理念下,教師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教學原則,對人文精神進行滲透,通過文言文教與學,學生可以得到文化熏陶,提升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筆者分別從文言文教學實施的意義、生本理念下高中文言文教學對策研究兩個方面來闡述。
一、文言文教學實施的意義
文言文通過文字方式將中國歷史、地方文化、民間技藝體現出來,幫助學生掌握更多史料知識,進一步認識到傳統文化的價值所在,在弘揚中華民族精神上做出了充分貢獻。高中階段的文言文教學是重點也是難點,同時也是許多學生的薄弱環節,據此,教師應采取有效的教學手段來開展文言文教學工作,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掌握更多語文知識,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二、生本理念下高中文言文教學對策研究
“生本理念”以教育教學目標為基礎,要求教師在備課、課堂活動、課后實踐等環節尊重學生主體性地位,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理解知識的來龍去脈,提升學生知識運用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開發學生創造性思維,為學生的發展創造更好條件。
(一)在生本理念下營造有效的學習氛圍
良好的學習動機對文言文教學的開展能起到一定促進作用,據此教師在文言文教學中應對文言文學習動機加以強化。基于此,教師應該進行文言文教學氛圍的營造,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學習文言文,感受文言文的內在魅力,從而促使學生主動進行文言文探究和學習。在營造學習氛圍中要推行“生本理念”教學,要求教師將課堂的主動權交還到學生手中,即教師應及時轉變自身在課堂上的主體性、權威性地位,尊重學生個性特征,引導學生合理對語文問題進行探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教師可綜合考慮教學目標、教學安排、學生興趣愛好等因素,引入情景教學模式,以學生學習心理為基礎,為學生創設可參與的、具有感染力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掌握、理解知識,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
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利用文言文中的意境、情感等因素喚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從生本教學理念中的情感角度來看,現代人與文言文詩人人生經歷不同,但同一種情緒則能使學生產生情感共鳴,據此,在學習《游褒禪山記》時,可通過情景設置來喚起學生情感,通過多媒體技術的運用,來增強視覺效果。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根據文言文內容來安排實踐活動,如引導學生編輯課本劇,利用文言文對白設計動漫故事,加深學生對文章的全面理解,從而產生學習熱情。
生本理念下的文言文教學能有效培養學生提升人文素養,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提高學生審美情趣,舉個例子,教師在《赤壁賦》教學中,抒發了詩人“宇宙無窮,人生短暫”的感慨,由敗者引發己悲,用得恰到好處。為喚醒學生文言文學習熱情,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采取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把生本理念教學的作用發揮出來。
(二)生本理念下要充分提高教師素質水平
在生本理念下,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應扮演傳道、授業、解惑的角色,其行為、思想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因此,教師必須做到以身作則,不斷充實自身人文知識,增強整體人文素養,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成為學生學習、生活的榜樣,將人文精神滲透在細節處,提升教育教學的有效性。首先,教師應當做好語文的本職教育工作,增強自身專業知識技能,更好地應對學生各類問題;其次,教師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良好意識,做到與時俱進,主動學習與人文素養有關的知識,如道德評價、歷史文化知識、審美情趣等,及時給自己補充“養分”。如在學習《逍遙游》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輔助結合本文開展一系列的課堂教學活動,通過課文轉換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最后,在學習生活中教師應充分發揮自身人格魅力,多用正能量的事件影響學生,讓學生主動、積極地面對生活、學習中的挫折,培養學生良好心態。
(三)落實新課程生本教學理念
基于生本理念下的文言文課堂教學中,學生是整個教學環節的中心,為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開發學生創造性思維,教師應給予學生充足的學習、思考空間,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身看法,通過構建和諧師生關系,融入學生學習生活中。對待學生言行舉止的不足,教師應加以包容,并合理引導。舉個例子,教師在《鴻門宴》一文教學中,應引導學生根據歷史事件來探討對項羽、劉邦這兩個歷史人物的優缺點評價,從而增加課堂教學活力,體現生本教學含義。此外,教師應引導學生形成語文觀,將語文科目與其他學科緊密聯系在一起,并對民俗風情、哲學、歷史相關知識進行滲透,從而提升學生文化知識與素養,把生本教學理念真正落實。
三、結語
文言文教學是高中階段一大教學難點,基于生本理念下,教師應不斷創新教學形式,不斷探索教學模式,采取適當的教學策略,只有這樣才能夠不斷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為學生今后的文言文學習打下堅實基礎,進而促進語文教育功能的有效發揮。
參考文獻
[1]黨志才.關于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文言文教學實踐[J].中國校外教育,2017(29).
作者簡介:林婷珍,女,1981年生,本科,高中語文一級,研究方向為高中語文教學。
(編輯:馬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