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等院校音樂教學中,視唱練耳教學屬于極為重要的一門綜合音樂基礎課,然而,視唱練耳教學效果不盡人意。在教學過程中,視唱練耳教學比較重視理論性與技術性相結合,從多方位、多角度傳授音樂基礎知識,對學生進行視唱練耳訓練,因此,在視唱練耳教學中,運用柯達伊教學法,對于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為學生的音樂課堂注入活力都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柯達伊音樂教學法;視唱練耳教學;實施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視唱練耳是音樂專業基礎課程,視唱練耳基礎是否牢固,直接影響著后期音樂學習效果。因此,視唱練耳訓練,對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促進學生藝術涵養的提升發揮著重要作用。很多高校在音樂教學中都比較重視視唱練耳訓練,近年來,許多音樂工作者都在積極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旨在提高視唱練耳教學質量。作為世界聞名的教學法,柯達伊音樂教學法在視唱練耳教學中的應用,對于增強音樂教學的有效性有很大的幫助,本文簡要探討了柯達伊音樂教學法在視唱練耳教學中的有效實施。
一、柯達伊音樂教學法的提出
佐爾丹·柯達伊(Zoltán Kodály 1882-1967),匈牙利著名音樂教育家、作曲家、哲學家,對音樂教育事業做出了杰出貢獻。佐爾丹·柯達伊在音樂上有很深的造詣,對于訓練音樂基本能力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柯達伊音樂教學法,是其音樂藝術創作方面的突出貢獻,柯達伊音樂教學法,不管推展至任何國家,都是最重要的音樂教學法之一。柯達伊認為,音樂教育要想獲得長久發展,增強學生的音樂文化素養,絕對不能完全脫離民族歷史,因為各民族都有各自特有的音樂文化,這些音樂文化是基于一定歷史條件下逐漸形成的,因此,音樂教育、音樂專業訓練也不能夠與民族歷史文化脫離而孤立存在,音樂教育不能孤立,要與聽眾教育是互為一體,這樣,才更有利于促進音樂教育的發展。在柯達伊教學體系中,強調將一定的傳統文化融入其中,注重音樂教學中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實施柯達伊音樂教學法,在教會學生音樂的同時,還有利于學生了解更多的民族文化,讓學生在音樂學習中提升愛國情懷。柯達伊音樂教學法,還強調以學生需求為導向開展教學活動,強調音樂教育要面向全體大眾,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中,以人們的需求為基準,更加注重大眾的接受程度,因此,實施柯達伊音樂教學法,音樂教育更加具有針對性,也比較容易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柯達伊音樂教學法在視唱練耳教學中的意義
柯達伊比較重視學生音樂讀寫能力。柯達伊認為,音樂教育與其他語言類學科教育一樣,必須從基礎抓起,要夯實學生的基礎,從音樂讀寫能力入手,培養學生的感悟與理解能力,以便于學生對音樂有一定感悟,因此,柯達伊不僅編排了許多說明音樂讀寫重要性的書籍,還編排了許多視唱練耳相關書籍,在書中他強調學生聽完音樂的感受,尤其是在音樂讀寫的教學過程中,在視唱練耳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自身先去感知音樂,當播放一首音樂時,能夠對音樂的曲調和弦等有一定的了解,并能夠用自己的觀點陳述出來。在此基礎上,教師可加以引導,以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營造濃厚的課堂教學氛圍,促進學生對音樂要素的基本理論概念有一定的了解。當前,不僅國外許多音樂學院應用柯達伊教學法,我國許多音樂學院以及師范類、綜合類院校音樂專業也開始應用柯達伊音樂教學法,尤其是在視唱練耳教學中,柯達伊教學法應用更加比較普遍。比如,中央音樂學院音樂教育系,在教育教學領域廣泛推廣柯達伊音樂教學法。不僅高等音樂教育視唱練耳教學適用柯達伊教學法,在中小學音樂教學中,柯達伊音樂教學法也比較適用。柯達伊音樂教學法,為學生音樂課堂帶來活力,因此,柯達伊音樂教學法在視唱練耳教學中的有效實施,對于提高視唱練耳教學質量,提高學生民族音樂素養具有重要意義。
三、柯達伊音樂教學法在視唱練耳教學中的有效實施
(一)首調唱名法與固定唱名法相結合
首調唱名法屬于一種常用的唱名法,包含以下幾種唱法,主音唱法、關系唱法、移動唱法。對于音樂的初學者利用首調唱名學習可以使學生更快的學習讀譜。首調唱名法在視唱練耳教學中的優勢在于比使用固定唱名讀譜更快。在視唱練耳教學過程中,音級是一個極為模糊的概念,如何才能更好的理解音階?舉例,模仿演唱是最好的辦法,這樣,更利于學生自我理解音階。這一階段的教學,使用首調唱名法進行自我理解,用一些基本的樂譜讓學生學習模仿,更有利于增強學生對音階的傾向感覺,提高學生的認識。例如我們可以舉一些類似Ti-Do 導音傾向主音的例子,讓學生們仿佛練習時,將自己的練習錄下來,與音樂老師聲音進行比較,仔細琢磨曲調的變化,反復的聽、感受正確的唱法,以便于理解自己的不足,找出自己與老師聲音之間的差異,通過分析差異理解音級的變化趨勢,以便于能夠有一個形象的音階認識。可以說使用首調唱名法,對于培養學生調試基礎有一定的幫助,首調唱名法有著非常清楚的調試感,盡可能簡化調式關系、概念,將不同音高上的大小調進行區分識別(使用 Do 是大調和 la 是小調),以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使用同種首調唱名,利用調式中的互逆, 此時,如果樂譜中一個調的位置學會了,便相當于掌握了兩個調性。同時,還降低了調號識別上的難度,以便于學生更輕松的學習。例如在視唱練耳最開始時,我們可以先引導學生學習sol、mi 兩個音級,再引導學生學習la、do、re,然后,按照移動 do 自身的特點,鍛煉學生在多個調性位置上練習,引導學生閱讀各種調性上的樂譜,讓學生熟悉調式音級,通過字母譜、手勢、圖畫演示輔助學生了解音程關系,在學習音階的基礎上,增強節奏感。在視唱練耳教學中,首調唱名在視唱中使用,在器樂譜中可以使用固定唱名法,這樣,更有利于柯達伊教學法在視唱體系中的有效實施,不僅有利于增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有利于講不同的方法融入視唱練耳教學中,讓學生的課堂形式活潑富于變化,課堂內容更加豐富多彩。首調唱名法與固定唱名法相結合,有利于增強學生對全音、半音概念的理解,兩者取長補短,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音樂的基本知識。
(二)柯達伊節奏記譜法
對于音樂類專業的學生來說,并不是每一個學生基本功都扎實。因此,對于那些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對教師所講解的知識有時候就存在理解能力不足問題,這些學生在市上練耳教學過程中這些學生在市上練耳教學過程中,不是在音樂節奏把握上理解不透徹,就是在識譜方面存在很大差異。與原唱相比較,所唱出的譜子差異較大,所以在視唱練耳教學中,我們要高度重視對學生的節奏訓練,以便于有效提升學生音樂感知能力。在初期學習中,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可以使用節奏音節標記讀法,讓學生平常自己多練習,比如讀八分音符/ti0、讀四分音符/ta0、讀二分音符/ta-a0。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學生剛入學階段,教師要培養學生從內心深處去熱愛音樂,讓學生在生活中去感知音樂,向學生灌輸一定的音樂思想,以便于學生能夠快速理解音樂節奏概念,真正對音樂產生興趣。比如:將四分音符與人們日常行走的速度相比較,將八分音符與跑步的節奏相比較,在向學生講解讀譜中,可以分開訓練音樂的節奏、音高,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理解,更有利于降低課程難度,逐漸深化學生的理解能力,激發起學生創作的靈感,使學生真正能夠用音樂去抒發內心情感。柯達伊音樂教學法也是極其重視音樂的讀寫能力,柯達伊認為,作為視唱練耳教學中的重要內容,聽覺訓練不能脫離讀和寫,音樂教育如果脫離了讀與寫,就很難感知與把握,學生的聽覺能力只有在讀與寫的訓練中才會得到質的飛躍。相比于柯達伊節奏記譜法,五線譜記譜法方式較為復雜,在節奏的聽記中學生容易混淆,因此,柯達伊節奏記譜法可使譜面看起來更加簡潔,更有利于學生快速識記。
(三)進行音準練習采用字母標記法和手勢教學法
視唱練耳教學關鍵的訓練內容就是音高的訓練,在該方面教學中,字母標記法,是柯達伊音樂教學法主要采用的方法。借助d、r、m、f、s、l、t輔音字頭標記音高名稱,在字母的右下角加短撇表示低音區域,在字母的右上角加短撇表示高音區域,這種字母標記法簡單易懂,使學生更加容易掌握。在視唱練耳教學中,識譜、唱譜是學生必須掌握的內容,雖然許多學生都能夠看懂樂譜,但是卻不可能都達到將樂譜唱的準確,在視唱時音準不好是影響學生將樂譜唱的準確最關鍵的因素。因此,視唱教學練習不僅要培養學生食譜能力,還要培養學生準確的唱譜能力,因此,在唱名的輔音字頭上將字母標記上去,在輔音字頭右下角加撇表示低八度,在輔音字頭的右上角加撇表示高八度。在視唱練耳教學視唱部分中,采用柯達伊手勢教學法進行音高的訓練,更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手勢教學法不僅有利于在短時間內有效辨別音高,構建一定的音高概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視覺輔助作用,還有利于二聲部訓練。如果在學生練習過程中使用器械鋼琴作為教具進行二聲部訓練,時間久了,會讓學生產生一定的厭倦情緒,影響課堂教學效果。將學生分成兩組,教師做手勢動作來代替音名,在手勢指揮中,讓兩組學生按照教師的指示分別演唱不同聲部,更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協作性,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一直保持一種飽滿的精神狀態,共同配合,不斷提升自身的歌唱能力。在視唱練耳教學中,有時候可能會遇到轉調或者離調的作品,訓練這些特殊曲目時,教師可以借助手勢教學法進行音階調式轉換,借助手勢幫助轉調,手勢上揚表示音調高,手勢下降表示音調低,通過手勢促進學生了解曲目音調變化規律,有效提高視唱練耳教學效果。
四、結語
由于我國獨特的音樂傳統,在視唱練耳教學中,比較注重學生的技能訓練,在對于音樂的理解、感知上比較欠缺。柯達伊音樂教學法,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音樂鑒賞能力,增強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和感知,還有利于培養學生歌唱能力,促進學生音樂素養的提升。因此,柯達伊音樂教學法在視唱練耳教學中的有效實施,可以為視唱練耳教學帶來活力。
參考文獻
[1]王文君.柯達伊教學法對農村六年制音樂學科中視唱練耳課程的啟發研究[J].兒童音樂,2015(12).
[2]張婷,翁梅.柯達伊教學法在高校學前教育專業視唱練耳課程中應用的必要性[J].北方音樂,2014(15).
[3]彭傳山.《樂理與視唱練耳》對三大音樂教學體系的借鑒、融合與發展[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3(12).
[4]沈藝抒.視唱練耳教學音樂綜合素質培育——柯達伊教學法運用的實踐探索[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6.
[5]田甜.論柯達伊教學法在視唱練耳教學中的應用[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17).
[6]牛媛媛,孫銘.淺談柯達伊音樂教學法在高師視唱練耳教學中的應用[J].美與時代(下),2010(09).
[7]陳雅先.視唱練耳教學民族性理念的基礎理論考察——以柯達伊、奧爾夫、達爾克羅茲音樂教育體系為例[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2008(06).
[8]張露燕.柯達伊奧爾夫教學法在我國中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借鑒與運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3(16).
作者簡介:丁相明(1979—),女,回族,云南省臨滄人,碩士,講師,主要研究方向:音樂教育學。