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二胡音樂實際演奏效果的好壞除了與演奏者自身演奏技巧息息相關外,還與演奏者現場表演過程的心理狀態調控能力存在很大關系。良好的心理狀態調節能力除了能夠確保演奏者穩定發揮出二胡演奏音樂作品所表達的豐富情感外,還可以完美詮釋出音樂作品所蘊含的深刻含義。因此,一個優秀二胡演奏者不僅要不斷提高演奏技術水平,強化自身演奏技巧訓練,還必須高度重視自身心理狀態調節能力的培養,促使自身能夠適應各種表演現場環境,以穩定的心態詮釋演奏音樂作品。本文進一步對二胡音樂演奏的心理狀態調節展開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二胡音樂演奏;心理狀態;調節
【中圖分類號】J672 【文獻標識碼】A
二胡作為中華民族傳統弓弦樂器,始于唐朝,至今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二胡音樂演奏主要集中于中高音域的表現,演奏音色較為接近人聲,具有極高的情感表現力,受到了廣大民眾的喜愛和青睞。在二胡音樂作品演奏過程中,演奏者要想給觀眾呈現出一場視聽盛宴,除了要充分掌握運用好各項二胡演奏技巧和方法外,還必須具有良好的心理調控能力,能夠將自身情感融入二胡音樂作品演繹中,淋漓盡致地表現出原音樂作品蘊含的深層含義,感染到觀眾的心靈。
一、二胡音樂演奏與心理狀態的聯系
二胡音樂演奏不僅是一項人體生理運動,同時還是一項較為高級的心理活動。演奏者在二胡音樂作品實踐演奏過程中,除了需要運用身體配合演繹音樂作品外,還必須動用自身的大腦思維情緒調動自身豐富的思想情感。二胡演奏者生理所作出的任何活動過程都需要通過自我心理狀態活動控制的。[1]根據權威心理機構研究顯示,人體器官一旦持續受到外界或者事物的影響刺激,會促使人體大腦細胞隨著某個特定方向進行生長,從而形成一些特殊能力。二胡音樂作品的良好演奏不能只依賴于演奏者的本能,還需要配合自身理智思維,對自身心理狀態進行科學調節控制,這樣才能夠充分保障自身演奏能力得以完美體現,不會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影響。二胡演奏過程中的心理狀態調節控制具有多變性的特點,會對演奏者現場演奏心理狀態和心理活動變化產生較大的影響,演奏者在日常二胡訓練中要加強自身心理狀態調節能力的培養,促使自身能夠在各種環境下良好地演繹音樂作品。
二、制約二胡音樂演奏者穩定心理狀態的主要因素
(一)演奏者自信心不足
演奏者在現場演奏二胡音樂作品時,自信心的強大會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二胡音樂作品的演繹效果,有效避免由于外界因素干擾到自身的穩定心理狀態。二胡演奏者缺乏自信的原因主要包括了兩種類型,一種是主觀原因;另一種是客觀原因。前者是指演奏者自身的心理活動因素、自身技術以及自我感覺等內容。比如一些二胡演奏者在現場進行二胡音樂作品表演時往往會產生各種心理負擔,認為自身演奏技術不過關,會影響到演奏,從而產生緊張的心理情緒,導致演奏效果降低;后者客觀原因是指演奏者自身的演奏閱歷經驗不足、生活經歷坎坷等,缺乏對現場演奏的足夠信心,[2]從而導致在二胡音樂演奏中出現各種瑕疵,難以完美演繹二胡音樂作品。
(二)演奏者心理包袱過于沉重
二胡音樂演奏講究的是演奏者身心協調配合,身體與心理控制缺一不可。在二胡音樂作品實際演奏過程中,需要演奏者各種肌體進行科學有效的配合與協調,促使身體各個部分相互促進,協調作業,最大程度發揮出肌體運動的作用。一些二胡演奏者在準備登場演奏音樂作品時,給予自身的心理包袱過于沉重,這樣一來就會給之后演奏帶來極大的心理障礙,嚴重影響到現場二胡音樂演奏的整體質量。與此同時,一些二胡演奏者過于追求完美,難以心平氣和地面對日常訓練中自身偶爾出現的演奏失誤問題,進而造成二胡演奏者形成習慣性的心理思想負擔,總是擔心現場演奏時會出現失誤,影響到實際二胡音樂作品的演奏效果。
三、二胡音樂演奏的心理狀態調節措施
(一)培養自我心理控制能力
演奏者在日常二胡演奏訓練中,要加強自我心理控制能力的培養。首先要轉變自身的二胡演奏理念,積極有效地樹立起用心演奏的理念,感受二胡音樂演奏給自己帶來的快樂感和成就感,擺脫以往現場二胡演奏中的緊張心理情緒,建立起更強的自信心。演奏者要科學結合二胡音樂特色,將內心情感與音樂作品演奏融合在一起,放松自我心理狀態,這樣就能夠實現演奏的聲情并茂效果。然后,二胡演奏者還需不斷強化鍛煉自身的演奏技能和方法,確保自身充分掌握好各種二胡演奏技巧和方法,這樣能夠避免自身在登臺表演時由于擔心自身演奏水平不行產生心理負擔,并且還可以從容面對實際演奏過程中出現的一些瑕疵問題,促使現場二胡音樂演奏變得更加順利流暢。最后,二胡演奏者還需強化鍛煉自身的演奏思維能力,在演奏訓練中時刻注意要將自身心理思維處于演奏動作的前列,[3]保持大腦與手的平行并用狀態,這樣能夠避免演奏中的手忙腳亂。
(二)豐富實踐藝術活動的生活閱歷
二胡演奏者要敢于從獨自訓練演奏的封閉空間走出來,面對不同的演奏環境,讓自己能夠從容面對不同環境,保持良好心理狀態,進行音樂作品演繹,而不是總是出現不同程度的緊張情緒,影響到自身的二胡演奏水平。二胡演奏者要積極豐富自身的藝術生活閱歷,多參加各種實踐表演活動,提升自身在舞臺上的良好心理素質,培養在舞臺上演奏時的應變能力,能夠面對突發情況,保持思想集中,不會影響到二胡音樂演奏的整體發揮。演奏者不能逃避人群,而要大膽面對觀眾,在陌生環境中進行反復訓練表演,培養自身的現場表演自信心,同時積累更多的現場二胡音樂演奏表演經驗,促使自己的二胡演奏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和完善。
(三)正確認識心理因素對演奏技巧發揮產生的影響
每個二胡演奏者要正確認識到學習掌握二胡演奏技巧和方法是完成音樂作品良好演奏的重要前提條件,而心理因素是對自身演奏技巧和方法能否正常發揮的關鍵。在日常二胡音樂演奏訓練中,演奏者要嘗試在不同視覺和聽覺環境中進行演奏,提高自身對外界因素的抗干擾能力,確保自身能夠在音樂演奏中始終保持高度集中注意力,充分感受體驗現場表演舞臺的魅力,同時將自身豐富心理情感融入二胡音樂作品中,將自己理解到的作品含義表現出來。任何二胡演奏技巧和方法運用都要為“入戲”情感表達這一核心目的而服務,二胡演奏者要學會用心塑造二胡音樂形象,創建良好的音樂氛圍,感染到觀眾的內心。此外,演奏者還需學習掌握各種心理學基礎知識,在生活中多與他人交流,虛心向他人學習,讓演奏高水平者對自己演奏進行點評,指出自己的問題,采取有效措施進行優化改進,從而建立起更好的自信心。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二胡演奏者要想不斷提高自身的二胡音樂演奏水平,確保自身能夠在各種環境下完美演繹出音樂作品,除了要加強自我演奏技巧和方法的訓練學習,有效提高自身的演奏能力,還必須注重培養自身的心理狀態調節能力。二胡演奏者要積極參與到各種實踐表演活動中,提高現場表演心理素質,用心投入到二胡演奏中,將心理與生理有效結合在一起,從而實現對二胡音樂作品的良好演繹。
參考文獻
[1]李靜.關于二胡演奏者不穩定心理因素的分析與調整[J].大眾文藝,2016(02):35-37.
[2]吳學禹.器樂演奏中二度創作的理智因素與感情因素淺析.中國音樂,2014(2):54-56.
[3]田少杰.基于心理調控的角度探索二胡演奏的思想技巧[J].戲劇之家,2016(05):77-79.
作者簡介:黨龍(1988—),男,漢族,陜西省西安市人,本科,陜西省廣播電視民族樂團四級演奏員,研究方向:音樂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