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榮
【摘要】貝多芬是一位偉大的作曲家,在小提琴音樂創作方面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他一生也創作了大量的小提琴優秀作品,深刻影響著音樂的發展。貝多芬創作的《第五小提琴奏鳴曲》是貝多芬創作的極具代表性的音樂作品,從整體上看,音樂熱情奔放,激情洋溢,具有濃厚的春天氣息,同時也記錄和展示了貝多芬青春時代的生活觀感。為了更加深入全面地對貝多芬的小提琴作品進行分析,為之后的演奏打下基礎,本文將重點就《第五小提琴奏鳴曲》的演奏問題進行探討。
【關鍵詞】貝多芬;第五小提琴奏鳴曲;演奏
【中圖分類號】J624.1 【文獻標識碼】A
貝多芬是古典樂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創作了大量的優秀作品,在小提琴演奏方面有著較高的造詣,創作的小提琴奏鳴曲至今都有著巨大的影響力,而且是當前小提琴學習者的必拉曲目。為了確保小提琴學習者可以真正地掌握演奏的技巧與方法,從整體上提高演奏技能,那么就需要加強對小提琴奏鳴曲的演奏分析,正確把握以及運用演奏技法確保演奏效果。下面以<第五小提琴奏鳴曲.為例對其進行演奏分析。
一、貝多芬《第五小提琴奏鳴曲》概述
貝多芬在小提琴奏鳴曲創作方面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并凝結和創作出了十首小提琴奏鳴曲。本文著重研究的《第五小提琴奏鳴曲》就是貝多芬從傳統當中吸收精華,并且加入自己獨特理解和演繹的作品。從第六首一直到第八首小提琴奏鳴曲,貝多芬的創作都是向巔峰前進的,而且可以說,到第九首已經堪稱完美,無可挑剔。第十首的創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為貝多芬的創作已經突破了古典樂,具備了一定的浪漫主義傾向,可以說他將古典樂推向高峰,為浪漫主義音樂的的產生與發展引出蹊徑。《第五首小提琴奏鳴曲》又被稱作《春天奏鳴曲》,整體風格浪漫清新,具備女性化特征,整部樂曲為人們傳達了積極的思想,熱情豁達,處處展現出希望與生機。整部作品有四個樂章,這是貝多芬在創作當中首次打破三個樂章結構,讓整體樂章更加豐富,結構更加有機,實現了局部以及整體的統一。
二、貝多芬《第五小提琴奏鳴曲》的演奏風格
《第五小提琴奏鳴曲》是貝多芬早期創作的小提琴奏鳴曲,整體風格歡快明朗,具備早期貝多芬作品的特征,也符合其早期創作風格,這部作品可以讓人們感受到春天陽光的溫暖與幸福感。這個樂曲較短,整體旋律明亮、歡快而溫暖,讓學習者以及聆聽者愛不釋手,在演奏過程當中展現出鋼琴與小提琴的傾訴與對答,傳達出活潑輕松的春天氣息。綜觀整首樂曲,更多體現出的是古典形式和風格,與莫扎特等作曲家的樂風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也可以在深刻的領悟當中覺察到想打破傳統的力量與傾向。貝多芬在早期創作的音樂作品在總體風格方面擁有著一致性,那就是恪守形式,在創作當中注重繼承古典作曲家的風格以及形式。就拿貝多芬創作的小提琴奏鳴曲來說,在他創作的作品當中就保留著傳統奏鳴曲的表達方法、創作技巧以及結構,但是貝多芬在作品當中展現出對音樂個性的探索,也是不容忽視的。因此,可以從他的作品當中看到獨特的個人氣質,看到貝多芬在音樂創作當中的大膽創新。
三、貝多芬第五小提琴奏鳴曲的演奏技法
正確的演奏技法是提升樂曲演奏效果的重中之重,而第五小提琴曲的演奏技法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揉弦。揉弦是重要的演奏技法,也是表現樂曲風格的重要憑借。在這部作品當中,揉弦扮演的是裝飾材料的角色,不能夠將其作為風格表現手段,否則會破壞整體的聲音震動。這也是在實際演奏當中需要著重注意的一個問題。第二,和聲語匯變化。這部作品的和聲語匯呈現出由主到屬,由屬到主交替變化的規律,注重發揮和聲簡單功能,因此呈現出嚴謹和理性的和聲風格,這也是古典音樂特有的和聲特點。第三,和弦。貝多芬在創作當中應用了大塊和弦、較大的音區和寬廣的排列位置,運用這樣的方式使和聲變得更加的厚實,這也提示了在實際作品演奏當中要注意演繹出豐滿的和聲。第四,調性布局處理。《第五小提琴奏鳴曲》呈現出五度關系的整體調性布局,這也是早期小提琴奏鳴曲普遍應用的布局設計方法。總而言之,在作品演奏當中要注意站在當時的背景和環境下進行風格以及技法的把握,讓作品演奏更加真實,傳達出更加真摯的情感。
《第五小提琴奏鳴曲》是貝多芬早期的音樂作品,展現出作者青春時代的生活,具有濃郁的春天氣息,從中也可以了解到貝多芬當時的思想與感受。為了更好地對貝多芬的《第五小提琴奏鳴曲》進行演奏,確保演奏效果,就需要加強對作品的分析,同時還需要認真研究作品的演奏風格與技法。
參考文獻
[1]晏偉.從貝多芬的第五首小提琴奏鳴曲看其早期演奏風格[J].北方音樂,2011(08):23.
[2]鐘瑤瑤.試論貝多芬第五奏鳴曲的節奏特點[J].音樂時空,2014(1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