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穎
【摘要】《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正式發布,對音樂院校的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強調推進以核心素養為目標的課程改革,強化以核心素養為引領的教學實踐,以及開展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教育評價,才能將核心素養從理論真正落實到教育實踐中。
【關鍵詞】音樂院校;核心素養;課程改革;教學實踐;教育評價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正式發布,明確了學生應該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這就對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大學期間培養學生適應社會并不斷發展的能力成為當前高等教育改革的迫切任務。
核心素養是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三個方面,具體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大素養。核心素養的提出,充分體現了人與社會發展的新需求,不僅僅注重學生對知識技能的獲取,更加強調學生綜合素質和核心能力的發展。
音樂院校由于其專業的特殊性,長期存在重專業輕文化、重表演輕理論、重課堂輕實踐等諸多問題,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模式在不斷摸索和改進,此次核心素養的發布對音樂院校的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機遇和挑戰。
只有推進以核心素養為目標的課程改革,強化以核心素養為引領的教學實踐,開展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教育評價,才能將核心素養從理論真正落實到教育實踐中。
一、以課程改革為依托,培養“全面發展的人”
核心素養的提出,為教育教學改革提供了新的出發點和目標,為充實教學內容和轉變教學方式指明了方向。音樂院校要通過課程改革來進一步落實核心素養,優化學科專業布局,改革人才培養機制,實現通識教育和專業教育相結合,不斷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著力培養音樂方面國際化拔尖創新人才、復合型行業領軍人才和應用型專業技術人才。
進行全方位的課程改革,要堅持以下三個基本原則。
(一)課程改革要堅持學生為本
推進課程改革要緊緊把握立德樹人的教育宗旨,用科學的方法進行課程改革的探索。把核心素養作為課程改革的依據和出發點,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改進教學內容和方法,采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手段,不斷推進多媒體教學和“互聯網+”建設,為學生提供更加充分的學習資源,加大個性化教學的實驗力度,引導學生有效進行自主學習。以學生為主體,尊重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培養一流高素質專門人才和拔尖創新人才。
音樂院校的學生個性化成長的欲望強烈,個性張揚,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有深厚的專業功底,更要根據每個學生的特殊情況和個性特點因材施教,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關鍵能力。同時,以中國音樂為基礎,廣泛吸收、學習和借鑒國外各類優秀音樂文化,形成特色鮮明、文化多元的教學模式。
(二)課程改革要緊貼時代發展
隨著時代的發展,科學技術和教學水平不斷進步,促進了不同學科與專業之間的交叉。現代課程是跨學科的滲透與融合,學生解決實際問題需要各學科知識的融會貫通和靈活應用。緊跟時代步伐,打破學科界限,促進課程融合,對于培養適應社會“全面發展的人”至關重要。
就音樂院校而言,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 電子樂器、計算機作曲以及“彩色音樂”等應運而生,為學生在音樂方面的發展帶來了更為廣闊的空間。教學改革過程中要將音樂學科與其他相關學科相互滲透,增強課程的綜合性,使課程緊貼時代發展,緊密聯系社會,把促進學生成長成才作為課程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三)課程改革要強化文化底蘊
教育作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要著重強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把核心素養研究植根于中華民族的文化歷史土壤,不斷夯實人文底蘊,將傳統文化帶進校園。要將傳統文化教育當作一項固本工程,遵循學生認知規律和教育教學規律,按照一體化、有序推進的原則,覆蓋教育的各個學段。推動音樂院校開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必修課,在相關課程中增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容,多角度、深層次、全方位浸潤學生的言行,拓展校園文化,為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更好的沃土、更好的氛圍。
例如中國音樂學院于2015年啟動的課程改革,將“承國學、揚國韻、育國器、強國音”的辦學理念貫穿到治學和教學中,并初顯成效。通過科學設置課程,強化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文化創新意識,增強學生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逐步實現建設有中國音樂教育特色的世界一流音樂院校目標。
二、以教學實踐為抓手,將核心素養落到實處
通過教學實踐落實核心素養,以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為目標,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實踐,幫助學生盡快適應社會并不斷提高個人綜合能力。
(一)構建特色實踐教學體系
音樂院校“實踐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藝術人才的培養離不開實踐,音樂院校必須在創新創業教育的新時代背景下,以學生核心素養為目標,不斷完善課堂教學、實踐教學、藝術實踐和科學研究四位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探索并構建符合學院定位與特色的實踐教學體系。通過不斷改進實踐教學內容與方法,強化實踐教學,改變教學模式,發揮實踐教學的功能,使學生適應當代多元社會和市場經濟的人才需求。
音樂院校通過整合實踐基地資源,優化實踐資源結構,形成“實習→就業”和“產、學、研、發”一體化的緊密協作型實踐基地建設模式;分步、分階段建成各種形式的能滿足各專業實踐教學需要的實習基地,不斷推進核心素養走進教育實踐。
音樂院校還可以通過創建開展“藝術實踐周”,培養學生藝術實踐和表演能力。此外,通過舉辦各種各類音樂會、藝術節、比賽等具有一定品牌效應的實踐教學活動,建立緊密圍繞學院定位與特色的實踐教學體系,有效落實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二)加強創新創業教育改革
核心素養要求培養學生適應社會并不斷發展的能力,因此創新創業教育成為當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不斷加強,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對于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音樂院校要培養音樂方面拔尖創新人才,必須不斷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在核心素養的引領下開展創新創業項目。例如中國音樂學院在創新創業教育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彰顯成效。學院于2009年開始參加北京市大學生科學研究與創業行動計劃,由在校學生在本校教師的指導下,獨立自主完成科研訓練項目的設計、分析、實施工作。從2009年至2015年,有近700名學生參加了這個項目,完成400多篇研究報告、200多篇采風報告、數十部創作作品、幾十場集體音樂會和個人音樂會,其中一些學生的項目獲得發明、實用新型或外觀專利,學生的整體素質得到了大幅提升。
(三)深化新時代的產教融合
隨著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不斷加強,國務院辦公廳于近日出臺了《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將產教融合上升到國家教育改革和人才培養需求的高度。這意味著產教融合的發展進入新階段,對于新形勢下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和擴大就業創業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音樂學院積極參加了以提高學生實習實踐和科研創新能力為目的的“實培計劃”。“實培計劃”通過遴選學生進入國內知名科研單位、創投企業、工程教育實踐基地等開展創新創業訓練和實踐,有效整合了優質的科研資源、企業資源,推動了科教融合、產教融合,實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協同育人,深化了以學生為中心的實踐教學改革。學生在真實環境中得到鍛煉,不斷提高實踐創新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以教育評價為保障,確保人才培養質量
教育評價是教育改革的方向標,是教育變革的重要影響因素,能否有效開展核心素養評價,直接關系到核心素養理念下的教育改革的成效。
(一)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與標準
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是檢驗和評價教育質量的重要依據。雖然近年來一直強調素質教育并已取得了顯著成效,但長期存在的以考試成績為主要評價標準的問題,影響了素質教育的實效。核心素養是對素質教育過程中存在問題的反思與改進。
核心素養是一種復雜的學習結果,現有的評價體系大多局限于認知領域,難以充分評價學生復雜思維能力、解決問題能力以及隱性知識和態度方面的要素。因此,要想真正建立以“學生核心素養”為基本框架的教育質量評價體系,就必須以核心素養為統領,整合、改造、優化現有的評價體系,將核心素養的理念、內涵和要求貫徹到現有評價之中,使現有的各種評價都與核心素養評價接軌,建立一套結合現代技術發展、以學生終身發展為目的、落實為具體可評價的完整體系。
建立基于核心素養的學業質量評價標準,明確學生完成不同學段和不同學科內容后應該達到的程度要求,以學業質量標準為依據,結合具體學習任務和課程內容,制定等級化的評分標準,有力推動核心素養的落實。音樂學院可從完善評價標準入手,強調通過音樂學習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重點培養音樂方面創新型、應用型、復合型行業領軍人才。將那些不易測量的內容轉換為可以觀察的外顯表現,制定相關的測量標準。以人的全面發展為核心,使教育目標細致化、具體化、系統化,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改革,提升教育質量。
(二)采用多元的評價方法與工具
核心素養的構成要素復雜,包含了對學生多方面能力的要求,例如實踐創新能力、社會責任感、合作學習能力等,這些相比分科知識具有更強的綜合性,所以必須采用多種評價方法進行評價。基于核心素養的考試與評價改革,要求覆蓋學生認知和非認知領域。通過采用定量和定性、過程和結果、大規模測試和日常性積累相結合等多種評價方法,能夠得到客觀完整的評價結果。音樂院校可以采用筆試、口試、技能考核、實踐演出、作品創作、實習報告等多種方法對學生進行評價。
隨著科技的發展,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實現評價方式的轉變。借鑒國外先進經驗,利用信息技術搜集學生的各種學習數據,開展素養的形成性評價。例如借助網絡學習平臺,搜集學生完成作業、開展課外閱讀和探究性課題的數據,通過挖掘分析這些大數據,對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狀況進行診斷,對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進行全面完整的評價。
基于核心素養的教學改革,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迫切需要,是大力提高教學質量的必然趨勢,對于培養全面發展的人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馮巍巍.音樂核心素養的特征與培養[J].課程·教材·教法,2016(12).
[2]楊向東.核心素養測評的十大要點[J].人民教育,2017:03-04.
[3]郭寶仙.核心素養評價:國際經驗與啟示[J].教育發展研究,2017(04).
[4]辛濤,姜宇.基于核心素養的基礎教育評價改革[J].中國教育學刊,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